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e-out areas'poramenter
采区参数
2) drainage and mining parameters
排采参数
3) injection-production parameter
注采参数
1.
Optimizing design of injection-production parameters of steam injection development of heavy oil in ultra-thin layer in Jinglou and Gucheng oilfields;
井楼、古城油田超薄层稠油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2.
Research on the optimizing designing method of injection-production parameters of steam soak on basis of fuzzy comprehensive judgement model;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response of cyclic steam stimulation and the law of edge and bottom water invasion in block Jin91,studies the steam drive effect,rational pattern and injection-production parameters of heavy oil reservoirs with edge and bottom water,and predicts the index of steam drive stage.
在对锦91块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及边底水侵入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边底水稠油油藏蒸汽驱效果、合理井网形式、合理注采参数进行了研究,并预测了蒸汽驱阶段的指标。
4) stope parameters
采场参数
1.
Thereby the stope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并用工程力学方法检验了优化后的采场参数,对不稳定顶板采用锚索加固以达到采场安全稳定要求。
5) data acquisition
参数采集
1.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for quality control of new rail gas pressure welding machine
新型气压焊轨机参数采集与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2.
The welding process parameters system was built to solue the problem of the welding data acquisition and managing in far distance welding,and its software system and hardware system had also been designed.
针对焊接制造过程异地、异构数据管理和处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焊接信息远程监测系统整体方案,规划了具体的功能模块,设计并组装了焊接参数采集的硬件电路,结合产品、部件焊缝、焊接设备、施焊人员和组织等相关管理信息,设计了依据不同设备和通道的参数采集模式,开发了相应焊接过程参数采集软件模块,实现了部件焊缝层道规范(电压、电流)参数的采集,并以波形图的显示与存储。
6) injection-production parameters
注采参数
1.
Optimization design of injection-production parameters of steam stimulation wells;
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2.
The level of oil production using steam injection technique directly depends on the heat efficiency of steam injection, and the heat efficiency can be determined by injection-production parameters.
蒸汽吞吐热力采油的效果取决于由注采参数决定的注入蒸汽的热能利用程度。
补充资料:采区巷道布置
