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白果壳
1)  ginkgo shell
白果壳
1.
Adsorptive ability for nitrite by water-insoluble dietary fibre from ginkgo shell;
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NO_2~-的吸附作用
2)  husk [英][hʌsk]  [美][hʌsk]
果壳
1.
Improvement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husk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on rats with learning and memory dysfunction;
文冠果果壳乙醇提取物对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3)  shell [英][ʃel]  [美][ʃɛl]
果壳
1.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nitrogen accumulation of seeds and shell in rapeseed cultivar Yangyou 4(Brassica napus L.);
施氮对油菜籽粒和果壳中氮素积累的影响
2.
Determination of Lipsoluble Vitamin,β Carotene in Tea-seed,Tea-seed Oil and Shell by HPLC
HPLC法测定茶籽、果壳、茶籽油中脂溶性维生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
3.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of Litchi shell friction coefficient
荔枝果壳摩擦系数测量试验研究
4)  shell fruit
壳果
5)  Pericarp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文冠果果壳
1.
Effects of Extracts from the Pericarp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on Learning and Memory Obstacle;
文冠果果壳提取物对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6)  Ginkgo [英]['giŋkəu]  [美]['gɪŋko]
白果
1.
Effect of the Preservation on Ginkgo Storage;
不同配比保鲜剂对白果保鲜效果的研究
2.
Raw Ginkgo and Peanut for Chronic Gastritis;
生食白果花生米治疗慢性胃炎
补充资料:果壳雕刻
果壳雕刻

    在果壳上雕刻各种图案、文字和形象,通常也指用果壳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中国果壳雕刻主要有葫芦雕刻、椰壳雕刻等。
    葫芦雕刻  又称刻葫芦。是在葫芦上雕刻图画或花纹 。在清代乾隆年间称为匏器,技艺已很精巧。据《清稗类钞 》记载,宫廷内种植葫芦,待葫芦成熟后,就随木模雕刻纹样而呈现各种图案。到道光年间发展为以玛瑙制的刀具刻出凸起的阳文,有的为儿童斗蟋蟀等图画,儿童面目各异,而且不留刀痕。宫中有太监梁九公,人称梁葫芦,精于刻葫芦 ,大者如斗,可为果盆,极小者为妇女耳坠,在葫芦上刻镂山水花鸟之状,细入毫发,有的镶嵌象牙、紫檀为盖,空隙处刻有“梁九公制”小方印,为京师所贵重。光绪年间,刻葫芦逐渐以甘肃兰州为著名。据《皋兰县志》记载,光绪十八年,艺人王鸿平等已在葫芦外皮上刻画戏剧脸谱,最初为民间玩物,到20世纪初被上层社会作为礼品。当时,书画家李文斋晚年从事刻葫芦,在技艺上加以改进。他把葫芦的外皮刮去后磨光,以细针代笔,刻画人物、诗词等。他能在直径4厘米的小葫芦上 ,一面刻苏东坡《赤壁赋》全文 ,一面刻八仙,并镌刻小字,字迹清晰流利。20世纪40年代,王德山等人继承刻葫芦技艺,以人物见长,作品更加精细。1954年,王德山等人组成特种工艺美术社,专门生产刻葫芦工艺品 
   刻葫芦所用的葫芦是经过改良、培植的独特品种,大者如鸡蛋,小者如算盘珠,皮质细腻而光滑,略呈浅黄色。每到成熟采摘后,经过刮去外皮、晒干、磨光,尤见光亮。然后,艺人们在葫芦上设计、刻画各种人物、云山烟雨、花卉、诗文书法等。风格古朴典雅。传统以针浅刻,技法以工笔画为主。80年代以后,兰州艺人阮文辉以刀代针,并且创作出镂空刻葫芦、仿水墨画刻葫芦、彩画刻葫芦等。有的刻葫芦上端开口,配以盖,下端配以底座,有的可以悬空吊挂。兰州刻葫芦不仅是当地的旅游工艺品,而且还出口。
    椰壳雕刻 产于海南。在公元9世纪以前,海南人就以椰壳制成器皿。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 ,广东椰壳甚坚,可以“横破成碗,纵破成杯,以盛酒”。当时,除了以椰壳制作器皿外,还以小块椰壳片拼制成各种工艺品,并雕饰图案,镶嵌铜、锡,极为精制,发展成为椰壳雕刻。20世纪初 ,海南椰壳雕刻最为兴盛 ,约有120多个品种。
   椰壳雕刻的品种有餐具、茶具、烟具、酒具、花瓶、花碗、糖果盒、茶叶罐、座屏、挂屏等。椰壳雕刻的雕刻工艺有浅刻、浮雕、镂雕、镶嵌、留棕刻等。浅刻是运用刻刀在椰壳上进行刻画,以表现不同的形象和图案,并在浅刻的凹处涂以金色或白色,以便突出形象和图案。镶嵌贝壳是在继承镶嵌铜、锡的传统技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海南特有的夜光螺片进行镶嵌,在不同的光线下,能显现出五彩变幻的效果,风格富丽堂皇。留棕刻是近年来创新的技法,又称割棕。它是利用留在椰壳上的棕丝的纹理变化,雕刻人物 、动物等,风格朴素而典雅。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