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寻根文化
1)  seeking-root culture
寻根文化
2)  cultural root-seeking
文化寻根
1.
In her second generation,staying in cultural root-seeking,Beijing-flavour Literature has been pushed onto an aesthetic peak.
置身于20世纪80年代文化寻根热潮中的京味文学第二代作家对京味文学的兴起和鼎盛做出了决定性贡献,把老舍开创而有待于命名和发展的京味文学推向后人难以企及的美学高峰。
3)  Seeking the Root of Culture
文化的寻根
4)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tracking cultural roots
文化寻根思潮
1.
Beginning with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tracking cultural roots,the paper probes into a kind of old culture heritagegenealogical literature\'s effect on our society and reveals its rich social value,hoping all fields of the world can know,preserve,and use genealogical literature.
文章从文化寻根思潮入手,探讨了谱牒文献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对当今社会发挥的作用,并揭示了其诸多的社会价值,以希望社会各界对谱牒文献能够了解、保护和应用。
5)  Search-for-Roots Literature
寻根文学
1.
Awaken National Culture Memory by"Search-for-Roots Literature";
选择与吸纳:“寻根文学”对民族文化记忆的唤醒
2.
Rethinking in the context of 1980s when China coming into globalization and within the whole literature situation,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Search-for-Roots Literature" is caused by the aspiration to awaken national culture memory,owing to impelling expansion of modernism.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一步汇入全球化的语境下,于新时期文学整体文化运作的格局中返观“寻根文学”,可以把其寻“根”动因看成是“现代性”的强势扩张下民族文化记忆的本土反弹。
6)  The Root-Seeking Literature
寻根文学
1.
The Root-Seeking Literature and the Unaccomplished Race Narration;
“寻根文学”与未完成的民族叙事
2.
Tracing back the root-seeking literature has come into a new wave that pursuit, recreate and reviving the culture in modern times.
在新时期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实践中,“寻根文学”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寻根”的口号中,融入了对现代性的追求;在重塑和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努力中,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补充资料:基因寻根--我的祖先来自何方?
 

 

撰文/萨莉·莱尔曼(Sally Lehrman)

  虽然种群遗传学家们仍在为种族、渐变群和“生物地理学祖先”的意义争执不休,一种以探索人类迁移过程和祖系身份为目的的小型产业已经悄然兴起。在美国,至少有11家公司开始向私人提供“寻根”服务,即用DNA标记技术,来分析和追溯顾客的祖先是来自非洲、美洲、亚洲还是欧洲。其中,一家名为“牛津先祖”(Oxford Ancestors)的公司甚至声称,他们可以帮助客户了解自身是否携带“流淌在爱尔兰古代诸王血液中的英雄Y染色体”,或是“直接来自于成吉思汗(Genghis Khan)”的基因传承。

  遗传学家提醒人们,不要轻信这些夸张的服务承诺,甚至还要留意这些祖系测试的真实内涵。对这个产业持反对态度的人认为,这些公司几乎从不向顾客说明:同一个DNA标记可以由多个血统世系共有,因此可以向上追溯到不同的祖先,而这些公司追溯到的显赫祖系,往往只是可能性很小的祖系之一。批评者们强调,对这项技术的宣传具有误导性,使人们错误地认为人类社会的“种族”和“家族”,可以从生物学意义上加以精确区分。

  里克·基特斯(Rick Kittles)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遗传学家,他承认用DNA标记“寻根”存在种种缺陷,但仍然努力发展自己名为“非洲祖系”(African Ancestry)的公司,因为他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社会需求。这家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公司,将客户的DNA与目前主要居住在西非和中非的各个种族人群进行比较,旨在重新建立起被奴隶贸易摧毁的家族联系。和其他公司一样,该公司的技术人员检查一些顾客细胞的线粒体DNA,或者Y染色体上的标记,然后尝试与数据库中的母方及父方世系相匹配。

  “非洲祖系”的强大数据库,拥有包括13,690支父方世系和11,747支母方世系的数据,能提供异常详细的测试结果。即便如此,基特斯仍然坦言,每个测试仅仅追溯了过去250年到300年间(10代人)产生的多达1,024条世系线索中的一条。这项分析的追溯范围,还只局限在基特斯至今为止取样过的人群,因而无法找出历史上可能曾对某个人的血统有所影响的所有人群。

  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基特斯非常谨慎地声明,他帮助客户寻找的是有血缘联系的现代非洲人群,而非过去的历史人物或部族,而且他并不试图划分人种和种族。他并没有把祖系身份简单归结为基因遗传,而强调这是生物、历史和文化的相互交织作用。他说,对非洲裔美国人而言,知道自己具体来自非洲的哪一部分,是对他们精神的深层抚慰,否则大多数非洲裔美国人的祖先历史,仅回溯到美国蓄奴时期就中断了。“对自身身份认知的缺失,造成了非洲裔美国人精神上的空白,”基特斯解释说。

  “非洲祖系”公司还不断扩展采样地区,每隔几个月就添加约200支新世系的数据。基特斯希望扩大后的数据库,能够反映非洲东部和南部人群向西部和中部迁移的类型,而西部和中部,正是曾经的跨洲奴隶贸易中心地带。考虑到将非洲大陆的高度遗传多样性纳入,这项技术或许能够成功诠释一些遍布大陆各个种群共有的DNA标记。

  除了技术改进之外,基特斯还同人类学家马克·施赖弗(Mark Shriver)一起呼吁建立商业准则,要求所有向客户提供个人遗传史的公司阐明自身技术的预期结果和局限。“他对涉及种族的问题非常谨慎,对各种疑问也积极作答,”美国哈佛大学医学人类学家杜安娜·富威利(Duana Fullwiley)这样评价基特斯,但是富威利和其他科学家仍对他的研究持谨慎态度。首先,他们认为基特斯试图重新搭建奴隶制损坏的家族关系这个愿望过于理想主义。她说,追溯祖系的行为可能会抚慰某些伤痕,但是这并不能弥补已经失去的历史。此外,比起这项测试所解决的“身份”问题,它将引发更多关于遗传谱系的新争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