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Chinese calligraphy
中国书法
1.
Cultural Spirits and.Human Dignity Fascination on Chinese Calligraphy;
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与人格魅力
2.
Two Proposals to Learn and Pass on Chinese Calligraphy;
传习中国书法的两个创议
3) Chinese model calligraphy
中国法书
1.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calligraphy had quite direct relation with the spreading of the Chinese model calligraphy.
日本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法书的传入有相当直接的渊源关系。
5) hard-pen calligraphy
硬笔书法
1.
As a young art, hard-pen calligraphy is changing rapidly.
硬笔书法艺术是一门年轻的艺术,硬笔书法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便繁荣昌盛,是硬笔书法能作为一门独立的纯艺术的明证。
6) Chinese Penmanship
软笔书法
补充资料:中国现代书法篆刻
中国1912年以来的书法篆刻。清代末年,由于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存世的古代书迹,包括近世出土的殷墟的甲骨、齐鲁的封泥、西域的简牍、河洛的墓志以及帛书、纸卷等,大量影印,流传甚广,加上各种形式展览会的盛行,特别是辛亥革命后故宫的开放,私人和内府珍藏的书迹名品公开陈列,使当时学者能见前人所未见,知前人所未知,学风丕变,仿秦汉、宗魏晋成为一时风尚。并开始出现南帖北碑自然融合,篆、隶、草、楷四体并用的新趋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书法家以康有为、郑孝胥、沈曾植、吴昌硕等人最为著名。康有为的书法初临《乐毅论》以及欧阳询、赵孟頫,后改习六朝碑版,晚年则"欲孕南帖、胎北碑,熔汉隶、陶钟鼎,合一炉而冶之"。他的楷书,尤其是擘窠大字,纵极瑰伟,在曲铺横宕的书势中融合圆直狭长的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行法;行、草参合篆、隶笔法,显得苍古质朴,奇宕纵横。所著《广艺舟双楫》,抑唐尊魏,倡导碑学,影响很大。郑孝胥也是一位以帖入碑,由唐宋而上溯六朝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坚挺清刚,于冲夷处寓有激荡的气调,由此一矫清末以来赵之谦、陶濬宣飘泛、板滞的习气。同时,他的篆、隶书,矫健飞动,也能自标一帜。沈曾植的书法,初学包世臣、吴熙载,晚年取法黄道周、倪元璐,且上追锺繇、索靖,能博综诸家,纯以神行,尤其用章草法写行书,气格高古,有人誉之为张芝复生。所著《海日楼札记》、《海日楼题跋》,用治学的方法论艺术,深入精微,特别是叙述书画融通之理,书体递变之迹,辨析"六代清华"与"三唐奇峻"的分野,石刻和墨迹的差异,擘肌分理,十分透彻,可以说是发前人之未发,代表了近代书学研究的高度与深度。吴昌硕以篆书擅名。他寝馈石鼓文,参用草法,凝练遒劲,朴茂雄深,面目一新,结体左右参差,行气如虹,卓然成为一代宗师。同时,"强抱篆隶作狂草",行草书苍劲雄健,气度恢宏,也不同凡响。近代书法,吴昌硕、沈曾植最为大家,功力之深,境界之高,远远超过前代。
近代篆刻也以吴昌硕为代表。他融合浙、皖诸派,"凿窥陶器铸泥封",尤得力于书法,运用石鼓文意态,钝刀硬入,朴茂浑成,开前古未有之奇,不仅时下成风,还远播域外,至今不衰。同时期的黄士陵以利刀切石,不做破损,又开新风,平中求奇,苍劲跌宕,金石意浓,与吴昌硕无分轩轾,并峙印林。赵时稳练儒雅,韵致潇洒,也堪称名家。
