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心理学派
1)  the psychological school
心理学派
1.
Research on L2 soci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largely fall into two camps,the psychological school,and the sociocultural school.
历史较长的心理学派以个体心理为研究核心,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变化。
2)  psychological trends
心理学流派
3)  schools of psychology
心理学派别
4)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心理分析学派
5)  association psychology school
联想心理学派
6)  eclectic psychology
调和派心理学
补充资料:心理学派
      美国人类学、民族学流派。20世纪30年代,美国历史学派中的著名人物,人类学家R.本尼迪克特等人,在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关于人类发展和心理动态学学说的影响下,开始注重于生理学、心理学的人类行为心理研究,吸引了许多美国人类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的若干年,这一派在美国民族学中占据了十分显要的地位。主要代表人物除本尼迪克特以外,还有M.米德和A.卡迪涅尔等。他们以人性、人格与文化变迁为研究主题,寻找个人人格和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尽管他们之间在理论的具体提法上有所不同,如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米德的"国民性格"、卡迪涅尔的"基本人格"等等,但他们都从人们的心理特征上来解释文化差异,把文化看作是心理活动的结果,认为心理决定文化,决定人们的社会状况,决定民族的"先进"和"落后"。并宣称落后"文化模式"的民族只有在先进"文化模式"的民族帮助下,才能改变其落后"文化模式"。例如,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剑》(1946)一书,把日本的国民性格描写成"精神失常的人",断言日本人的内心世界完全不是由意识调节的。这就为当时美军长期占领日本提供了理论依据。尽管心理学派表面上也批判种族主义,但实质上则是披上心理学外衣的种族主义。因此,这一派也被称为"种族心理学派"。1952年,在纽约民族学家会议上,"种族心理学派"的理论受到了亚洲各国以及欧美许多民族学家的严厉批评。其后,心理学派的势力日趋下降。
  
  心理学派的主要著作有: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1934)、《菊与剑》,米德的《三个原始社会的性生活和性情》(1935)、《男性和女性》(1949),卡迪涅尔与R.林顿合作的《社会的心理边境》(1945)等。
  
  最近20年来,美国又兴起了小规模的心理人类学的复兴运动。复兴者在弗洛伊德关于人类发展和心理动态学学说的影响下,形成了新心理学派,其表现一是所谓"认识人类学"的出现,一是在人类学中进一步应用以心理动态为着眼点的研究方法。目前,这个学派在美国有较大势力,有两个定期刊物和成百的人类学者和心理学者在从事这项研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