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价格改革
1)  Price Reform
价格改革
1.
An Economic Analysis on the Price Reform of Chinese Exhaustible Energy Resource;
我国能矿资源价格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2.
The Review and Thinking of Chinese Price Reform;
中国价格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2)  pricing reform
价格改革
1.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assumption of pricing reform which is mainly based on railway tariff.
对以铁路运价为主的价格改革提出建议和设想。
2.
Proceeding from the basis,we need to scientifically identify factors in price formation,promote resource pricing reform,and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rice formation mechanism,enabling resource prices and resource product prices to reflect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resource scarcity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costs.
从资源价格形成基础出发,科学确定资源价格形成要素,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并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使得资源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是我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3.
Strategic Analysis on Pricing Reform in Guangdong Province;
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包括价格改革在内的经济改革中、选择适当的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Drug price reform
药品价格改革
4)  price mechanism reform
价格机制改革
1.
The paper expounds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the principle,the target and measures of the present price mechanism reform.
阐述了当前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的客观环境,改革的原则、目标和举措。
5)  reform in resource pricing
资源价格改革
6)  deepening the price reform
价格改革深化
补充资料:中国价格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后,改革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和不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全部活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关键位置。
  
  改革目标 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其他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的价格管理制度。
  
  改革前的状况 从1957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到1978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许多商品的价格长期处于不合理状态,价格没有发挥其调节国民经济的杠杆作用,特别是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不得不在一段时间内采取冻结物价的措施,价格体系不合理的状况更为严重。
  
  在此期间,价格体系与价格管理体制不合理的表现最为突出的是:①不同商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如粮食、煤炭等基础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②同类商品的差价不合理,如质量差价没有拉开,季节差价价被取消,有些购销差价偏紧,地区差价过小;③第三产业部分行业收费偏低,如理发收费和公共汽车、电车票价偏低;④价格管理权限绝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定价权。
  
  改革进程 初始阶段(1979~1984年10月) 以国家调整价格为主,逐步放开一些商品价格的管理权限。重大政策措施有:①1979年,粮食统购价格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加价50%,其他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也适当提高。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没有变动。虽然增大了国家的价格补贴,但价格剪刀差明显缩小,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增产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八类副食品(猪肉、牛肉、羊肉、禽类、鲜蛋、牛奶、水产品、蔬菜)在提高收购价格之后,适当提高了销售价格。②1981年提高了烟酒价格。③1982年放开了工业品中 100种小商品价格,以后逐年扩大放开的品种范围。④1983年提高棉布价格,同时降低了涤棉布和部分轻工业品的价格。调价之后,解决了涤棉布大量积压的问题,促进了纺织工业的协调发展。
  
  展开阶段(1984年10月~1988年9月) 以放开价格管理权限为主,同时继续对由国家管理的价格进行若干调整。重大政策措施有:①1985年,对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及油料实行按比例价收购(在收购粮食总量当中,30%按原统购价,70%按原超购加价,两者综合平均即为比例价),取消超购加价,同时实行合同定购和合同定购价格,取消统购制度和统购价格;除少数重要农产品和少数经济作物由国家定价外,其他农产品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提高城市主要副食品销价,各地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城市居民以适当补贴;提高返销给农村的粮食价格,把购销价格倒挂改为购销同价,向理顺粮食销价前进了一步;放开了生产资料计划外部分的价格,许多工业生产资料形成了计划内平价、计划外议价的价格双轨制,由于供不应求,计划外议价上涨过多,1987年对生产资料计划外部分的议价实行了最高限价。②1986年,全部放开了小商品的价格,并放开了自行车、收录机、电冰箱、洗衣机、黑白电视机、中长纤维布和80支以上棉纱制品的价格。③1988年,提高粮食、油料的收购价格和原油等重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提高肉、蛋、糖、茶四类副食品价格,各地根据不同情况,给职工发放适当的补贴;放开名烟、名酒价格。
  
  深化阶段(1988年9月以后) 在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通货膨胀受到明显抑制,物价上涨幅度回缩,市场销售疲软,改革进入深化阶段,重大改革措施有:①1989年,提高粮、棉、油的收购价格;大部分进口商品的国内交货价格,从按国内价格作价改为按进口成本作价,即按代理作价。②1990年,提高铁路、水运和公路的货物运价,加上1989年冬季提高铁路、水运和航空客运票价,增加建设资金100多亿元,支援了铁路建设;对近40年未动的邮政资费作了适当调整;较大幅度地提高煤炭、原油、有色金属和部分钢材的出厂价格和民用燃料的销售价格;部分城市提高了自来水、牛奶价格和公共交通票价;把橡胶、炭黑的计划内外"双轨制"价格合并为"单轨制"价格。
  
