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hydroxytoluene
地衣酚法
1.
A study of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D-ribose in fermentation broth with 3,5-Dihydroxytoluene-ethanol method;
地衣酚法定量测定发酵液中D-核糖的研究
2) orcinol hydrochloric acid method
地衣酚-盐酸法
3) orcinol
[英]['ɔ:sinəul] [美]['ɔrsɪ,nol]
地衣酚
1.
A stable optical density value is established by varying concentration and volume of orcinol solution.
通过地衣酚试剂浓度与用量试验,确定核酸测定的地衣酚浓度为0。
4) 5-methyl resorcinol
地衣二酚
5) orcinol reaction
地衣酚反应
6) variolaric acid
地衣缩酚羧酸
补充资料:地衣门
第一节地衣Lichens概述
地衣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有机体,它不是单一的植物体,是由一种真菌和一种藻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组成地衣的真菌绝大多数为子囊菌亚门的真菌,少数为担子菌亚门的真菌。组成地衣的藻类是蓝藻和绿藻。蓝藻中常见如念珠藻属(Nostoc),绿藻如共球藻属(Trebouxia)、桔色藻属(Trentepophlia)。参与地衣的真菌是地衣的主导部分。地衣的子实体实际上是真菌的子实体。并不是任何真菌都可以同任何藻类共生而形成地衣,只有那些在生物长期演化过程中与一定的藻类共生而生存下来的地衣型真菌才能与相应的地衣型藻类共生而形成地衣。
地衣中的菌丝缠绕藻细胞,并包围藻类。藻类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供给整个植物体,菌类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类提供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地衣约有500属,2600种。它们分布极为广泛,从南北两极到赤道,从高山到平原,从森林到荒漠,都有地衣的存在。地衣对营养条件要求不高,能耐干旱,生长在瘠薄的峭壁、岩石、树皮上或沙漠地上。地衣分泌的地衣酸,可腐蚀岩石,对土壤的形成起着开拓先锋的作用。
地衣大多数是喜光植物,要求空气清洁新鲜,特别对二氧化硫非常敏感,所以在工业城市附近很少有地衣的生长,因此,地衣可作为鉴别大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第二节地衣的形态和构造
地衣的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壳状地衣(Crustoselichens)
地衣体为具各种颜色的壳状物,菌丝与树干或石壁紧贴,因此不易分离。如文字衣、茶渍衣。
(二)叶状地衣(folioselichens)
植物体扁平叶片状,有背腹性,以假根或脐固着在基物上,易采下。如石耳、梅衣等。
(三)枝状地衣(fruticoselichens)
植物体树枝状、丝状,直立或悬垂,仅基部附着在基物上。如松萝、地茶、石蕊等。(图71)
不同类型的地衣其内部构造也不完全相同。从叶状地衣的横切面上。可分为四层,即上皮层、藻层或藻胞层、髓层和下皮层。上皮层和下皮层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也称假皮层。藻胞层就是在上皮层之下由藻类细胞聚集成一层。髓层是由疏松排列的菌丝组成。根据藻细胞在地衣体中的分布情况,通常又将地衣体的结构分成两个类型:
1.异层型(heteromerous)藻类细胞排列于上表皮层和髓层之间,形成明显的一层,
即藻胞层。如梅衣属(Parmelia)、蜈蚣衣属(Physcia)、地茶属(Thamn01ia)、菘萝属(Usnea)等。
图71地衣的形态
1、2.壳状地衣(1.茶渍衣属2,文字衣属)3.叶状地衣(梅衣属)4、6,枝状地衣(4.长松萝5.松萝6.雪茶
2.同层型(homoenmerous)藻类细胞分散于上皮层之下的髓层菌丝之间,没有明显的藻层与髓层之分。这种类型的地衣较少。如胶衣属(Collema)。(图72)
一般讲,叶状地衣大多数为异层型,从下皮层上生出许多假根或脐固着于基物上。壳状地衣多数无皮层,或仅具上皮层,髓层菌丝直接与基物密切紧贴。枝状地衣都是异层型,与异层型叶状地衣的构造基本相同,但枝状地衣各层的排列是圆环状,中央有的有1条中轴,如菘萝属,或者是中空的,如地茶属。
[药用植物]
