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extra-hard formation
极坚硬地层
3) hard drilling
坚硬地层钻井
4) handpan
硬土层.坚固地基
5) hard coal seam
坚硬煤层
1.
The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select coal plow in accordance with measuring cutting resistance of the machine in hard coal seam and analysing the result.
以坚硬煤层截割阻力的测试,结合全自动刨煤机在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晋华宫矿坚硬煤层成功开采之例,进行坚硬煤层截割阻力的测试和可刨性效果分析,选择合理的刨煤机。
2.
Cutting resistance test of hard coal seam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difficulty degree of digging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with an example of full-automatic slicer successfully used in the mining of hard coal seam in Jinhuagong Colliery of Datong Colliery Group.
以全自动刨煤机在大同煤矿晋华宫矿坚硬煤层成功开采为例,简述坚硬煤层截割阻力的测试和可刨性效果分析,提出建立和制定我国煤层截割阻力测试的方法和规范建议。
3.
The paper mainly applied the theory of fracture mechanics to deduce the formular of the minimum water pressure, analyzed the influcential factor which had influcence upon water infusion pressure in the steep hard coal seam, and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infusion pressure and coal seam pitch and depth.
主要运用有效应力原理及断裂力学推导了煤层注水所需的最小注水压力,初步探讨了多组裂隙同时存在对煤层最小注水压力影响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影响倾斜坚硬煤层注水压力的因素,指出了注水压力与煤层倾角及埋藏深度之间的关系,其理论结果与现场相符。
6) hard seam
坚硬煤层
1.
These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mmonly soft or medium-hard seam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eces.
分析认为,坚硬煤层综放工作面存在剧烈矿压显现的根本原因是顶煤传递顶板压力的能力较强,以及顶板存在的大、小结构的特征。
2.
Base the seam conditions of hard, density, undeveloped joints and cracks, and 16 m average thickness, with the pre-comprehensive weakening technology and the mining technology study of the coal mining face, the difficult issue of the fully mechanized high top coal caving mining in hard seam has been overcame with a safe and high efficient production.
针对坚硬致密、节理裂隙不发育、平均厚度 16m煤层的赋存特点 ,通过对顶煤预先综合弱化技术和工作面回采工艺的研究 ,攻克坚硬煤层大放高综放开采技术难题 ,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提高了矿井经济效
补充资料:层序地层学
研究旋回式的、成因上有联系的、以侵蚀面(或无沉积作用面)或者与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年代地层格架,以及沉积层序内部地层、岩相分布模式的学科。地层学的分支学科。通过对地震、测井和露头资料的分析,研究在构造运动、海面升降、沉积物供应和气候等因素控制下,造成相对海平面(或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及其与地层层序、层序内部不同级次单位的划分、分布规律;研究其相互之间的成因联系、界面特征和相带分布。以建立更精确的全球性地层年代对比、定量解释地层沉积史和更科学地进行油藏以及其他沉积矿产的钻前预测。
