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iocyanato/isothiocyanato
硫氰酸根/异硫氰酸根
2) thiocyanate
[英][,θaiəu'saiəneit] [美][,θaɪo'saɪənet]
硫氰酸根
1.
Study on Highly Selective Thiocyanate Electrode Based on Benzaldehyde Thiosemicarbazone Copper(Ⅱ) Complex as Neutral Carriers;
以苯甲醛缩硫代氨基脲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离子电极的研究
2.
Studies on thiocyanate-selective PVC membrane electrodes based on an novel neutral carrier;
新型中性载体PVC膜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电极研究
3.
Studies on Highly Selective Thiocyanate Electrode Based on Bisbebzoin-semi-triethylenetetraamine Binuclear Cobalt Complex as Neutral Carriers;
双安息香缩三乙四胺双核钴硫氰酸根的离子电极研究
3) isothiocyanato-
异硫氰酸根合
4) thiocyanate bridge
硫氰酸根桥
1.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 thiocyanate bridged dinuclear copper(Ⅱ) complex: [μ-SCN Cu dien]_2(ClO_4)_2;
硫氰酸根桥连双核铜配合物[μ-(SCN)Cu(dien)]_2(ClO_4)_2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
5) thiocyanate radical
硫(代)氰酸根
6) cis-diaminedithiocyanato/isothiocyanatoplatinum(Ⅱ)
顺式-二(硫氰酸根/异硫氰酸根)·二氨合铂
补充资料:廷伯根,N.
英籍荷兰动物学家,现代行为生物学奠基人之一。1907年4月15日生于荷兰海牙。自幼对博物,特别是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后进莱顿大学攻读生物学,30年代在莱顿大学任教期间从事动物行为的研究。他不仅具有敏锐观察力,而且善于设计实验,在复杂的环境背景上发现诱发动物行为的原因(他称之为符号刺激)。例如他发现三角泥蜂(Philanthustriangulum)是靠辨识地面标记而得以返回巢穴,但辨识猎物时却需要依靠视觉、嗅觉和触觉3种感官。他利用模型测试,证明银鸥幼雏啄亲鸟鸟喙求食的动作是由亲鸟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他还观察了三棘鱼的求偶行为,雄鱼至生育季节腹部转为红色,并纷纷建立各自领域,招引雌鱼交配。此时如有其他雄鱼入侵,便会引起领主的攻击。他利用模型测试发现,引起攻击反应的是雄鱼腹部的红色。此期间,他还于1938年至奥国与K.Z.洛伦茨短期合作,研究不同的鸟卵模型对孵卵亲鸟的刺激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荷兰被德军占领后,他受拘禁直至战争结束。1949年他再度开始与洛伦茨合作,并于同年应邀至英国牛津大学工作。洛伦茨强调进化观点,强调比较方法,而当时的牛津大学也重视进化的研究,因此廷伯根的研究重点也从此转向了行为的进化。到英国后,他曾参加著名的对工业黑化现象的研究。有学者提出,受工业污染地区的树皮色暗,暗色的桦尺蠖 (Bis-ton betularia)变种受到保护而繁殖起来;廷伯根的观察证明,工业污染区的鸟类主要啄食淡色蛾,从而支持了这个假说。不过,他在50~60年代最重要的工作却是对鸥类的比较研究。他系统地观察了鸥类间交换信息所用的各种动作,并据此试图推导出这些行为的进化过程。70年代中,他又试图将行为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用于研究人类行为,这时期他研究了婴儿孤独症(坎纳氏综合征)。
20世纪上半叶,廷伯根和洛伦茨等欧洲行为生物学家与美国的比较心理学派代表了两种对立的倾向。前者强调现场研究,他们对多种生物的本能行为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后者主要在实验室条件下工作,重点研究了大白鼠等少数几种动物的学习行为。50年代后,双方逐渐接近,互相得到补充。1963年廷伯根总结了自己对行为生物学的观点,他提出,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有四:行为的动因;行为的发育;行为的生存价值;行为的进化。他认为,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描述行为的内容及其发生背景。第二阶段则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探讨行为的动机、发育和生存价值,并尝试重建进化过程。他的重要著作有:《本能的研究》(1951)、《动物的社会行为》(1953)及《银鸥世界》等。1973年,因廷伯根的开创性贡献,他和洛伦茨及K.von弗里施共获首次颁发给行为学研究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荷兰被德军占领后,他受拘禁直至战争结束。1949年他再度开始与洛伦茨合作,并于同年应邀至英国牛津大学工作。洛伦茨强调进化观点,强调比较方法,而当时的牛津大学也重视进化的研究,因此廷伯根的研究重点也从此转向了行为的进化。到英国后,他曾参加著名的对工业黑化现象的研究。有学者提出,受工业污染地区的树皮色暗,暗色的桦尺蠖 (Bis-ton betularia)变种受到保护而繁殖起来;廷伯根的观察证明,工业污染区的鸟类主要啄食淡色蛾,从而支持了这个假说。不过,他在50~60年代最重要的工作却是对鸥类的比较研究。他系统地观察了鸥类间交换信息所用的各种动作,并据此试图推导出这些行为的进化过程。70年代中,他又试图将行为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用于研究人类行为,这时期他研究了婴儿孤独症(坎纳氏综合征)。
20世纪上半叶,廷伯根和洛伦茨等欧洲行为生物学家与美国的比较心理学派代表了两种对立的倾向。前者强调现场研究,他们对多种生物的本能行为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后者主要在实验室条件下工作,重点研究了大白鼠等少数几种动物的学习行为。50年代后,双方逐渐接近,互相得到补充。1963年廷伯根总结了自己对行为生物学的观点,他提出,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有四:行为的动因;行为的发育;行为的生存价值;行为的进化。他认为,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描述行为的内容及其发生背景。第二阶段则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探讨行为的动机、发育和生存价值,并尝试重建进化过程。他的重要著作有:《本能的研究》(1951)、《动物的社会行为》(1953)及《银鸥世界》等。1973年,因廷伯根的开创性贡献,他和洛伦茨及K.von弗里施共获首次颁发给行为学研究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