用地下开采法采煤时,往往将开采水平沿走向划分为若干采区,作为矿井生产的基本单元。在采区范围内开掘一系列巷道,建立完整的采掘、运输、通风、供电和排水等生产系统,以保证正常生产。
缓倾斜煤层和倾斜煤层采区上山准备方式 矿井开掘出水平大巷后,一般沿煤层走向,每隔800~2500m开掘上山(见矿山井巷),将煤层划分采区,分区开采。典型的布置方式有两种:
采区单层布置 在开采薄及中厚煤层时,将每个煤层单独开采,在煤层或底板岩石内布置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
在采区内通常开掘两条上山:①输送机上山,用于运煤、行人、回风;②轨道上山,用于运料、下放矸石、进风。必要时另开一条运人和通风上山。从上山向两侧开掘区段平巷,在区段平巷末端开掘切割眼,形成回采工作面(见煤回采工艺)。采出的煤经区段运输平巷及输送机上山,运至采区煤仓装车外运。新鲜空气由运输大巷经轨道上山和区段巷道进入工作面;回风由采区回风巷流出。
采区联合布置 60年代以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减少巷道工程量和实行集中生产,在开采近距离煤层群时,采用联合布置或分组联合布置方式,将几个煤层划为一组,在最下面的煤层或底板岩石中布置共用的上山和平巷,一般开三条上山,各煤层和底板巷道用石门和溜煤眼相联系,建立一个统一的生产系统。
图1中,采区开采m1、m2两个煤层,沿倾斜划分为3个区段。阶段运输大巷 1和回风大巷2共用的采区输送机上山3和轨道上山4,它们都布置在m2煤层中。各煤层区段平巷实行双巷布置。m1层的区段运输平巷5,以溜煤眼6与采区输送机上山连通;m1层的区段轨道平巷7,以区段石门8和轨道上山相接。m2层的区段运输平巷9和m2层区段轨道平巷10,均直接与采区输送机上山和轨道上山分别相连。
m1层工作面采出的煤,经该层区段运输平巷运到区段溜煤眼,再通过采区输送机上山运至采区煤仓11;最后,在大巷车场12装车外运。m2层的煤,经该层区段运输平巷,直接运到采区输送机上山。
采区轨道上山兼作进风;输送机上山兼作回风。新鲜风流经区段石门和m1层区段平巷进入m1层工作面;废风经m1层轨道回风平巷和回风石门,流至阶段回风大巷。m2层工作面的新鲜风流,从轨道上山经m2层区段平巷进入;废风由轨道回风平巷,排至回风大巷。
采区联合布置减少了大巷的数目和巷道工程量,充分发挥运输设备的能力,节省设备和管线器材,提高生产能力。在中国煤矿中已广泛采用。
近水平煤层盘区巷道布置 近水平煤层的采区通常称盘区。盘区巷道布置的方式是:将井田划分为若干双翼布置的盘区,盘区走向长度约1200~2000m,倾斜长度2000~3000m。例如某矿的可采煤层为m1和m2,其倾角为4°~6°。在煤层内开掘运输大巷,自运输大巷开掘盘区回风上山和盘区材料上山;在盘区中央从运输大巷开掘盘区石门,从盘区石门开掘溜煤眼和进风行人斜巷。从盘区回风上山开掘盘区?胤缦锏馈T谂糖诓捎煤笸耸匠け诠ぷ髅?,一般长100~150m。工作面采下的煤经溜煤眼,在盘区石门内装车,经运输大巷外运。
这种准备方式简化了运输系统,提高了运输能力,改善了上山运输和巷道维护条件,有利于实行均衡生产;但石门开掘工程量大,费用高,工期长,一般在煤层多,储量大的大型矿井中使用。
倾斜长壁采煤法准备方式 在煤层或底板岩石中布置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倾斜方向在沿煤层内布置运输斜巷和回风斜巷,至采区边界后,掘开切割眼,形成回采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方向采用仰斜或俯斜方式采煤。
房柱采煤法准备方式 美国开采近水平薄及中厚煤层时,采用房柱采煤法。在主平巷两侧成直角开掘3~4条平巷,分别用作运输、行人、进风、回风。在平巷两侧垂直布置煤房。
急倾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中国开采急倾斜煤层群的矿井,一般采用多水平、集中运输大巷、采区石门开拓方式。采区石门的间距约400~600m,随着生产集中化的要求,采区石门间距有加大的趋势。采区石门贯穿煤层后,就可布置采区巷道,有两种布置方式。
单层布置 煤层间距较大时,各煤层分别布置采区巷道,形成各自独立的运输、通风系统。采区三条上山眼多布置在煤层中,分别用作运煤、运料和行人、通风。采区煤仓穿过底板与采区石门连通,煤在石门中装车外运。
联合布置 煤层间距较小时,把几层煤联合起来布置采区巷道。一般几层煤共用一套上山眼和平巷。这些共用巷道布置在煤组最下面的煤层中,用区段石门将上部煤层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采区生产系统(图2)。
选择布置原则 选择单层布置还是联合布置,主要取决于煤层间距,具体数值根据各矿区的地质和技术条件确定。中国淮南矿区区段石门长度在40m以内时,采用共用上山联合布置。间距更小的近距离煤层,可采用共用上山和共用平巷联合布置。
参考书目
中国矿业学院等院校编:《采煤学》,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北京,1979。
