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The Outline of Titanium Industry in China
中国钛工业概览
3) Chinese industry
中国工业
1.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Chinese Industry'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中国工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
Chinese industry is facing the inten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the more opening international market when China has entered WTO.
中国加入WTO后 ,面对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 ,中国工业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中国工业同其他产业一样 ,必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
3.
The study focused on Chinese industry and three regions(the East region,the Middle region and the West region) divid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以中国工业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分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三个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非参数数据包络法(DEA)中的径向效率测量方法(radial efficiency measure)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了在1998-2005年期间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的技术效率和生产力损失的影响。
4) China Tungsten Industry
中国钨工业
1.
The Influence of China Tungsten Industry to International Tungsten Market;
中国钨工业对国际钨市场的影响
2.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 tungsten industry are found out through an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tungsten industry.
通过对中国钨工业现状的分析 ,找出了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中国政府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坚决措施使中国钨工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展望了中国钨工业的美好前景。
3.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enormous impact on the China tungsten industry after the accession of China to WTO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China tungsten industry.
通过对中国钨工业现状的分析 ,论述了加入WTO后对中国钨工业产生的巨大影响 ,提出如何抓住加入WTO后带来的发展机遇 ,迎接新的挑战 ,有效化解风险 ,并进一步阐述了具体的应对措
6)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
中国工业化
1.
Purpose and Sense of this PaperBeginning at the end of 19 century,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 has more than 100 years history.
回顾这一个多世纪中国工业化历史,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是处于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中的中国不可回避的历史课题,也是当代中国工业化研究的必要内容。
补充资料:中国工业概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工业发展情况。
1949年以前,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工业十分落后。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只有140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没收了官僚资本,清除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逐步改造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在工业中占了统治地位。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30多年来,中国工业建设的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1953~1985年,中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累计达到 5486.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 3790.05亿元,建设了一大批新的工矿企业。企业数由1957年的16.95万个增加到1985年的46.32万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由4.96万个增加到9.37万个。
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1949~1985年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0%上升到65.7%;在国民收入总额中,工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由12.6%上升到41.5%;国家财政收入已主要来自工业企业上缴的利润和税金。
工业的发展,也改变了中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1949年,中国的钢、煤、发电量和原油产量(1950年产量),分别居世界的第26位、第9位、第25位和第27位;1985年分别上升为第 4位、第 2位、第 5位和第 6位。1985年中国的水泥、棉布产量均占世界第 1位,化肥、硫酸产量均居世界第3位。
②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49年前,工业部门残缺不全,重工业的比重很小,国内需要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以及许多工业消费品都要依赖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除了原有的工业部门得到发展外,还建立了许多新的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机械工业由过去基本上是装配修理业发展到建立了矿山冶金、化工、交通运输、农业、纺织印染等各种机械制造工业;不仅填补了传统工业部门的空白,而且建立了新兴工业部门,如石油化学工业、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等等,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③工业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各工业部门已拥有一批具有现代水平的产品、工艺和技术装备,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和纺织等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电子工业已能成批生产大、中、小型电子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并研制成功了每秒运转一亿次的大型计算机。原子能、自动控制、激光等尖端技术已开始运用于工业生产,核试验的成功,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准确回收以及运载火箭方面的成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工业的地区分布得到了改善。建国初期,中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1952年沿海和内地的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69.4%和30.6%。30多年来,内地建设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比沿海的工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到1984年,沿海与内地的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改变为59.8%和40.2%。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相当规模的工业,除西藏以外,工业总产值都超过了农业总产值;乡镇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⑤培养了一支规模庞大的、有一定技术水平的职工队伍。1952~1985年,工业劳动者人数从1246万人增加到8349万人。1985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业已拥有工程技术人员约 188万人。
1949年以前,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工业十分落后。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只有140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没收了官僚资本,清除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逐步改造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在工业中占了统治地位。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30多年来,中国工业建设的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1953~1985年,中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累计达到 5486.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 3790.05亿元,建设了一大批新的工矿企业。企业数由1957年的16.95万个增加到1985年的46.32万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由4.96万个增加到9.37万个。
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1949~1985年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0%上升到65.7%;在国民收入总额中,工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由12.6%上升到41.5%;国家财政收入已主要来自工业企业上缴的利润和税金。
工业的发展,也改变了中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1949年,中国的钢、煤、发电量和原油产量(1950年产量),分别居世界的第26位、第9位、第25位和第27位;1985年分别上升为第 4位、第 2位、第 5位和第 6位。1985年中国的水泥、棉布产量均占世界第 1位,化肥、硫酸产量均居世界第3位。
②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49年前,工业部门残缺不全,重工业的比重很小,国内需要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以及许多工业消费品都要依赖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除了原有的工业部门得到发展外,还建立了许多新的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机械工业由过去基本上是装配修理业发展到建立了矿山冶金、化工、交通运输、农业、纺织印染等各种机械制造工业;不仅填补了传统工业部门的空白,而且建立了新兴工业部门,如石油化学工业、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等等,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③工业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各工业部门已拥有一批具有现代水平的产品、工艺和技术装备,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和纺织等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电子工业已能成批生产大、中、小型电子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并研制成功了每秒运转一亿次的大型计算机。原子能、自动控制、激光等尖端技术已开始运用于工业生产,核试验的成功,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准确回收以及运载火箭方面的成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工业的地区分布得到了改善。建国初期,中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1952年沿海和内地的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69.4%和30.6%。30多年来,内地建设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比沿海的工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到1984年,沿海与内地的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改变为59.8%和40.2%。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相当规模的工业,除西藏以外,工业总产值都超过了农业总产值;乡镇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⑤培养了一支规模庞大的、有一定技术水平的职工队伍。1952~1985年,工业劳动者人数从1246万人增加到8349万人。1985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业已拥有工程技术人员约 188万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