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吐木休克断裂带
1)  Tumuxiuke fault belt
吐木休克断裂带
1.
Tumuxiuke fault belt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 part of Tarim basin.
吐木休克断裂带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是研究区规模最大、最具有研究意义的走滑断裂。
2.
It can be divided into Bachu block uplift and Awati depression by Tumuxiuke fault belt.
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部 ,以吐木休克断裂带为界将研究区划分为巴楚断隆和阿瓦提凹陷两个构造单元。
2)  Tumuxiuke formation
吐木休克组
1.
The seismic and logging data indicate that there exists Tumuxiuke formation of Upper Ordovician and Yijianfang formation of Middle Ordovician in Tazhong-88 Well.
塔中88井首次发现了中奥陶世晚期和晚奥陶世早期斜坡相牙形石化石,地震、测井资料进一步证实,塔中88井存在上奥陶统吐木休克组及中奥陶统一间房组。
3)  Ke-Wu fault belt
克-乌断裂带
4)  Kebai fault zone
百克断裂带
1.
The Kebai fault zone is one of most prolific areas in Junggar Basin.
百克断裂带原油凝固点相对较低,饱和烃含量和含蜡量相对较低;原油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划分为A类和B类,不同类型原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5)  Ke-Bai fractured zone
克-百断裂带
1.
Discussion on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Carboniferou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Ke-Bai fractured zone of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in Junggar Basin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石炭系油气成藏控制因素新认识
6)  west Lamulun fault zone
西拉木伦断裂带
1.
Typical migmatites within the northern Shuangjing micro-plate in west Lamulun fault zone of Inner-mongolia,were characterized by obvious alternated bands of mesosome-melanosome-leucosome.
西拉木伦断裂带双井微地块北部边缘出露有以条带状为主的混合岩,岩石中中色体-暗色体-浅色体明显分带,岩相学特征显示暗色体和浅色体经历了较高温的交代变质作用。
补充资料:库木吐石窟
Kumutula Shiku
库木吐石窟
Kumtula Grottoes


   中国的佛教石窟。又称库木吐千佛洞。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南约30公里处,凿建于渭干河出山口的东岸崖壁。分南北二区:北区洞窟较集中,已编号洞窟80个,南区(沟口区)编号洞窟32个。
 库木吐石窟保留壁画较完整的共35个窟。库木吐石窟开创年代约稍晚于克孜尔石窟。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库木吐石窟应为龟兹的阿奢理贰伽蓝故址。其始凿年代无确切记载,繁荣期约在南北朝后期至盛唐阶段。亦有人认为繁荣于盛唐以后。五代至北宋的回鹘人时期仍持久不衰,直至13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库车地区,始被废弃。
 库木吐石窟的窟型主要是中心柱窟和方形窟,还有方形穹庐顶窟、长方形纵券顶正中设坛基的窟等。洞窟内的壁画有的属于龟兹风格,有的则具有中原佛教绘画特点。窟内塑像大部已毁,仅在新发现的洞窟内尚保存有少数塑像。
 库木吐石窟壁画内容除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和因缘故事外,还有阿弥陀佛净土变、弥勒净土变等经变画,以及大量的佛、菩萨、僧人和供养人画像。画面安排除在窟顶及四壁有菱形山状方格外,还有上下排方格式,每格一幅画面,一壁绘数十幅。壁画题记有龟兹文、汉文、回鹘文,个别窟有以汉文、回鹘文和龟兹文 3种文字合写的榜题。
 近年新发现的一批窟中,有两个并列的穹庐顶、地面设坛基的方形窟,保存的壁画异常完整艳丽。其一为南区第21窟,窟顶绘11身佛和菩萨,其中6身立佛均袒右肩,5身菩萨立于覆莲之上,脚下各绘有一小菩萨,作合掌仰坐状(见彩图[克孜尔石窟彩塑菩萨头像]克孜尔石窟彩塑菩萨头像)。窟门甬道西侧壁开龛塑一坐佛,作禅定印,像下高座前塑狮子1对,为龟兹地区诸石窟中唯一保存完好的佛塑像。龛内两侧绘有众魔怖佛画。其毗邻的第20窟,穹窿顶中心绘一莲花形画案,围绕莲花绘13身供养菩萨像,均作相应而立、弹指作歌的姿态。以上皆为早期洞窟。
 库木吐石窟中期洞窟中,出现与中原唐代石窟相似的窟型和壁画内容,以及千手千眼观音等密宗形象,反映了中原佛教艺术对龟兹地区的强烈影响。
                 李遇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