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瓦斯异常带
1)  abnormal gas zones
瓦斯异常带
1.
In process of mining,usually there are some abnormal gas zones.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瓦斯异常带,在这些异常带(特别是高瓦斯带)进行采掘作业时,推进速度不但缓慢,而且极易造成瓦斯突出或瓦斯爆炸事故。
2)  gas abnormal effusing
瓦斯涌出异常
1.
Software development for coal and gas outburst prediction based on gas abnormal effusing;
基于瓦斯涌出异常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报软件开发
3)  gas abnormal distribution area
瓦斯异常分布区
1.
restrict the gas content of the coal seam,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gas emission, and analyzes on the situations of the gas abnormal distribution area of 12#coal seam of Guzhuang Coal Mine and gets some useful conclusions.
指出围岩透气性、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地下水活动情况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储气条件制约了煤层中的瓦斯含量,介绍了瓦斯喷出(突出)的分类,分析了固庄煤矿12#煤层瓦斯异常分布区的状况并得出了有用的结论。
4)  gas abnormal effusing area
瓦斯涌出异常区
1.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gas abnormal effusing area of Zaozhuang mining area;
枣庄矿区瓦斯涌出异常区的治理对策
5)  unusual gas emission
瓦斯异常涌出
1.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 structure of unusual gas emission,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gularities of the unusual gas emission,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unusual gas emission.
根据发生瓦斯异常涌出时的地质构造,探讨了瓦斯异常涌出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瓦斯异常涌出的技术措施。
2.
Based on in-situ geophysical observation,by means of the mechanism analogy of rockburst-induced unusual gas emission in coalmines and groundwater-response to far field earthquake and geophysics observation of the isochronous movement over a wide area on lithosphere,the possibility and the mechanism of earthquake-induced unusual methane gas emission in coalmines was investigated.
基于现场地球物理观测,以煤矿矿震助推瓦斯异常涌出和地下水对远场地震的响应机理作为类比,结合大尺度地壳同时运动的地球物理学证据,探索地震能量导致煤矿瓦斯灾害成核的可能性和机理。
6)  high gas zone
高瓦斯带
1.
The forecast technique of high gas zone in coal-mine;
煤矿高瓦斯带超前判识技术研究
补充资料:地温异常带

地温异常带

每当数九寒冬和酷热的盛夏来临之际,爱幻想的人们总渴望能有一个冬暖夏凉的地方。虽然春夏秋冬的变换是一种规律,但世界如此之大,无奇不有,在这个地球上竟有一部分幸运的人居住在冬暖夏凉的“地方”,这就是辽宁省东部山区桓仁县境内被人们称为“地温异常带”的地方。这条“地温异常带”一头开始于浑江左岸满族镇政府驻地南1.5千米处的船营沟里,另一端结束于浑江右岸宽甸县境内的牛蹄山麓。整个“地温异常带”长约15千米,面积约10.6万平方米。

夏天到来时,“地温异常带”的地下温度开始逐渐下降。在气温高达30℃的盛夏,这里地下一米深处,温度竟为零下12℃,达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

入秋后,这里的气温开始逐渐上升。在隆冬降临、朔风凛冽的时候,“地温异常带”却是热气腾腾。人们在任家山后的山冈可以看到,虽然大地已经封冻,但是种在这里的角瓜却依然是蔓叶壮肥,周围的小草也还是绿色的。任家在这个地方平整了一块地,在上面盖上塑料棚,在棚里种上大葱、大蒜,蒜苗已割了两茬,大葱长得翠绿。经过测定,发现在这个棚里的气温可保持17℃,地温保持15℃。在这小冈上整个冬春始终存不住雪。

还有一个具有这种特性的地方,是在河南林县石板岩乡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一个海拔1500米叫“冰冰背”的地方。在这里,阳春三月开始结冰,冰期长达5个月;寒冬腊月,却又热浪滚滚,从乱石下溢出的泉水温暖宜人,小溪两岸奇花异草,鲜艳嫩绿。

人们知道,自然界的气温变化取决于太阳的光热,随着地球的公转,当它和太阳距离缩短时,太阳辐射给地球的热能就会增加,使地球变热、变暖。反过来,地球就变凉、变冷。这样就形成了春夏秋冬。而这些奇异的土地却打破了这一自然规律,出现了神奇的现象,这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员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认为,这里的地下有寒热两条储气带同时释放气流,遇寒则出热气,遇热则出冷气。他们还认为,在这种冷热异常的地带,它的地下可能有庞大的储气结构和特殊的保温层,在这特殊的地质构造之中产生的大气对流导致了这奇异的现象。还有人认为,这个地下庞大的储气带的上面带有一特殊的阀门,冬春自动开闭,从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但这些分析只是推论而已,这地温异常带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里的地质结构有什么与众不同?还需要科学工作者经过进一步考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