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m(Co
烧结Sm(Co
2)  Sm(Co,Fe,Cu,Zr)_z sintered magnets
烧结Sm(Co,Fe,Cu,Zr)z
3)  sinter
烧结
1.
The tractic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of sinter systen answer chance of iron ore resource in angang;
安钢烧结应对铁矿原料变化的对策及生产实践
2.
Design of the Control Program for Advanced Silicon Nitride Ceramic Sintering Plant;
氮化硅陶瓷烧结设备的智能化控制程序设计
3.
Practice on reduction of solid fuel consumption in sintering in WISCO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降低武钢烧结固体燃耗的实践及发展方向
4)  agglomeration
烧结
1.
The Effects of Agglomeration Technology on Thyristor Parameters;
烧结工艺对可控硅参数的影响
2.
In order to study the agglomeration craft of aluminium base complex material,we use high-temperature photon microscope to observe in situ agglomeration of Al-Mg and Al-Cu.
为了研究铝基复合材料烧结工艺,利用高温光学显微镜对Al-Mg和Al-Cu等二元合金系进行了原位烧结观察。
3.
Aim at the invalidation factors of airflow distribute plate of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in agglomeration plant,blaze spraying method was applied to wear resistant coating,by this means,the wear resistant and corrupt 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airflow distribute plate was improved,and its use life has been prolonged.
针对烧结电除尘气流分布板的失效原因,采用火焰喷涂耐磨涂层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气流分布板磨损和腐蚀问题,实现了该备件的长寿化。
5)  sintered
烧结
1.
We als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mposition crude materials and different sintered temperatures on the far-infrared absorbance.
试验表明,TiO_2-莫来石体系陶瓷材料的远红外吸收性能,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明显降低:TiO_2能有效促进材料烧结、降低烧结温度,提高材料的红外吸收性能。
2.
The powder of different sintered time were tested by XRD,DTA and SEM.
研究了一种高温超导氧化物YBCO先驱粉末BaCuO2(011粉末)的制备新工艺,在烧结过程中把烧结和研磨工艺结合应用,对不同烧结时间的粉末进行了XRD和DTA分析及SEM观测。
3.
By optimizing the alloy compositions and improving the alloy ingot technique,powder-preparing technique,magnetically-aligning technique and sintering technique,N45H sintered Nd-Fe-B magne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mass-produced from common commercially-available Nd,Dy,Tb,Fe,Nb,Cu,Al metals and B-Fe master alloy.
通过优化合金成分设计和改进合金铸锭技术、合金粉末制备技术、磁场取向成型技术以及烧结技术 ,应用全部国产设备与国内通用的工业生产烧结 Nd— Fe—B永磁的原材料 ,避免使用镓等稀有贵重金属元素 ,实现了 N4 5 H烧结 Nd— Fe—B磁体的工业化生产。
6)  sintering
烧结
1.
Effect of Blending Meishan Iron Ore Concentrate on Sintering Production;
配加梅山铁精矿对烧结生产的影响
2.
Analysis 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of Sintering Production;
试析烧结生产节能降耗技术
3.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teel Slag for Sintering;
钢渣尾渣用于烧结的试验研究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Sm一2/sm一3导弹
sm一2/sm一3导弹
sm一2/sm一3导弹

研制国家:美国名称:sm一2/3舰空导弹研制单位:美国雷锡恩公司发射方式:由mk 41垂直发射系统或mk 26导弹发射系统发射现状:多种改进型号在役

一、概述

sm系列导弹又称“标准”系列舰空导弹,是美国海军为取代rim-2“小猎犬”和rim-24“鞑靼人”舰载防空导弹于1963年开始研制的中远程全天候舰队防空系统。“标准”防空导弹可以攻击中高空飞机、反舰导弹及巡航导弹,必要时还可攻击水面舰艇。经过几十年不断的改进,“标准”导弹已经发展成拥有数十种型号的庞大家族。不但成为美国海军的主要防空系统,而且还装备在其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艘舰艇上。另外,美国还在防空型的基础研制了“标准”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在70年代和80年代被美国海军和空军大量装备。

“标准”ⅰ系列(sm-1)舰空导弹

二、型号演变及技术性能

“标准”系列导弹主要分ⅰ、ⅱ、ⅲ型三大系列,每个系列又分为多种型号。最早投入使用的是“标准”ⅰ系列(sm-1)。目前美国海军主要使用的是“标准”ⅱ系列(sm-2)。倍受关注的“标准”ⅲ型(sm-3)是正在研制中的一种新型远程防空导弹,是美国海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重要一环。此外,美国海军还在研制“标准”lv对陆攻击型(sm-4),用于对陆火力支援。

1、“标准”ⅱ(sm-2)系列

“标准”ⅱ型是作为美国海军“宙斯盾”防空系统拦截弹,在sm-1型的基础上研制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目前装备的就是这个系列。sm-2系列采用了惯性中程制导/指令中程修正加半主动雷达自动寻的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由mk41垂直发射系统或mk26导弹发射器(gmls)发射,由尾部弹翼控制飞行方向。在飞向目标途中,通过数据链从mk74“鞑靼人”或mk76“小猎犬”火控系统向导弹发送目标修正指令,或通过“宇宙盾”舰上的指令制导上传数据链向导弹发送目标指令,直到末端才需要雷达照射。此外,sm-2导弹采用了先进的单脉冲导引头和数字计算机控制,有效地克服了sm-1导弹的缺点,提高了射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等。先后装备美国海军的sm-2系列有blockⅰ、blockⅱ、blockⅲ、blockⅲa、blockⅲb以及blockⅳ增程型(er)。

sm-2 blockⅰ型导弹

sm-2 blockⅰ型导弹编号为rim-66c;由mk26发射器发射的编号为rim-66d;1978年投入使用,1984年停产。该型与sm-1 block ⅳ型导弹非常相似,具有相同的制导和推进系统,但采用了新型的mk115爆破杀伤战斗部,并加装了中段指令修正系统,导弹的有效射程46千米。rim-66d为反辐射自导引型导弹,称为“标准”arm,该型只用于出口,曾经是许多国家海军的主力防空武器。“标准”arm采用了一套反辐射寻的器以避开雷达散射,该导弹的射程能够达到80海里以上。

sm-2 blockⅱ型导弹1983年装备美国海军,编号为rim-66g;由mk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的编号是rim-66h,由mk26发射器发射的是rim-66j。该型导弹采用了新的mk104双推力火箭发动机,进一步增大了射程,达到166公里;提高了对抗更快、高机动目标的能力。同时,还引用了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并采用mk115爆破杀伤战斗部。

sm-2 blockⅲ型导弹

sm-2 blockⅲ型导弹的研制工作始于1984年,是在sm-2 blockⅱ的基础上研制的,与blockⅱ相比,提高了电子性能,并加入了mk45 mod 8目标探测装置,以提高对抗低空目标的性能。由mk26发射器发射的型号是rim-66k,mk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的是rim-66l和rim-66m。blockⅲ于1988年6月获得批量生产许可。

sm-2 blockⅲ及blockⅲa、blockⅲb等型一直用于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cg-47)导弹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是上述两型舰上“宇宙盾”武器系统中的重要武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