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ongq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重庆建筑业
1.
China s entry to WTO will influence Chongq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eply.
中国加入WTO以后 ,对重庆建筑业势必产生重大影响 ,正确认识入世对重庆建筑业的影响 ,科学制定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重庆建筑大学
1.
Analysis on Citations of Papers in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1999-2000;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2000年载文的引文分析
4) slope building of Chongqing
重庆坡地建筑
5) Chongqing Extant Office Building
重庆办公建筑
6)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1.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n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in the Years of 1999 and 2000;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2000年载文统计与分析
补充资料:建筑业
以各类土木建筑与安装企业为基干组成的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的物质生产部门。它的产品是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管线、道路、住宅以及公用建筑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
地位与作用 建筑业的产品转给使用者之后,就形成了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它是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进行生产的手段,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把建筑业与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并列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
生产特点 建筑业生产是由劳动者利用机械设备与工具,按设计要求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制作,从而生产出一定的产品,这使它具有工业生产的特征。但是,它又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工业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因而是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其主要特点是:①固着地上,不能移动;②复杂多样,彼此各异;③形体庞大,整体难分;④经久耐用,使用期长。建筑业产品的这些特点,又造成了建筑业生产上的一系列特点,主要是:①生产的流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人员和机具,甚至整个施工机构,都要随施工对象坐落位置的变化而迁徙流动,转移区域或地点;二是在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机具又要随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地变换操作场所。为了适应施工条件的经常变化,施工机具多是比较小型或便于移动的,手工操作也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业技术的发展。②生产的单件性。由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功能要求不同,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异,每个工程都各有独特的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产品价格也必须个别确定并单独进行成本核算。③生产周期长。较大工程的工期常以年计,施工准备也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在生产中往往要长期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不可能在短期内提供有用的产品。④露天和高空作业多,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大,质量和安全问题突出。
形成与发展 现代建筑业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要求大量兴建房屋,促使原来分散的手工艺人为包工头所雇用而产生了专业的建筑承包商。在股份公司产生和信用制度发展后,又出现了为市场建筑整排房屋或建筑整个市区的商品化生产经营方式。
在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及其经济势力的侵入,通商口岸出现了外商经营的营造公司,带来了资本主义建筑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一些与外商接触较早的包工头逐步变成建筑业的厂商。上海出现最早的建筑承包商是1880年前后创办的"杨瑞记"营造厂,它在1891年承包了上海的江海关大楼工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建筑业也渐渐兴盛起来,并有能力承包高层建筑(如上海的17层中国银行大楼工程)。但总的说来,中国建筑业还很薄弱,1934年是抗日战争前中国建筑业发展水平最高的一年,据估算,其净产值在国民收入中也仅占1.4%。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更使建筑业日趋凋敝。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满足经济恢复和建设的需要,逐步组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施工单位。1956年 5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和《关于加强设计工作的决定》后,建筑设计和施工在技术上得到发展,组织上得到加强,建立了各类专业设计与施工机构,工厂化和机械化施工也取得了进展。到1985年,全国共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勘察设计机构3000多个,勘察设计人员达30多万人;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平均每个职工技术装备达2494元,平均每个工人的动力装备为 6.2千瓦。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都已为机械所代替,大中城市的大型建筑工程,也已采用工业化的施工方法。(见中国建筑业概况)
地位与作用 建筑业的产品转给使用者之后,就形成了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它是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进行生产的手段,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把建筑业与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并列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
生产特点 建筑业生产是由劳动者利用机械设备与工具,按设计要求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制作,从而生产出一定的产品,这使它具有工业生产的特征。但是,它又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工业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因而是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其主要特点是:①固着地上,不能移动;②复杂多样,彼此各异;③形体庞大,整体难分;④经久耐用,使用期长。建筑业产品的这些特点,又造成了建筑业生产上的一系列特点,主要是:①生产的流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人员和机具,甚至整个施工机构,都要随施工对象坐落位置的变化而迁徙流动,转移区域或地点;二是在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机具又要随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地变换操作场所。为了适应施工条件的经常变化,施工机具多是比较小型或便于移动的,手工操作也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业技术的发展。②生产的单件性。由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功能要求不同,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异,每个工程都各有独特的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产品价格也必须个别确定并单独进行成本核算。③生产周期长。较大工程的工期常以年计,施工准备也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在生产中往往要长期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不可能在短期内提供有用的产品。④露天和高空作业多,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大,质量和安全问题突出。
形成与发展 现代建筑业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要求大量兴建房屋,促使原来分散的手工艺人为包工头所雇用而产生了专业的建筑承包商。在股份公司产生和信用制度发展后,又出现了为市场建筑整排房屋或建筑整个市区的商品化生产经营方式。
在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及其经济势力的侵入,通商口岸出现了外商经营的营造公司,带来了资本主义建筑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一些与外商接触较早的包工头逐步变成建筑业的厂商。上海出现最早的建筑承包商是1880年前后创办的"杨瑞记"营造厂,它在1891年承包了上海的江海关大楼工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建筑业也渐渐兴盛起来,并有能力承包高层建筑(如上海的17层中国银行大楼工程)。但总的说来,中国建筑业还很薄弱,1934年是抗日战争前中国建筑业发展水平最高的一年,据估算,其净产值在国民收入中也仅占1.4%。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更使建筑业日趋凋敝。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满足经济恢复和建设的需要,逐步组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施工单位。1956年 5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和《关于加强设计工作的决定》后,建筑设计和施工在技术上得到发展,组织上得到加强,建立了各类专业设计与施工机构,工厂化和机械化施工也取得了进展。到1985年,全国共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勘察设计机构3000多个,勘察设计人员达30多万人;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平均每个职工技术装备达2494元,平均每个工人的动力装备为 6.2千瓦。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都已为机械所代替,大中城市的大型建筑工程,也已采用工业化的施工方法。(见中国建筑业概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