30年代,书法发展渐入正轨,熔今铸古,已不分碑、帖之学,且广拓新境,竞趋光大,启开现代书法的艺术门户。当时李瑞清的书法用笔遒练,体势开张有致,亦一时之俊。当时有马宗霍著《书林藻鉴》,汇编历代有关书法评论的资料,引征书籍达367种,体例雅正,因人见书,因书知人,检索十分方便,而且能利用新出土的史料阐述各朝书法,颇有新意。胡光炜的《书艺略论》与沈曾植一样,也用治学的方法论艺,其中不乏精深的论述,尤其碑、帖并重和融合南北书风的观点,为时立言,对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自从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倡导"若欲复古,当写章草"之后,王世镗编纂《稿诀集字》,卓定谋编著《章草考》,相继鼓吹章草,影响所及,研习章草之风十分炽盛。其中王世镗书法古拙沉雄,最为著名,于右任称之为"古之张芝,今之索靖,三百年来世无与并"。其后于右任受其影响,在北碑的基础上兼善章草,傍古汲今,博采狂草书诸家名迹至汉魏木简,终于以苍劲奇宕的风格,成为近代继沈曾植、吴昌硕之后的又一位大家。于右任鉴于章、今、狂三体草书形态各异,辨认困难,乃倡导标准草书,并在1932年创立标准草书社,1936年出版《标准草书千字文》,后又相继成立标准草书研究会,对草书研究有一定的贡献。与此同时,谢无量、马一浮,有"谢沉马浮"之评,相映成趣,马一浮兼工各体,成就卓著。
篆刻则有王禔、赵石。王禔严谨整饰,纤美绝伦;赵石刀笔凌厉,朴茂雄深,也堪称一代名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 书法和篆刻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得到国家的重视与提倡,并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沈尹默专精褚遂良,深淳凝整,又由楷入行,致力于王羲之、王献之体系,取精用宏,特别讲究用笔,精力弥满。他晚年在上海主持书坛,有专著《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和《二王法书管窥》二书,阐发笔势、笔法,倡导以腕用笔,影响很大。
同时林散之以作画的原理写草书,意趣双畅,常见虚实变化,笔墨双茂,不涉浮华,气韵境界也为之一新。沙孟海的行草,参合锺繇、索靖、欧阳询、颜真卿笔意,能错综变化,独出己意,沉雄茂密,特别是在晚年,融会贯通,更加精善,深受海内外人士的激赏。王遽常的章草,沉着凝练,险劲古朴,尤为精绝。其他写章草的诸如高二适,能融合今草、狂草,骨力遒劲;郑诵先参以汉魏,气势浑朴,也各具新意,并称时彦。吴玉如、启功等,则著称于北方。
篆刻以齐白石最为著名。他参考汉代急就印,及《三山公碑》单刀直下,劲辣有力,而且印从书出,笔力刚健,布局又能逸趣天成,戛然独造,终于以奇肆劲挺的姿致驰誉印坛,名闻遐迩,国内外皆有影响,追随者甚多。寿石工融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于一炉,工力颇深,刀笔老到,虽少见开张之势,但寓拙于巧,又以其诗词文学修养,渗入印中,韵味隽永,在北方颇有影响。
其他如易孺,亲炙黄士陵,后来变化,参吴昌硕之长,钝朴散朗,自具风貌。乔曾劬服膺黄士陵,更参以出土的金石遗文,呈现新的境界,整饰清刚,轩轩霞举,别具风貌。王个簃、诸乐三和陈巨来、方介堪各为吴昌硕和赵时的弟子,也能谨守师法,发挥光大。至于邓散木,继承赵之谦的衣钵,也有声名,尤其是他的《篆刻学》一书,论述印章源流、篆刻流派以及章法、刀法,翔实扼要,对于篆刻艺术的入门,有着良好的向导作用。
书法教学进入大学文科。自北京大学开设金石学课以来,至1963年潘天寿、陆维钊于浙江美术学院创立书法篆刻专业,延请名家沙孟海、诸乐三、方介堪、朱家济教授。1979年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又设班指导书法篆刻研究生。1988年,中央美术学院亦设书法篆刻专业,招收4年制本科生。一批精通书法篆刻技法与理论的中青年脱颖而出。
