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寺地处城北蜀岗--瘦西湖风景区的蜀岗中峰。它依山面水,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园林风光于一体的宗教旅游胜地。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年间(公元四五七--四六四年)故称“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又因其位于唐城之西,亦称“西寺”。唐时,栖灵塔毁于雷火,宋代重建,不久又毁。于后,寺名亦由栖灵寺复名大明寺。到了清代(1765年),乾隆皇帝南巡,看到“大明”二字很不高兴,认为扬州人思念大明朝,故敕名为“法净寺”。这样一直延续到一九八零年,鉴真大师的塑像从日本“回国探亲”,才得以恢复原名“大明寺”。
大明寺鉴真药草园
大明寺鉴真药草园分为“寒苦园”、“温甘园”、“东渡园”三个区域。栽培了近一百多种药用植物,并引进日本大和当归、黄连、甘茶等日本特产。
而且在日本岐埠市并建有鉴真药草园分园,成为终日两国研究药用植物栽培和临床应用的基地。
西苑芳圃亦称御苑芳圃,坐落于大明寺平山堂之西侧,初建于清雍正年间,后为迎接乾隆帝南巡陆续修建。乾隆元年(1736),扬州巨富光禄寺少卿汪应庚购地数十亩扩建劳圃,并重建平山堂。乾隆五年(1740),两淮灾荒,汪少卿又独力捐赈,救活几十万饥民,汪应庚美名传至朝廷,高宗尊呼“大勋卿”。乡民立汪应庚《赈荒功德碑》四石,惜今无存。汪应庚不断增修御苑,至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首次来扬时,劳圃已步步引人入胜。咸丰年间芳圃受兵燹毁损。同治、光绪年间有所修复,此后日渐凋零,只见古木藤萝,荒池怪石,凄凉景像使人感喟无穷。1951、1963、1979年均有修缮。1980年大修,1991年又经改建,现在的西苑芳圃,山水布局景色自然,新颜胜于旧貌。园中青松绿竹,层峦耸翠,
疏密有间,其形多样,风姿各有意境。园之中部一池清泓,碧波沦涟,池中有屿二处,大小不一,神色各异。环池四周,岗阜起伏,绿荫夹道,宛如深山幽谷。一年四季青山绿水,山明水秀,给人们一种美好的感受。御园之中景点甚多,所建楼、台、亭、阁,错落有致,繁简得当,相互掩映,目迷五色,令人襟怀爽畅,陶醉其间。
康熙御碑亭 亭四方形,单檐歇山,四周有廊,每壁皆饰以扇面形镂空花窗。此亭除东墙外其余三面均开门。亭内御碑一方嵌于东壁,乃康熙帝所题杭州灵隐寺之五言诗。杭州之景何故立于扬州?试观高承爵著述,自可解谜。康熙二十八年(1689),圣祖第二次南巡,道经维扬,当时扬州知府高承爵系满洲正白旗人,其兄高天爵与帝甚密,高承爵奉旨先越江,后又随驾驻跸杭州。帝北归时,高承爵又送驾至山东滕县三公桥,在御舟中帝赐宸翰《灵隐》诗一首,并钦升高承爵为江南江苏按察使。高承爵于康熙己巳年(1689)三月十六于扬州大 明寺内立此碑。
乾隆御碑亭 亭单檐歇山顶,坐北朝南,三面敞饰,北墙嵌御碑三方。据《重修平山堂欧阳文忠公祠》碑刻记载,乾隆曾五次南巡维扬。乾隆每到扬州都要多次游览大明寺平山堂,每游一次都要写不少诗篇。据《平山堂图志》记载,乾隆宸翰共有三十八首,其中绝句三十一首。今在御园内陈列三块石碑。从三方御稗可看出乾隆的书法集柳公权、赵孟之精髓,笔法华实,美峻流畅,活而有力,是书法爱好者收藏的珍品。
第五泉 乾隆御碑亭向南有一片梅林,梅林之南有一小池,称“上池”,池旁有 一风亭,亭为六角尖顶,面东有匾曰“待月亭”。亭前有一口深井,开挖于大明年间,古称“下院蜀蜀”。唐元和九年(814)状元张又新著有《煎茶水记》曰:“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因此扬州大明泉水誉称第五泉。后因动荡,此井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