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L-吡咯烷酮酰-β-萘胺
1)  L pyrrolidonyl β naphthylamide
L-吡咯烷酮酰-β-萘胺
2)  Piracetam
乙酰胺吡咯烷酮
3)  Piracetam
酰胺吡咯烷酮
4)  L pyrrolidonyl 4 nitrophenylamide
L-吡咯烷酮酰-(4-硝基苯胺)
5)  2-oxo-1-pyrrolidine acetamide
α-吡咯烷酮乙酰胺
1.
Synthesis Pharmacodynamics of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2-oxo-1-pyrrolidine acetamide
抗痴呆药α-吡咯烷酮乙酰胺的合成
6)  L-pyrrolidonyl peptidase (PYRase)
L-吡咯烷酮肽酶
补充资料:β-萘胺

国标编号 61830
CAS号 91-59-8
分子式 C10H9N;C10H7NH2
分子量 143.18

白色到微粉红色片状,略有芳香气味;蒸汽压 0.13kPa/108℃;闪点>110℃;熔点111.5℃;沸点306.0℃;溶解性: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密度:相对密度(水=1)1.06;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15(毒害品);主要用途:用作染料中间体,分析试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有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作用。中毒症状有紫绀和排尿困难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727mg/kg(大鼠经口)
致突变性: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ug/皿。微生物致突变:枯草菌5g/L。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人为可疑性反应,动物为不肯定反应。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空气中的测定:样品用装硅胶的玻璃纤维过滤器收集,用醋酸丙醇溶液洗脱,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NIOSH法)

5.环境标准:
前苏联规定 不允许在空气中有β-萘胺的存在,在生产中也不允许工人直接与β-萘胺接触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 0.24~0.32ppm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或催化氧化装置除去。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漱口,饮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