书法理论研究 近现代的书法理论研究也日趋繁荣和深入。诸如碑版的写手、刻手问题,1932年沙孟海《与吴公阜书》,早已提及,后又几次论及。至60年代,北方启功,南方商承祚不约而同地在文中阐说此问题,这无疑是近代书学研究的新突破。旧时论汉印,至多区分西汉、新莽、东汉 3期。罗福颐不时引用考古发掘新资料来论证古印制度。马国权新著《汉印概说》,更用考古发掘资料论证汉印分期,区分为西汉早中晚、新莽、东汉早中晚7期。这个印学界划时代的新工作,虽属初创阶段,却表明印学研究已经开始向细密化发展。
书法篆刻史自沙孟海1928年发表《近三百年的书学》和《印学概论》有系统地论述以来,其后有潘伯鹰《中国书法简论》、陈定三《民国以来书家势评》、于大成《书史概述》、庄严《六十年来之书学与帖学》、丁念先《六十年来甲骨文金文与碑学》,最后沙孟海又撰写《中国书法史图录》、《印学史》。这样经过50余年努力,中国书法史和中国篆刻史初具规模,并且日趋完善。
近现代有关书法篆刻理论的著述,除上文提到的以外,有影响的还有杨守敬《学书迹言》,杨逸《海上墨林》,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并吴辟疆补,叶德辉《游艺卮言》,刘咸炘《弄翰余渖》、张伯英《法帖提要》,张宗祥《书学源流论》,诸宗元《中国书学浅说》,林志钧《帖考》,沈尹默《书法论丛》,朱建新《孙过庭书谱笺证》,启功《启功丛稿》等。以资料丛辑著名的则有罗振玉《流沙坠简》、《殷文存》、《三代吉金文存》,张凤《汉晋西陲木简汇编》,邹安《周金文存》,吴大澂《愙斋集古录》,祝嘉《书学史》,丁福保、周云青《四部总录艺术编》,关百益《河南金石志图》,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以及《故宫博物院藏历代法书选》、《上海博物馆藏历代法书选》、《辽宁省博物馆藏历代法书选》。
自从清代乾嘉年间李味庄创立平房山房以来,1839年蒋霞竹的小蓬莱,1851年吴宗麟的萍花社书画社,相继成为中国书画会的开端。其后,书法篆刻艺术的学术团体也应运而生,最著名的是1908年丁仁、王禔、叶为铭、吴隐等人创办的西泠印社。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集拓印谱,影印历代篆刻艺术作品,风行海内外,对发扬和研究中国书法篆刻艺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北京、上海、广州先后成立书法篆刻研究会,至1981年,召开第1届全国书法家代表大会并成立中国书法家协会,各省、市、自治区又先后建立相应的分会机构。
上述书法专业机构还先后创办了《书法》、《中国书法》、《书法研究》、《书法丛刊》等杂志刊物。各种类型的书法艺术展览(包括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亦频繁举行。这样,书法界不仅结束了分散自流的无组织状态,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书法家以康有为、郑孝胥、沈曾植、吴昌硕等人最为著名。康有为的书法初临《乐毅论》以及欧阳询、赵孟頫,后改习六朝碑版,晚年则"欲孕南帖、胎北碑,熔汉隶、陶钟鼎,合一炉而冶之"。他的楷书,尤其是擘窠大字,纵极瑰伟,在曲铺横宕的书势中融合圆直狭长的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行法;行、草参合篆、隶笔法,显得苍古质朴,奇宕纵横。所著《广艺舟双楫》,抑唐尊魏,倡导碑学,影响很大。郑孝胥也是一位以帖入碑,由唐宋而上溯六朝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坚挺清刚,于冲夷处寓有激荡的气调,由此一矫清末以来赵之谦、陶濬宣飘泛、板滞的习气。同时,他的篆、隶书,矫健飞动,也能自标一帜。沈曾植的书法,初学包世臣、吴熙载,晚年取法黄道周、倪元璐,且上追锺繇、索靖,能博综诸家,纯以神行,尤其用章草法写行书,气格高古,有人誉之为张芝复生。所著《海日楼札记》、《海日楼题跋》,用治学的方法论艺术,深入精微,特别是叙述书画融通之理,书体递变之迹,辨析"六代清华"与"三唐奇峻"的分野,石刻和墨迹的差异,擘肌分理,十分透彻,可以说是发前人之未发,代表了近代书学研究的高度与深度。吴昌硕以篆书擅名。他寝馈石鼓文,参用草法,凝练遒劲,朴茂雄深,面目一新,结体左右参差,行气如虹,卓然成为一代宗师。同时,"强抱篆隶作狂草",行草书苍劲雄健,气度恢宏,也不同凡响。近代书法,吴昌硕、沈曾植最为大家,功力之深,境界之高,远远超过前代。
