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疲劳设计
1)  fatigue design
疲劳设计
1.
Random fatigue design of universal joint in rolling mill main drive;
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随机疲劳设计
2.
Fatigue design methods and design data of infinite life under uniaxial load;
单轴载荷下的无限寿命疲劳设计方法与设计数据
3.
Comparison of several fatigue design S-N curves for steel structure weld
不同标准的钢结构焊接细节疲劳设计S—N曲线比较
2)  fatigue design diagram
疲劳设计图
1.
In order to develop some fatigue design diagrams,the authors carried out weld joint fatigue tests for an aluminum alloy carbody shell.
选用组成双层外壳的中空挤压型材焊缝和2种单层外壳补强焊缝作为车体外壳焊缝,通过对小尺寸和全尺寸试样的疲劳试验获得S-N曲线,采用统计处理方式,得出用于中空挤压型材焊缝的疲劳设计图。
3)  anti-fatigue design
抗疲劳设计
1.
Its main idea is that by using anti-fatigue design structural methed design variables are firstly chosen,then the samples for analysis are created in the variable space with the DOE,after that finite element models corresponding to the samples are built,lastly the RSM of fatigue life and weight using these samples and responses obtain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fatigue.
其基本思想是在结构抗疲劳设计方法的指导下选取结构的设计变量,用试验设计方法在设计变量空间里选取样本点,对各样本点所对应的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结构分析和疲劳寿命估算,得到各样本点的响应(结构质量和疲劳寿命),用这些样本点和响应建立疲劳寿命和质量的响应面近似模型,并对近似模型进行优化获得最优解。
4)  Fatigue design spectrum
疲劳设计谱
5)  design fatigue curves
设计疲劳曲线
1.
At same time, the design fatigue curves of steel have been established.
研究了核一二级压力容器焊缝的拉伸、冲击性能及低周疲劳性能与母材的匹配性 ,同时制定了设计疲劳曲线 ,按照 ASME和 RCC- M规范进行了评价。
6)  fatigue design curve
疲劳设计曲线
1.
Furthermore the fatigue design curve was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urves in the ASME code and BS5500.
通过对 14Mn Nbq钢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 ,得到了循环应力 -应变方程、应变寿命曲线以及疲劳设计曲线 ,并将 14Mn Nbq钢焊接接头疲劳设计曲线与 ASME、BS5 5 0 0中相应的曲线进行了比较。
补充资料:疲劳强度设计
疲劳强度设计
fatigue strength,design for

   对承受循环应力的零件和构件,根据疲劳强度理论和疲劳试验数据,决定其合理的结构和尺寸的机械设计方法。机械零件和构件对疲劳破坏的抗力,称为零件和构件的疲劳强度。疲劳强度由零件的局部应力状态和该处的材料性能确定,所以疲劳强度设计是以零件最薄弱环节为依据的。通过改进零件的形状以减小应力集中,或对最弱环节的表面层采用适当的强化工艺,便能显著地提高其疲劳强度。应用疲劳强度设计能保证机械在给定的寿命内安全运行。
    1867年  ,德国的A.沃勒展示了用旋转弯曲试验获得的车轴疲劳试验结果,把疲劳与应力联系起来,提出了疲劳极限的概念,为常规疲劳设计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及战后,通过对当时发生的许多疲劳破坏事故的调查分析,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常规疲劳强度设计。1945年,美国的M.A.迈因纳提出了线性损伤积累理论  。1953年,美国的A.K.黑德提出了疲劳裂纹扩展理论。之后,计算带裂纹零件的剩余寿命的具体应用,形成了损伤容限设计。20世纪60年代,可靠性理论开始在疲劳强度设计中应用。
    在常规疲劳强度设计中,有无限寿命设计(将工作应力限制在疲劳极限以下,即假设零件无初始裂纹,也不发生疲劳破坏,寿命是无限的)和有限寿命设计(采用超过疲劳极限的工作应力,以适应一些更新周期短或一次消耗性的产品达到零件重量轻的目的,也适用于宁愿以定期更换零件的办法让某些零件设计得寿命较短而重量较轻)。损伤容限设计是在材料实际上存在初始裂纹的条件下,以断裂力学为理论基础,以断裂韧性试验和无损检验技术为手段,估算有初始裂纹零件的剩余寿命,并规定剩余寿命应大于两个检修周期,以保证在发生疲劳破坏之前,至少有两次发现裂纹扩展到危险程度的机会。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是在规定的寿命内和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保证疲劳破坏不发生的概率在给定值(可靠度)以上的设计,使零部件的重量减轻到恰到好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