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蓬莱金矿区
1)  Penglai gold field
蓬莱金矿区
1.
Penglai gold field is located in the Qixia-Penglai gold belt,one of the three large gold behs in the eastearn Shangdong province (Jiaodong).
蓬莱金矿区位于胶东三大金矿带中的栖霞-蓬莱金矿带内。
2)  Penglai area
蓬莱地区
1.
The gold deposits in Penglai area,rich in visible gold l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adjacent Zhao -Ye area.
蓬莱地区金矿床以其富产明金而区别于与之相邻的招掖地区金矿床,经研究发现,该区金矿床中明金呈浸染状至致密块状产于少或无硫化物型的石英脉中;在空间上,多与蚀变岩型矿化体伴生,且主要产于浅部;在时间上,晚于主矿化期,明金系由浅成的有机质热泉水对成矿主期矿化的再溶解,近迁移沉淀富集的叠加成矿作用产物。
3)  Penglai-Qixia Au ore belt
蓬莱-栖霞金成矿带
4)  Laixi gold diggings
莱西金矿区
1.
Laixi gold diggings is a new gold diggings being exploited by Shangdong Gold Corporation, Ltd.
莱西金矿区为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开辟的矿区 ,处于勘探之中 ,作者认为其成矿类型为“玲珑式”与“焦家式”中间的过渡类型 ,并就其成矿位置、构造岩、成矿方式 3个与成矿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
5)  Pengjiakuang gold deposit
蓬家夼金矿
1.
To compare Pengjiakuang gold deposit with Fayunkuang gold deposit in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蓬家夼金矿与发云夼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兼议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成矿模式
2.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interstratified glide breccia type gold deposit as exemplified by Pengjiakuang gold deposit;
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以山东乳山蓬家夼金矿为例
3.
The host strata of the Pengjiakuang gold deposit are carbonaceous clastic rocks of the first member of the Laiyang Group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Series.
蓬家夼金矿容矿地层为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含碳碎屑岩系 ,与世界上已知的产于含炭岩系金矿床对比 ,以容矿地层时代新、陆相沉积及未经变质区别于已知的金矿床而认为是一种新类型金矿。
6)  Penglai
蓬莱
1.
Study on Gem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ircon from Penglai,Hainan Province;
海南蓬莱锆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2.
Penglai Mythology" and the Layout of Fairyland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Gardens;
“蓬莱神话”与中日园林仙境布局
3.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Grape Wine Industry in Penglai;
蓬莱葡萄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补充资料:蓬莱水城及蓬莱阁
      中国古代军港要塞建筑。在山东省蓬莱县城北丹崖山下,临海而建。据志载,宋置刀鱼巡检,泊刀鱼战棹,备御契丹,名刀鱼寨。明洪武九年(1376)始筑水城,北砌水门,南设振扬门,以土城绕之,引海水入城,易名备倭城。万历二十四年(1596),土城甃以砖石。另于东、西、北三面增筑敌台。崇祯和清乾隆、道光、同治、光绪间多次修葺。水城是明清时期的重要军事要塞,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是中国现存较为完整的海防堡垒。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城  港湾俗称小海,居城中,呈长袋形,是水城的主体,为操练水师与泊船之所(图1),宽度平均约100米,南北长655米。水深随潮汐而变,最低时约3米多。平浪台,迎水门而立,外设防波堤,长约80米。小海沿岸以块石砌筑码头,宽 5~10米,供船只停靠。航海灯楼为清同治七年 (1868)增筑,1958 年重修,砖石结构,六角,尖顶,高11.6米,内设扶梯可供攀登,上设灯亭以为导航。灯楼高踞丹崖山上,临崖修筑,拔壁参天,今仍可实用。
  
  城墙绕小海因地就势修筑,顶宽 8米。高度不一,周长约 2000 米。附设垛墙、敌台、炮台、护城河等。城仅设 2门,北曰水门,又名天桥口,位于城东北隅,与大海相通,为船只出入口,块石砌筑,能见高度 9.4米,垛距宽约10米,进深11.4米。清同治间(1862~1874)于水口间设密棂铁闸,现仅存闸门凹槽。城的南门曰振扬门,俗称土门,位于城东南隅,与陆地相通,拱券门洞,以砖石砌筑,门道宽 3米,进深 13.75米,残高 5.3米,为明代遗存。原城楼已圮,80年代末重修。
  
  蓬莱阁  位于水城西北部丹崖山上,北临大海,南与古登州府城相毗邻(图2),包括蓬莱阁、龙王宫、天后宫、三清殿、吕祖殿、尼陀寺6个单元。另有清碧轩、避风亭、观澜亭、宾日楼及卧碑亭等单体建筑。占地面积 3.28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89 万平方米。阁踞丹崖山巅,为建筑群中的主体。据载,创建于宋嘉祐辛丑年(1061),为卅人游览之所。明万历十七年(1589)扩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修。阁坐北朝南,木结构,两重檐。低层面阔14.8米,进深9.65米;上层面阔13.75米,进深8.55米。通高12.3米,绕以回廊,两侧设梯级供上下。天后宫规模宏大,由山门、钟鼓二楼、戏楼、前殿、正殿及寝殿组成,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井然布局,计有房屋40余间,为旧时祭祀海神之所。始建于宋宣和四年(1122),道光十六年(1836)毁于火,十七年(1837)重建。阁东是宾日楼,又名望日楼,二层,八角,内设扶梯供登楼观日出。
  
  蓬莱自古便为文人雅士登临观光之地,尚有苏轼的《海市诗》及董其昌、翁方纲、冯玉祥等感怀、记叙题刻计 140余石散存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水城的小海沿岸、码头、水门口、平浪台、防波堤及城墙等均经修葺。1984年,小海清淤平均下落1.75米,清除淤泥193692立方米,并对蓬莱阁陆续进行了大量维修重建,规模日趋可观。特别是80年代初国家拨巨款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已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