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冷水镇
冷水镇位于洛阳市栾川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东与赤土店镇接壤,西与三川镇毗邻,南与陶湾镇、石庙乡搭界,北与白土、狮子庙两乡连里。东西长8.7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52.2平方公里。冷水镇交通便利,东、南2条主干道经栾川与洛阳相连,西途经卢氏与灵宝、三门峡相连。全镇辖7个行政村,107个居民组,总人口15800口人。
冷水镇地处高寒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俗语云:“春水不饮牛,夏水不能游,秋水不洗衣,冬水冰下流”,故名“冷水”。
冷水周围群山环抱,中间为沟川平地。主要山脉有遏遇岭(熊耳山支脉)、骆驼山(古名攻离山,又名支离山)海拔1600多米。主要河流是育河,俗名犟河,又名汾江,发源于遏遇岭西麓的南泥湖村,由东向西流入三川境内,南折入叫河乡,由叫河西折入卢氏老观河,入汉水汇长江,属长江流域。境内群山叠翠,水源充沛,风景秀丽,冬暖夏凉,是河南省的天然避暑胜地之一。由于气候寒冷,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有玉米、土豆和大豆。全镇有飞播林30000余亩,天然林2670亩,人工造林2825亩,由于植被较好,辖区空气特别清新,外地客商称赞冷水是“天然的氧吧”。冷水镇在地质结构上属豫西多金属成矿带中心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乡镇,这里的资源以钼为主,铅、锌、硫、铁、钨、锰、铝、铜等资源均很丰富,已探明的钼金属储量146万吨,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钨57万吨,铁2800万吨,铅锌12万吨,素有“钼都”之称。
冷水镇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5000万元,财政收入383万元,上交税金882万元。综合目标排序居全县第二。
冷水镇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近年来通过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推广科学技术,该镇农村正在由传统农业生产向产业化经营发展,建成产业化基地6个,发展经济林270亩,种植中药材130亩,有个体工商企业247个,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2350人。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富民,多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民人均收入稳定增长,2003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60元。全镇7个行政村有5个村被洛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率先在全县实现小康镇。
冷水镇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商贸市场繁荣。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按照“拉大城镇框架,膨胀城镇人口,服务工矿企业,繁荣市场经济”的城镇建设思路,进行小城镇建设,共完成投资830万元,小城镇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350平方米,实施15项重点建设工程,形成了“二纵四横”城镇框架,各项配套设施逐步健全,城镇功能日臻完善。
冷水投资环境良好。目前,全镇已有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6个,1000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企业5个,500万元以下企业12个。冷水镇的发展前景广阔,镇党委、政府已制定多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为开放创造宽松环境,将以冷水特有的“钼、铅、锌、铁、汉白玉、农特产”五大产业优势为依托,以良好环境及优质服务强力发展镇域经济,推动冷水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冷水人杰地灵,干群干事创业精神强,杨岳同志就出在冷水,2003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小康路上领路人》介绍杨岳先进事迹,同年,洛阳市委作出决定,在全市开展向杨岳同志学心活动。近两年来,先后到该镇参观学习的人数在20000余人次。杨岳同志也先后赴京、河南省洛阳市参加先进事迹报告会数次,接受教育干群不计其数。
2、江西冷水镇
冷水镇地处山区,土地面积158平方公里,属武夷山脉支系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古时称冷水坑,因山高水冷而得名。冷水镇位于贵溪市南部,东邻双圳采育林场,西接耳口乡,北与塘湾镇、文坊镇接壤,东南毗连福建光泽县,南接资溪县,是全省九个边际镇之一。距鹰潭市区70km,距贵溪市区87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