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世界木材工业
1)  World wood industry
世界木材工业
2)  wood industry
木材工业
1.
Forestry w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and circulating economy——thinking about developing circulating economy in wood industry in China;
林木机械与循环经济——我国木材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2.
Current statu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bio-based adhesives in the wood industry;
生物质胶粘剂在木材工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
3.
Economic evaluation of ventilation and dust-riding system in wood industry;
木材工业通风除尘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3)  aluminum industry in the world
世界铝工业
1.
Th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luminum industry in the world is expressed.
本文根据国际铝协的统计资料,分析了世界铝工业在土地恢复、能源消耗、水循环使用、含氟污染物排放、固体废物堆存方面的进展以及金属铝循环利用率的提高,说明了世界铝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4)  world titanium industry
世界钛工业
5)  wood-processing industry
木材加工业
1.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history of Heze wood-processing industry briefly first, and then point out Heze's wood-processing industry has been a industry with scal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industry actuality.
本文在简要回顾菏泽市林产工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菏泽市木材加工企业的现状及其特征,指出菏泽市木材加工业目前已初具产业化规模:一是林业资源丰富,已发展速生丰产林385万亩,衣桐间作350万亩,农田林网1082万亩,林木总蓄积150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6%,为全国首批平原绿化达标地区;二是企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已形成了十五大龙头企业;三是企业已经有了明显的社会分工,形成了十大加工群体;四是林业产业链条已经初步形成。
6)  global aluminum extrusion industry
世界铝挤压工业
补充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民族工业
      在1914年至1922年期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稍后一段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迅速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德、俄等国忙于战争,生产受到破坏,致使外国来华商品和资本输入的总额显著减少,而出口总额大量增加,从而有力地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以轻工业和日用品制造业发展最快,其中又以纺织业和面粉业最为突出。从1915年至1922年,中国私人的棉纺织厂由二十二个增至六十四个,纱锭由700014枚增至2221000枚;布机由2254台增至12459台(一说12553台)。即厂数、纱锭、布机等都增长两倍以上。国内的棉纺织业地无分南北,厂无论大小,大都能获得厚利。缫丝工业也有较快的发展,全国缫丝厂,1913~1918年由一百七十余家增至四百三十三家,丝车总数达到166754台。面粉业战前每年入超二百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连续六年为出超,平均每年出超百余万担,价值五百余万海关两。战前全国面粉厂只有四十多家,到1921年增至一百二十多家。此外,火柴、造纸、卷烟、水泥、榨油、制糖等轻工业都有较大的发展。重工业中的采煤、钢铁、锑钨等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例如,煤产量1913年为12879770吨,1920年增至21318825吨;生铁产量1913年为267513吨,1920年增至429548吨。外国资本和本国资本的比例也有变化,外国资本占中国投资总额的比重1913年为80.3%,1920年降至70.4%;本国资本1913年为19.7%,1920年上升至29.6%。从1914年到1919年,民族资本共设新厂矿三百七十九家,新投入资本一千四百三十万元。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工人队伍的壮大,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达到二百万人左右。
  
  尽管民族工业在大战期间出现了短期的繁荣,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比重仍然不大,重工业的发展尤为微弱。大战期间民族资本在全国产业资本中的比重虽有较大的增长,但在1920年仍不足30%,外国资本占70%强。而且工业发展不平衡,分布也不合理,多数工业集中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大战结束后,各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卷土重来,1920年中国进口增加六分之一,出口反减少六分之一。从1922年起中国民族工业又开始陷入萧条。这充分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是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尤其是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准备了条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