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串联ATRP法
1)  tandem ATRP
串联ATRP法
2)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
1.
Nano-silica(SiO2)grafted poly(butyl acrylate)(PBA)(SiO2-g-PBA)via 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and the modification of polyoxymethylene(POM)with SiO2-g-PBA nano composited particles were studied.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在纳米SiO2粒子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制备了纳米复合粒子SiO2-g-PBA,并以此对聚甲醛(POM)进行改性。
3)  series process
串联法
1.
Confluence desilication of alumina production in series process;
串联法氧化铝生产中的合流脱硅
2.
To innovate alumina process and rationally utilize resources, the test and study and engineering work with references of American and Russian series processes have been conducted off and on for nearly 50 years (1953-2002).
为革新氧化铝工艺 ,合理利用资源 ,借鉴美、俄串联法工艺进行创新试验研究和工程设计时断时续近 5 0年 (195 3~ 2 0 0 2 )。
4)  series and parallel connection method
串并联法
5)  assembling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RSM)
串联RSM法
6)  Cascade methods
串联方法
补充资料:Atrp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一:atrp的发现者

1995 年中国旅美博士王锦山博士在卡内基梅隆(carnegie2mellon) 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首次发现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 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 简称atrp) ,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活性自由基聚合, 引起了世界各国高分子学家的极大兴趣.这是聚合史上唯一以中国人为主所发明的聚合方法.

二:atrp的反应机理

引发剂r-x 与mnt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变为初级自由基r·, 初级自由基r·与单体m反应生成单体自由基r-m·, 即活性种.

r-mn·与r-m·性质相似均为活性种, 既可继续引发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 也可从休眠种r-mn-x/r-m-x 上夺取卤原子, 自身变成休眠种, 从而在休眠种与活性种之间建立一个可逆平衡.

由此可见, a trp 的基本原理其实是通过一个交替的"促活—失活"可逆反应使得体系中的游离基浓度处于极低, 迫使不可逆终止反应被降到最低程度, 从而实现"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三:atrp的优缺点

(一)atrp的优点

(1)适于atrp的单体种类较多:大多数单体如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和电荷转移络合物等均可顺利的进行atrp,并已成功制得了活性均聚物,嵌段和接枝共聚物.

(2)可以合成梯度共聚物:例如greszta等曾用活性差别较大的苯乙烯和丙烯腈,以混合一步法进行atrp,在聚合初期活性较大的单体进入聚合物,随着反应的进行,活性较大的单体浓度下降,而活性较低的单体更多地进入聚合物链,这样就形成了共聚单体随时间的延长而呈梯度变化的梯度共聚物

(二)atrp的缺点

(1) atrp的最大缺点是过渡金属络合物的用量大,且在聚合过程中不消耗,残留在聚合物中容易导致聚合物老化;

(2)活性自由基的浓度很低(为了避免偶合终止),因而聚合速度太慢

(3)得到充分研究的聚合方法,目前仅限于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有利于工业化的乳液聚合方法正在研究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