松萝(节松萝、破茎松萝)UsneadiffractaVain.属于菘萝科。植物体丝状,长1530cm,成二叉式分枝,基部较粗,分枝少,先端分枝多。表面灰黄绿色,具光泽,有明显的环状裂沟,横断面中央有韧性丝状的中轴,具弹性,可拉长,由菌丝组成,易与皮部分离;其外为藻环,常由环状沟纹分离或成短筒状。菌层产生少数子囊果。子囊果盘状,褐色,子囊棒状,内生8个椭圆形子囊孢子。分布全国大部分省区。生于深山老林树干上或岩壁上。全草能止咳平喘,活血通络,清热解毒。含有菘萝酸、环萝酸、地衣聚糖。菘萝酸有抗菌作用。在西南地区常作“海风藤”入药。
同属植物长松萝(老君须)U.longissimaAch.全株细长不分枝,长可达1.2m,两侧密生细而短的侧枝,形似蜈蚣。分布和功用同上种。
地衣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有机体,它不是单一的植物体,是由一种真菌和一种藻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组成地衣的真菌绝大多数为子囊菌亚门的真菌,少数为担子菌亚门的真菌。组成地衣的藻类是蓝藻和绿藻。蓝藻中常见如念珠藻属(Nostoc),绿藻如共球藻属(Trebouxia)、桔色藻属(Trentepophlia)。参与地衣的真菌是地衣的主导部分。地衣的子实体实际上是真菌的子实体。并不是任何真菌都可以同任何藻类共生而形成地衣,只有那些在生物长期演化过程中与一定的藻类共生而生存下来的地衣型真菌才能与相应的地衣型藻类共生而形成地衣。
地衣中的菌丝缠绕藻细胞,并包围藻类。藻类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供给整个植物体,菌类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类提供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地衣约有500属,2600种。它们分布极为广泛,从南北两极到赤道,从高山到平原,从森林到荒漠,都有地衣的存在。地衣对营养条件要求不高,能耐干旱,生长在瘠薄的峭壁、岩石、树皮上或沙漠地上。地衣分泌的地衣酸,可腐蚀岩石,对土壤的形成起着开拓先锋的作用。
地衣大多数是喜光植物,要求空气清洁新鲜,特别对二氧化硫非常敏感,所以在工业城市附近很少有地衣的生长,因此,地衣可作为鉴别大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第二节地衣的形态和构造
地衣的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壳状地衣(Crustoselichens)
地衣体为具各种颜色的壳状物,菌丝与树干或石壁紧贴,因此不易分离。如文字衣、茶渍衣。
(二)叶状地衣(folioselichens)
植物体扁平叶片状,有背腹性,以假根或脐固着在基物上,易采下。如石耳、梅衣等。
(三)枝状地衣(fruticoselichens)
植物体树枝状、丝状,直立或悬垂,仅基部附着在基物上。如松萝、地茶、石蕊等。(图71)
不同类型的地衣其内部构造也不完全相同。从叶状地衣的横切面上。可分为四层,即上皮层、藻层或藻胞层、髓层和下皮层。上皮层和下皮层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也称假皮层。藻胞层就是在上皮层之下由藻类细胞聚集成一层。髓层是由疏松排列的菌丝组成。根据藻细胞在地衣体中的分布情况,通常又将地衣体的结构分成两个类型:
1.异层型(heteromerous)藻类细胞排列于上表皮层和髓层之间,形成明显的一层,
即藻胞层。如梅衣属(Parmelia)、蜈蚣衣属(Physcia)、地茶属(Thamn01ia)、菘萝属(Usnea)等。
图71地衣的形态
1、2.壳状地衣(1.茶渍衣属2,文字衣属)3.叶状地衣(梅衣属)4、6,枝状地衣(4.长松萝5.松萝6.雪茶
2.同层型(homoenmerous)藻类细胞分散于上皮层之下的髓层菌丝之间,没有明显的藻层与髓层之分。这种类型的地衣较少。如胶衣属(Collema)。(图72)
一般讲,叶状地衣大多数为异层型,从下皮层上生出许多假根或脐固着于基物上。壳状地衣多数无皮层,或仅具上皮层,髓层菌丝直接与基物密切紧贴。枝状地衣都是异层型,与异层型叶状地衣的构造基本相同,但枝状地衣各层的排列是圆环状,中央有的有1条中轴,如菘萝属,或者是中空的,如地茶属。
[药用植物]
松萝(节松萝、破茎松萝)UsneadiffractaVain.属于菘萝科。植物体丝状,长1530cm,成二叉式分枝,基部较粗,分枝少,先端分枝多。表面灰黄绿色,具光泽,有明显的环状裂沟,横断面中央有韧性丝状的中轴,具弹性,可拉长,由菌丝组成,易与皮部分离;其外为藻环,常由环状沟纹分离或成短筒状。菌层产生少数子囊果。子囊果盘状,褐色,子囊棒状,内生8个椭圆形子囊孢子。分布全国大部分省区。生于深山老林树干上或岩壁上。全草能止咳平喘,活血通络,清热解毒。含有菘萝酸、环萝酸、地衣聚糖。菘萝酸有抗菌作用。在西南地区常作“海风藤”入药。
同属植物长松萝(老君须)U.longissimaAch.全株细长不分枝,长可达1.2m,两侧密生细而短的侧枝,形似蜈蚣。分布和功用同上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