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朗伯表面
1)  Lambertian surface
朗伯表面
1.
Sprayed BaSO 4 diffuser plate is the most Lambertian surface actually used in spectral radiance calibration known by now.
通过实验测量硫酸钡漫反射板 2 5 0~ 4 0 0nm的半球反射率和双向反射分布函数表明 ,实测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与假定漫反射板为朗伯表面根据测量的半球反射率计算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相对差值为 6 7% ,实测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随散射角的变化可达 2 8%。
2)  Lambertian surface source
朗伯表面光源
3)  Lambort-surface
朗伯面
4)  Lambertian surface reflection model
朗伯体表面反射模型
1.
Lambertian surface reflection model is replaced by hybrid reflection Model.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反射模型的明暗恢复物体三维形状的线性化方法,即用混合的反射模型代替通用的朗伯体表面反射模型,再将反射函数与Tsai和Shah的线性化方法结合,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2.
Lambertian surface reflection model is replaced by Oren-Nayar reflection model.
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粗糙物体的表面反射模型,即用Oren-Nayar模型代替通用的朗伯体表面反射模型(Lamber-tian surface reflection model),并基于透视投影从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此三维重建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5)  Lambertian source plane
朗伯光源平面
6)  L = lambert
朗伯
补充资料:朗伯
朗伯(1728~1777)
Lambert,Johann Heinrich

   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又译兰伯特。1728年8月26日生于阿尔萨斯的米卢斯(原属瑞士,今属法国),1777年9月25日卒于柏林。自学成才。1748年受聘为家庭教师。他利用东家的显贵地位和丰富藏书,继续深造,并结识许多学者。1759年移居奥格斯堡,1764年接受腓特烈大帝的邀请,进入柏林科学院,成为 L.欧拉和J.-L.拉格朗日的同事。朗伯研究的范围很广。1761年证明了π和e的无理性(1768年发表)。1766年试图证明欧几里得几何中的平行公设,虽然没有成功,但对非欧几何的诞生起了一定的作用。他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双曲函数,对画法几何也有研究。此外,在球面几何、热学、光学、气象学、天文学等方面也都有贡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