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乙醛正丙硫醇缩醛
1)  acetaldehyde propyl mercaptal
乙醛正丙硫醇缩醛
1.
Acetaldehyde(0\^1 mol) was treated with n propylthiol(0\^1 mol) at 35 ℃ for 20 min to yiled 72% acetaldehyde propyl mercaptal.
1 mol正丙硫醇为原料 ,35℃下在四氯化碳中反应 ,经红外光谱 ,色谱 ,质谱 ,元素分析以及核磁共振谱检测 ,确证了产物为乙醛正丙硫醇缩醛
2)  acetaldehyde butyl mercaptal
乙醛正丁硫醇缩硫醛
1.
5 mol)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32 h to give 68% acetaldehyde butyl mercaptal.
5mol)为原料 ,溴化镁 ( 73g)为一次性催化剂 ,在乙醚( 1 0 0mL)中 ,室温条件下反应 32h ,经红外光谱、色谱、质谱、元素分析以及核磁共振谱检测 ,确证了产物为乙醛正丁硫醇缩硫醛 ,粗产率为 68%。
3)  heptanal butyl mercaptal
正庚醛正丁硫醇缩醛
1.
The heptanal butyl mercaptal was synthesized with heptanal, sodium thiosuifate and 1bromobutane as raw materials.
以正庚醛、硫代硫酸钠和溴代正丁烷为原料 ,合成了正庚醛正丁硫醇缩醛。
4)  p anisaldehyde isopropyl mercaptal
茴香醛异丙硫醇缩醛
5)  furfural diisopropyl mercaptal
糠醛异丙硫醇缩醛
1.
8% furfural diisopropyl mercaptal.
在15mmol对甲苯磺酸催化下,01mol糠醛和24ml异丙硫醇反应得到了糠醛异丙硫醇缩醛,产率748%。
6)  trimethylene acetal
1,3-丙二醇缩乙醛
补充资料:正丙硫醇

国标编号 31035
CAS号 107-03-9
分子式 C3H8S;CH3CH2CH2SH
分子量 76.15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气味;蒸汽压 16.26kPa/20℃;闪点-34℃;熔点-133.3℃;沸点67~68℃;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密度:相对密度(水=1)0.84;相对密度(空气=1)2.54;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低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化学中间体,除草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接触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2360mg/kg(大鼠经口);LC5022703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次氯酸钙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遇强酸能分解释出有毒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