  改革成就 价格管理体制发生根本转变 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经过改革,已形成较为灵活的、多种价格形式并存的格局。国家定价部分显著缩小,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部分相应扩大。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1978年,国家定价占97%,市场价格占3%;到1990年,国家定价占30%,国家指导价占25%,市场调节价占45%,明显地改变了过分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格局,扩大了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
  
  针对传统的国内市场价格脱离国际市场价格的作法,进出口商品价格管理体制也作了很大改革。1990年除少数几种商品外,占进口商品用汇总额90%左右的商品实行了代理作价,即根据进口价加应纳税金和进口代理手续费等作为国内口岸外贸交货价格。粮食、石油等少数大宗出口商品按照国家定价收购,多数出口商品则执行国家指导价与市场调节价。从而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大幅度增长。
  
  价格体系得到明显改善 ①农产品收购价格1990年比 1978年提高 1.74倍,其中农民出售粮食的价格上升2.25倍。粮价同其他农产品价格比价关系趋向合理。同期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上升72%,以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0的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指数为159,即用同样数量的农产品,1990年比1978年可以多交换到59%的工业品,年平均递增4%,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迅速缩小。
  
  
  ② 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变动的情况。1990年与1978年相比,采掘工业品价格提高1.5倍,原材料工业品价格提高1.3倍,加工工业品价格上升94%。这种价格上升的梯形格局,使长期以来基础工业产品价格偏低、加工工业产品价格偏高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有利于基础工业的发展。
  
  ③ 消费品零售价格变动的情况。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1990年比1978年上涨107.7%,其中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09.4%,平均每年递增约为6.3%,低于同一时期工农业货币收入平均每年递增的幅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原来价格较高的化纤、电子等新技术产品及许多耐用消费品价格相对或绝对地降低,而长期偏低的食品价格上升。
  
  此外,对价格构成因素也进行了改革,如实行资源有偿占用制,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贷款等,使多年成本计算不全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的价格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价格理论与中国的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改革使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而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改革使价格逐步趋向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调节投资方向、资源配置和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
  
  价格改革配合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以来,市场日益活跃和繁荣,实行多年的凭票证供应的商品品种和范围大为减少,长期短缺的消费品绝大多数敞开供应,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79~1990年,国民收入年平均递增幅度为 8.4%;居民消费水平扣除物价因素的年平均递增幅度为 6.3%,均显著高于1953~1978年的年增长幅度。
  
  价格改革有利于改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以农轻重为例,农业基本保持了原有比重,主要生产中间产品的重工业比重缩小,主要生产最终产品的轻工业比重扩大。在各产业的比例中,第一产业基本维持原状,第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改革遇到的困难 中国价格改革遇到的困难主要是:① 通货膨胀。1984年第四季度开始,由于经济过热,导致1985~1988年的通货膨胀,货币超经济发行,引起物价大幅度上涨,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幅度达到18.5%,进而导致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上涨。通货膨胀的加剧造成经济秩序的紊乱,1988年 8月出现挤兑存款、抢购商品的风潮。政府于同年9月作出决定,严格控制物价上涨,对部分已经放开的商品价格采取控制措施。经过1989、1990年的治理整顿,1990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幅度回缩到 2.1%。但是引起总量失衡的深层次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
  
  ② 市场发育程度低。1985年以来,在放开价格过程中,由于市场发育程度低,对市场物价间接调控手段的建设及法治建设没有跟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和发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特别是部分紧俏出口农产品和工业原料价格几度暴涨、暴跌,影响了农业和工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③ 企业经济效益降低。1985年以来,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幅度很大。国营工业企业1990年资金利税率为12.4%,资金利润率为3.2%,比1984年分别下降11.8个百分点和11.6个百分点。理顺价格,提高偏低的基础产品价格以及提高偏低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企业消化,企业对价格改革的承受能力下降,效益低,回旋余地就很小,成为价格改革的难点。
  
  ④ 新的企业机制仍不健全。新的价格机制要求企业能够优胜劣汰,这样才能使价格改革顺利实施。由于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自负盈亏的机制以及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使企业"关、停"受到阻碍,影响价格改革的深化。
  
  ⑤ 地区和企业的利益强化。财政分灶吃饭、企业承包、部门承包,形成新的利益格局,成为深化价格改革的障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