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opologically close-packed (TCP)laves phases
拓朴密集积(Laves)相
2) Topological entropy density
拓朴熵密度
3) topology,centralized
集中式拓朴
4) Laves phase
Laves相
1.
Research progress in TaCr_2 Laves phase intermetallics;
Laves相TaCr_2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2.
Vacuum sintering of Laves phase Nb-Cr alloy;
Laves相Nb-Cr合金的真空烧结
3.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i-based Laves phase hydrogen storage alloy;
Ti基AB_2 Laves相合金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5) Laves phase
Laves 相
1.
35)Fe_2 alloys with high magnetostriction under low magnetic field are prepared by melting- top casting- annealing process,and its structure belongs to MgCu_2 cubic Laves phase structure.
35)Fe_2四元合金,合金为 MgCu_2型 Laves 相结构。
6) topology
[英][təu'pɔlədʒi] [美][to'pɑlədʒɪ]
拓朴
1.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informatization profect of Shiyan Taihe Hospital including: the designing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the LAN s topology and the vlan s design; the applications of HIS and hospitalization insurance software; the connection with internet and safety of the network.
介绍了十堰市太和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系统的设计原则;网络的拓朴结构和虚网的划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医保软件的应用;局域网与互联网的连接和网络安全性等。
补充资料:朴仁老
Piaorenlao
朴仁老
鲜李朝诗人。字德翁,号芦溪、无何翁。庆尚北道永川郡人。少年求学时期,曾习骑射。13岁时写出了“啼彼汉阳华屋角,令人知有劝耕禽”的诗句,嘲讽不问耕稼的达官贵人的寄生生活,初步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
1592年,日本侵略朝鲜的壬辰战争爆发,朴仁老投身军旅,参加了海战,多次立过战功。但是他的主要的贡献是在文学方面。1598年,战争以日本的失败告终,他写了著名的歌辞《太平词》。歌辞开始的部分,歌颂朝鲜古老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淳厚的风俗、道德。外敌的入侵,破坏了和平生活:“雄都巨邑”变作“豺狼之窟”,到处烟尘滚滚,日月无光,田野上暴着累累的尸骨。接着歌辞颂扬朝鲜爱国军民和中国明朝援军奋勇杀敌的声威,写侵略者奔突、逃窜,遭到惨败。歌辞的最后,描绘朝鲜全国上下迎来胜利的欢腾景象。1599年,朴仁老武科及第,历任水门将、助罗浦万户、统舟师等武职。1605年,在率领水军开赴釜山的兵船上,创作了一篇著名的歌辞《船上叹》,抒发他抱病出镇海防的胸怀,警告侵略者不得再挑起战争,表示保卫国家的决心。全篇充满对侵略战争的憎恶,渴望出现一个永远太平的世界。战后李朝政府并未吸取教训,不以国防为意。贵族士大夫之间互相倾轧的党争,愈演愈烈。朴仁老对朝廷的腐败感到愤慨和失望,辞官回到故乡,在芦溪地方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他的多数作品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陋巷词》、《独乐堂》、《岭南歌》、《耕耘歌》和《芦溪歌》等长篇歌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战后农村的凋蔽、赋税的繁重和农民的苦难,而更多的则是写自然景物和“安贫乐道”的田园生活。他还写了60余首时调和一些汉诗,从中可以看出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给他的思想带来的影响。 《五伦歌》 全篇都是宣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兄弟有爱”、“朋友有信”的封建道德。他的主要作品收在《芦溪集》(1800)中。
朴仁老不仅作为一个爱国诗人在朝鲜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歌辞体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传统的歌辞,或是儒家思想的说教,或是状写山水,吟咏爱情,朴仁老却用来表现反侵略战争的爱国主义题材和民间生活题材,并开创出雄浑、豪健的风格。1961年是朴仁老诞生 40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中国文化界曾举行纪念活动。
参考书目
古典作家论》(1),平壤,1958。
(陶冰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