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明代辽东
1)  Liaodong in Ming dynasty
明代辽东
1.
Liaodong in Ming Dynasty was a frontier area,where national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were common phenomena.
明代辽东为边疆地区,民族矛盾和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2)  Liaodong Town of Ming Dynasty
明代辽东镇
1.
Liaoyang Town: a Part of Research on Defense System of Liaodong Town of Ming Dynasty;
明代辽东镇防御体系之辽阳镇城研究
3)  Study on the Military Country of Haizhou in Ming Dynasty
明代辽东海州卫
4)  East Liao in the early period of Ming Dynasty
明初辽东
5)  The Study of Liaodong Garrison Station Schools in the Ming Dynasty
明代辽东卫学初探
6)  The Elaboration on Schools in the East of Liaoning in Ming Dynasty
明代辽东书院述略
补充资料:明代浑仪
      中国古代观测天象最重要的仪器之一。现存完整的古浑仪只有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所存明代浑仪,系明正统二年(1437)仿照元郭守敬所设计用铜仿铸。此仪结构稳固,范铸精美,是重要的科技文物,也是珍贵的工艺杰作。
  
  浑仪是在支柱上面装有几套刻有度数的环,中心设窥管,以瞄准所要观测的天体,用它可以测量恒星的座标或行星的运动。浑仪何时发明,尚无一致的看法,从长沙马王堆 3号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对行星运行情况所作记录的精确性推知当不晚于秦始皇元年 (公元前246)。《五星占》 中所记金星会合周期为 584.4 日,比今测值只大0.48日;土星会合周期为 377日,比今测值只小 1.09 日。考虑到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的发展谱系,可知《五星占》的观测记录者应已经使用了浑仪。
  
  历代天文学家不断对浑仪加以改进,西汉的落下闳、东汉的贾逵、东晋的孔挺、唐代的李淳风、一行等人都曾作出重要贡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的浑仪一直是世界上格局完备而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
  
  明代浑仪坐落在 4根龙柱和鳌云形的基座上,分外、中、内 3层。外层为六合仪,是地平座标和赤道座标的框架,由地平圈、赤道圈和通过天顶、天极的子午圈3个大圆环组成;中层为三辰仪,可绕极轴旋转,包括赤道环、黄道环、三辰仪双环和四象环;内层为四游仪,是仪器的望筒部分。望筒以同心圆环的球心为心,可上下仰游,又可随三辰仪绕极轴旋转。它能够指向天空的任一点。这样,浑仪就不仅能测量天体的赤经座标,而且由于它兼有地平座标和黄道座标的圆环,还能进行其他多方面的观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