缓倾斜煤层和倾斜煤层采区上山准备方式 矿井开掘出水平大巷后,一般沿煤层走向,每隔800~2500m开掘上山(见矿山井巷),将煤层划分采区,分区开采。典型的布置方式有两种:
采区单层布置 在开采薄及中厚煤层时,将每个煤层单独开采,在煤层或底板岩石内布置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
在采区内通常开掘两条上山:①输送机上山,用于运煤、行人、回风;②轨道上山,用于运料、下放矸石、进风。必要时另开一条运人和通风上山。从上山向两侧开掘区段平巷,在区段平巷末端开掘切割眼,形成回采工作面(见煤回采工艺)。采出的煤经区段运输平巷及输送机上山,运至采区煤仓装车外运。新鲜空气由运输大巷经轨道上山和区段巷道进入工作面;回风由采区回风巷流出。
采区联合布置 60年代以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减少巷道工程量和实行集中生产,在开采近距离煤层群时,采用联合布置或分组联合布置方式,将几个煤层划为一组,在最下面的煤层或底板岩石中布置共用的上山和平巷,一般开三条上山,各煤层和底板巷道用石门和溜煤眼相联系,建立一个统一的生产系统。
图1中,采区开采m1、m2两个煤层,沿倾斜划分为3个区段。阶段运输大巷 1和回风大巷2共用的采区输送机上山3和轨道上山4,它们都布置在m2煤层中。各煤层区段平巷实行双巷布置。m1层的区段运输平巷5,以溜煤眼6与采区输送机上山连通;m1层的区段轨道平巷7,以区段石门8和轨道上山相接。m2层的区段运输平巷9和m2层区段轨道平巷10,均直接与采区输送机上山和轨道上山分别相连。
m1层工作面采出的煤,经该层区段运输平巷运到区段溜煤眼,再通过采区输送机上山运至采区煤仓11;最后,在大巷车场12装车外运。m2层的煤,经该层区段运输平巷,直接运到采区输送机上山。
采区轨道上山兼作进风;输送机上山兼作回风。新鲜风流经区段石门和m1层区段平巷进入m1层工作面;废风经m1层轨道回风平巷和回风石门,流至阶段回风大巷。m2层工作面的新鲜风流,从轨道上山经m2层区段平巷进入;废风由轨道回风平巷,排至回风大巷。
采区联合布置减少了大巷的数目和巷道工程量,充分发挥运输设备的能力,节省设备和管线器材,提高生产能力。在中国煤矿中已广泛采用。
近水平煤层盘区巷道布置 近水平煤层的采区通常称盘区。盘区巷道布置的方式是:将井田划分为若干双翼布置的盘区,盘区走向长度约1200~2000m,倾斜长度2000~3000m。例如某矿的可采煤层为m1和m2,其倾角为4°~6°。在煤层内开掘运输大巷,自运输大巷开掘盘区回风上山和盘区材料上山;在盘区中央从运输大巷开掘盘区石门,从盘区石门开掘溜煤眼和进风行人斜巷。从盘区回风上山开掘盘区?胤缦锏馈T谂糖诓捎煤笸耸匠け诠ぷ髅?,一般长100~150m。工作面采下的煤经溜煤眼,在盘区石门内装车,经运输大巷外运。
这种准备方式简化了运输系统,提高了运输能力,改善了上山运输和巷道维护条件,有利于实行均衡生产;但石门开掘工程量大,费用高,工期长,一般在煤层多,储量大的大型矿井中使用。
倾斜长壁采煤法准备方式 在煤层或底板岩石中布置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倾斜方向在沿煤层内布置运输斜巷和回风斜巷,至采区边界后,掘开切割眼,形成回采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方向采用仰斜或俯斜方式采煤。
房柱采煤法准备方式 美国开采近水平薄及中厚煤层时,采用房柱采煤法。在主平巷两侧成直角开掘3~4条平巷,分别用作运输、行人、进风、回风。在平巷两侧垂直布置煤房。
急倾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中国开采急倾斜煤层群的矿井,一般采用多水平、集中运输大巷、采区石门开拓方式。采区石门的间距约400~600m,随着生产集中化的要求,采区石门间距有加大的趋势。采区石门贯穿煤层后,就可布置采区巷道,有两种布置方式。
单层布置 煤层间距较大时,各煤层分别布置采区巷道,形成各自独立的运输、通风系统。采区三条上山眼多布置在煤层中,分别用作运煤、运料和行人、通风。采区煤仓穿过底板与采区石门连通,煤在石门中装车外运。
联合布置 煤层间距较小时,把几层煤联合起来布置采区巷道。一般几层煤共用一套上山眼和平巷。这些共用巷道布置在煤组最下面的煤层中,用区段石门将上部煤层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采区生产系统(图2)。
选择布置原则 选择单层布置还是联合布置,主要取决于煤层间距,具体数值根据各矿区的地质和技术条件确定。中国淮南矿区区段石门长度在40m以内时,采用共用上山联合布置。间距更小的近距离煤层,可采用共用上山和共用平巷联合布置。
参考书目
中国矿业学院等院校编:《采煤学》,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北京,197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