发展简史 层序的基本概念在18世纪晚期即已提出,认为地层是以不整合为顶、底界的单位。但第一次明确提出层序一词,并用于北美大陆古生代地层划分的是L.L.斯洛斯(1948)。50年代后期起,美国地质学家P.R.韦尔等,在研究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于1965年提出了第一代的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和地震地层学基本原理,成功地解决了北海盆地的中生代地层划分,引起了石油地质界的重视,并于1977年出版了《地震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一书。它标志着地震地层学的诞生和层序地层学的奠基。1987年,美国B.U.哈克、韦尔、J.哈登博尔等,在总结各项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第二代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并系统地提出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出版了《层序地层学原理》(1988),它标志着层序地层学进入成熟和蓬勃发展阶段。
基本理论 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概括了地震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综合了生物地层学、 同位素地层学、 磁性地层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的最新成果。其基本原理是构造运动(地壳的拉张、 挤压、 板块离散、碰撞和消减、负载沉陷、热冷缩)、全球绝对海平面的变化(大洋盆体积、水体体积的变化,气候的变化及冰川作用)和沉积物供应速度综合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地层记录,也可称作地层信号。这些记录反映了上述诸作用的规模、强弱、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其中,构造作用与海平面变化的结合,引起了全球性相对海平面变化,它控制了沉积物形成的潜在空间。构造作用与气候变化的结合,控制了沉积物的类型和沉积数量,以及可容纳空间中被沉积物充填的比例。而河流和海洋环境中的沉积作用,又由于水流与地形和水深间的相互影响而引起不同的岩相分布。上述作用按其规模可以分为6级:持续时间大于5000万年的称为1级周期,500~5000万年的为2级周期,50~500万年的为3级周期,10~50万年的为4级周期,1~10万年的为5级周期,小于1万年的为6级周期。其中,1级周期的起因为地壳的拉张、负载引起的地壳下挠、地壳的热冷缩,其地层记录表现为沉积盆地的形成与发展。2级周期的起因为板块边界的调整,热的扰动,大洋盆体积的变化,表现为大规模的海进-海退旋回、大规模的大陆淹没。3 级周期的起因是局部或区域性的应力释放、气候的变化、水体体积变化引起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地层记录表现为褶皱、断层、岩浆活动、刺穿作用和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单位沉积层序的形成。第4、5、6级周期的起因分别是气候和水体体积的变化、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地轴倾角的变化以及岁差引起的米兰科维奇频率。其地层表现为准层序组和准层序。一般认为,海平面的升降是全球性的,而构造活动是地区性或区域性的。尽管后者的强度通常明显地大于前者,但是构造活动只能增强或削弱层序的边界不整合面和层序内部的沉积间断面,但不能制造这些面。
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根据露头、测井、地震资料和高分辨率的生物地层学断代资料,进行沉积层序分析,解释层序、体系域、准层序,建立年代地层框架;②根据层序边界编制构造沉降和总沉降曲线,并解释盆地的地质历史;③将板块碰撞或离散事件、重大海进-海退旋回、岩浆活动、重大不整合面等构造事件与地层特征联系起来,进行构造-地层综合分析,划分构造-地层单元、编制相应图件、利用计算机模拟它们的发展历史;④研究层序内部的不同级次地层单位,包括沉积体系域、沉积体系、准层序组和准层序。确定其地层分布模式和相带分布;⑤编制年代地层框图、海面(或基准面)升降曲线、古地理图件、岩相图件等,以进行综合解释;⑥圈定有利生油和有利于形成油藏的地段,提出可供勘探的井位,圈定有利于形成其他矿产,如煤、铁、磷灰石等沉积矿床的地段,提出可供勘探的靶区。
发展方向 层序地层学的诞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依照这些新概念,几乎一切与沉积地质学有关的学科,都要接受重新检验和研究。其重要发展方向包括:①建立和完善不同构造、环境背景下的不同级次的层序地层模式,特别是目前研究薄弱的陆相环境以及元古宙的模式;②在广泛研究全球各地层序特征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全球海平面(基准面)相对变化曲线,以及统一的年代地层表;③研究各地,特别是沉积盆地的地层划分,在露头、测井、地震资料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构造地层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定量地、更精确地重建各地的地层沉积历史和岩相预测;④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高分辨率地震岩性勘探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油藏、气藏、煤田和沉积矿床等的钻前预测和合理的资源开发。
参考书目
徐怀大、王世凤、陈开远:《地震地层学解释基础》,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北京,1990。
C.K.Wilgus et al., Sea-Level Changes:An Integrated Approach,SEPM 42,1988.
