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烹饪学概论
1)  an introduction to culinary science
烹饪学概论
2)  culinary theory
烹饪理论
3)  cuisine chemistry
烹饪化学
4)  culinary science
烹饪科学
1.
The discussion on the belongingness of culinary science has lasted for several decades.
烹饪科学的归属问题已经讨论了数十年,近几年趋向于将烹饪科学归属于大食品科学体系中,但随着我国餐饮业的迅猛发展,餐饮科学体系日见端倪,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烹饪科学的归属问题。
2.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ooking technological operations represents the basic measurements and realization way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ulinary scienc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reflect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of marke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是烹饪科学快速发展的基本措施和实现途径,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烹饪长期形成的手工操作特点,使烹饪工艺操作过程、烹饪产品的鉴定标准和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因此,加速烹饪工艺操作规范化已成为烹饪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5)  scientific cuisine
科学烹饪
6)  cuisine philosophy
烹饪哲学
补充资料:文物概论
      在时代上,一般区分为古代文物和近现代文物。在类别上,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归为不同的类 (见文物分类)。文物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见文物价值),没有价值的文物是不存在的。它对于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重要作用 (见文物作用)。
  
  "文物"一词的渊源与概念演变  "文物"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后汉书南匈奴传》中有"制衣裳,备文物。"唐代诗人骆宾王在《夕次旧吴》诗中,也使用了"文物"一词。从记载看,"文物"当时主要是指体现礼乐典章制度的礼乐仪服等器物,与现在所称的"文物",虽有联系,但尚属两种不同的概念。而唐代诗人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诗"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闲今古同"句中所说的"文物",其概念已较前有了发展。宋代以降,随着金石学的发展,把青铜器和石刻等称为古物,将古代器物称为古董、骨董、古玩、古器物。
  
  在近现代,古物、古器物等称谓依然存在。同时,由于近代考古学、博物馆学的兴起,古物的概念不断发展,内容不断扩大。1930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公布的《古物保存法》,就包括了考古发掘对象。另一方面,"文物"一词又开始使用, 所指对象也扩大到古建筑、古器物、古物以至整个历史文化遗存。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为调查古物、文献及古迹事",发给各分区行政专员、各县县长的训令中使用了"文物"一词。1947年,胶东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它是山东民主政府成立的第一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在哈尔滨成立了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同时颁布了《东北解放区文物古迹保管办法》和《文物奖励规则》法令。至此,"文物"一词的概念和涵义与现在已完全相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继续使用"文物"一词称谓历史文化遗存,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文物范围  文物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它的范围很广,涉及各个领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下列各项应由国家保护:①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②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③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④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⑤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以及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古代文物与近现代文物  包括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全部文物。古代文物的年代下限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计算到1840年鸦片战争,即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另一种是计算到1911年,即中国封建王朝被辛亥革命推翻。近现代文物的年代起始,大都从1840年算起。
  
  古代文物  指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也称古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范围十分广泛。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极其丰富和灿烂的文化遗产,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文物史迹和出土文物数以万计,对研究中国及人类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例证。古代文物分两部分。其一是文物史迹,即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其二是文化遗物,包括内容很广,其中主要的是各种古器物、古书画和古文献。就古器物而言,包括石器、玉器、陶器、骨角牙器、铜器、铁器、金器、银器、铅锌器、瓷器、漆器、竹木器、纺织品、工艺品等等,而每一类器物中,又包括若干种器物。这些文化遗物,反映着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是博物馆等文物收藏机构的主要收藏品。
  
  近现代文物  主要有革命文物、民族文物和民俗文物等。
  
  革命文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遗留下来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和纪念物。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内涵的文物,是当年革命斗争最生动、最忠实的记录,是革命历史的见证,是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民族文物是反映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迹和遗物,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近现代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是研究民族历史,特别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资料。有些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或关于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在这种情况下,该民族的历史文化遗迹和遗物,就成为研究该民族历史的唯一可依据的材料,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民族文物还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能够帮助各族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提高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民俗文物是反映民间风俗、习惯等民俗现象的遗迹和遗物。其范围很广,包括衣食住行、生产、信仰、节日活动等各方面,涉及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既反映经济活动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又反映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民俗文物作为不同风俗的代表性实物,可使人们了解到一个民族或本民族某个地区风俗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到这些民俗现象怎样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使之巩固、发展,或得到调整。
  
  

参考书目
   李晓东:《中国文物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石家庄,199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