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向列-各向同性转变
1)  nematic-isotropic transition
向列-各向同性转变
2)  Nematicisotropic transition
向列相一各向同性相转变温度
3)  nematic-isotropic phase transition
向列相-各向同性相相变
4)  isotropy [英][ai'sɔtrəpi]  [美][aɪ'sɑtrəpɪ]
各向同性
1.
A 3-DOF 3-PPRRR Translational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Fully-isotropy
一种具有各向同性的3-PPRRR移动并联机构
2.
Some crystallized or fractured media show anisotropy relating to elastic wave propagation.
文中建立了一套模拟算法,研究了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介质中弹性波场的特征。
3.
The 3D reconstructions were performed with MPR and VRT technique in the second group in order to testify the possibility of isotropy.
方法:将40名非内耳疾病志愿者分别采用HRCT扫描(20例,40耳)和轴位薄层扫描(20例,40耳),后者行MPR和VRT重建,并且,将前者轴、冠状扫描图像与相应的重建图像的显示质量进行统计评分处理,验证能否达到各向同性。
5)  isotropic [英][,aisə'trɔpik]  [美][,aɪsə'trɑpɪk]
各向同性
1.
The Stress Characteristic Field at the Crack-Tip of Mode I Which Lies on the Interface of Isotropic and Orthotropic Materials;
裂纹尖端位于各向同性材料及正交异性材料界面Ⅰ型裂纹的塑性应力场
2.
Image Zooming Based on Isotropic and Anisotropic Diffusion;
基于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扩散图像放大
3.
The non-singular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the problem of the isotropic uniform bar torsion;
各向同性等截面直杆扭转的无奇异边界元分析
6)  isotropic property
各向同性性
补充资料:向达
向达(1900~1966)

    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着重于敦煌俗文学写卷和中西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研究,完成力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翌年刊出《中西交通史》。1935年秋赴欧洲,访求中西交通史、敦煌写卷、汉籍及俗文学写卷等重要资料  ,1938年秋,携带数百万字资料返国。返国后,先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不久转任昆明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兼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导师。1941年,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西北史地考察团,向达代表北京大学于1942 年春到达敦煌,考察了莫高窟(千佛洞)、万佛峡等。返重庆后,发表《论敦煌千佛洞的管理、研究及其连带 的几个问题》。1943年7月~1944年,向达作为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组长,再赴河西。他两到敦煌,除对敦煌地区诸石窟留下了重要记述外,写成多篇有关敦煌和西域考古方面的论文初稿,后来陆续发表。1949年后,向达任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历史所第二所副所长兼学部委员等职。1959年以后刊出了一系列中外交通史资料,并发表有关中西交通、南海交通、敦煌学方面论文多篇,出版了《蛮书校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