发展简史 层序的基本概念在18世纪晚期即已提出,认为地层是以不整合为顶、底界的单位。但第一次明确提出层序一词,并用于北美大陆古生代地层划分的是L.L.斯洛斯(1948)。50年代后期起,美国地质学家P.R.韦尔等,在研究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于1965年提出了第一代的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和地震地层学基本原理,成功地解决了北海盆地的中生代地层划分,引起了石油地质界的重视,并于1977年出版了《地震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一书。它标志着地震地层学的诞生和层序地层学的奠基。1987年,美国B.U.哈克、韦尔、J.哈登博尔等,在总结各项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第二代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并系统地提出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出版了《层序地层学原理》(1988),它标志着层序地层学进入成熟和蓬勃发展阶段。
基本理论 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概括了地震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综合了生物地层学、 同位素地层学、 磁性地层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的最新成果。其基本原理是构造运动(地壳的拉张、 挤压、 板块离散、碰撞和消减、负载沉陷、热冷缩)、全球绝对海平面的变化(大洋盆体积、水体体积的变化,气候的变化及冰川作用)和沉积物供应速度综合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地层记录,也可称作地层信号。这些记录反映了上述诸作用的规模、强弱、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其中,构造作用与海平面变化的结合,引起了全球性相对海平面变化,它控制了沉积物形成的潜在空间。构造作用与气候变化的结合,控制了沉积物的类型和沉积数量,以及可容纳空间中被沉积物充填的比例。而河流和海洋环境中的沉积作用,又由于水流与地形和水深间的相互影响而引起不同的岩相分布。上述作用按其规模可以分为6级:持续时间大于5000万年的称为1级周期,500~5000万年的为2级周期,50~500万年的为3级周期,10~50万年的为4级周期,1~10万年的为5级周期,小于1万年的为6级周期。其中,1级周期的起因为地壳的拉张、负载引起的地壳下挠、地壳的热冷缩,其地层记录表现为沉积盆地的形成与发展。2级周期的起因为板块边界的调整,热的扰动,大洋盆体积的变化,表现为大规模的海进-海退旋回、大规模的大陆淹没。3 级周期的起因是局部或区域性的应力释放、气候的变化、水体体积变化引起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地层记录表现为褶皱、断层、岩浆活动、刺穿作用和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单位沉积层序的形成。第4、5、6级周期的起因分别是气候和水体体积的变化、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地轴倾角的变化以及岁差引起的米兰科维奇频率。其地层表现为准层序组和准层序。一般认为,海平面的升降是全球性的,而构造活动是地区性或区域性的。尽管后者的强度通常明显地大于前者,但是构造活动只能增强或削弱层序的边界不整合面和层序内部的沉积间断面,但不能制造这些面。
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根据露头、测井、地震资料和高分辨率的生物地层学断代资料,进行沉积层序分析,解释层序、体系域、准层序,建立年代地层框架;②根据层序边界编制构造沉降和总沉降曲线,并解释盆地的地质历史;③将板块碰撞或离散事件、重大海进-海退旋回、岩浆活动、重大不整合面等构造事件与地层特征联系起来,进行构造-地层综合分析,划分构造-地层单元、编制相应图件、利用计算机模拟它们的发展历史;④研究层序内部的不同级次地层单位,包括沉积体系域、沉积体系、准层序组和准层序。确定其地层分布模式和相带分布;⑤编制年代地层框图、海面(或基准面)升降曲线、古地理图件、岩相图件等,以进行综合解释;⑥圈定有利生油和有利于形成油藏的地段,提出可供勘探的井位,圈定有利于形成其他矿产,如煤、铁、磷灰石等沉积矿床的地段,提出可供勘探的靶区。
发展方向 层序地层学的诞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依照这些新概念,几乎一切与沉积地质学有关的学科,都要接受重新检验和研究。其重要发展方向包括:①建立和完善不同构造、环境背景下的不同级次的层序地层模式,特别是目前研究薄弱的陆相环境以及元古宙的模式;②在广泛研究全球各地层序特征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全球海平面(基准面)相对变化曲线,以及统一的年代地层表;③研究各地,特别是沉积盆地的地层划分,在露头、测井、地震资料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构造地层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定量地、更精确地重建各地的地层沉积历史和岩相预测;④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高分辨率地震岩性勘探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油藏、气藏、煤田和沉积矿床等的钻前预测和合理的资源开发。
参考书目
徐怀大、王世凤、陈开远:《地震地层学解释基础》,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北京,1990。
C.K.Wilgus et al., Sea-Level Changes:An Integrated Approach,SEPM 42,198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