近代篆刻也以吴昌硕为代表。他融合浙、皖诸派,"凿窥陶器铸泥封",尤得力于书法,运用石鼓文意态,钝刀硬入,朴茂浑成,开前古未有之奇,不仅时下成风,还远播域外,至今不衰。同时期的黄士陵以利刀切石,不做破损,又开新风,平中求奇,苍劲跌宕,金石意浓,与吴昌硕无分轩轾,并峙印林。赵时稳练儒雅,韵致潇洒,也堪称名家。
30年代,书法发展渐入正轨,熔今铸古,已不分碑、帖之学,且广拓新境,竞趋光大,启开现代书法的艺术门户。当时李瑞清的书法用笔遒练,体势开张有致,亦一时之俊。当时有马宗霍著《书林藻鉴》,汇编历代有关书法评论的资料,引征书籍达367种,体例雅正,因人见书,因书知人,检索十分方便,而且能利用新出土的史料阐述各朝书法,颇有新意。胡光炜的《书艺略论》与沈曾植一样,也用治学的方法论艺,其中不乏精深的论述,尤其碑、帖并重和融合南北书风的观点,为时立言,对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自从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倡导"若欲复古,当写章草"之后,王世镗编纂《稿诀集字》,卓定谋编著《章草考》,相继鼓吹章草,影响所及,研习章草之风十分炽盛。其中王世镗书法古拙沉雄,最为著名,于右任称之为"古之张芝,今之索靖,三百年来世无与并"。其后于右任受其影响,在北碑的基础上兼善章草,傍古汲今,博采狂草书诸家名迹至汉魏木简,终于以苍劲奇宕的风格,成为近代继沈曾植、吴昌硕之后的又一位大家。于右任鉴于章、今、狂三体草书形态各异,辨认困难,乃倡导标准草书,并在1932年创立标准草书社,1936年出版《标准草书千字文》,后又相继成立标准草书研究会,对草书研究有一定的贡献。与此同时,谢无量、马一浮,有"谢沉马浮"之评,相映成趣,马一浮兼工各体,成就卓著。
篆刻则有王禔、赵石。王禔严谨整饰,纤美绝伦;赵石刀笔凌厉,朴茂雄深,也堪称一代名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 书法和篆刻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得到国家的重视与提倡,并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沈尹默专精褚遂良,深淳凝整,又由楷入行,致力于王羲之、王献之体系,取精用宏,特别讲究用笔,精力弥满。他晚年在上海主持书坛,有专著《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和《二王法书管窥》二书,阐发笔势、笔法,倡导以腕用笔,影响很大。
同时林散之以作画的原理写草书,意趣双畅,常见虚实变化,笔墨双茂,不涉浮华,气韵境界也为之一新。沙孟海的行草,参合锺繇、索靖、欧阳询、颜真卿笔意,能错综变化,独出己意,沉雄茂密,特别是在晚年,融会贯通,更加精善,深受海内外人士的激赏。王遽常的章草,沉着凝练,险劲古朴,尤为精绝。其他写章草的诸如高二适,能融合今草、狂草,骨力遒劲;郑诵先参以汉魏,气势浑朴,也各具新意,并称时彦。吴玉如、启功等,则著称于北方。
篆刻以齐白石最为著名。他参考汉代急就印,及《三山公碑》单刀直下,劲辣有力,而且印从书出,笔力刚健,布局又能逸趣天成,戛然独造,终于以奇肆劲挺的姿致驰誉印坛,名闻遐迩,国内外皆有影响,追随者甚多。寿石工融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于一炉,工力颇深,刀笔老到,虽少见开张之势,但寓拙于巧,又以其诗词文学修养,渗入印中,韵味隽永,在北方颇有影响。
其他如易孺,亲炙黄士陵,后来变化,参吴昌硕之长,钝朴散朗,自具风貌。乔曾劬服膺黄士陵,更参以出土的金石遗文,呈现新的境界,整饰清刚,轩轩霞举,别具风貌。王个簃、诸乐三和陈巨来、方介堪各为吴昌硕和赵时的弟子,也能谨守师法,发挥光大。至于邓散木,继承赵之谦的衣钵,也有声名,尤其是他的《篆刻学》一书,论述印章源流、篆刻流派以及章法、刀法,翔实扼要,对于篆刻艺术的入门,有着良好的向导作用。
书法教学进入大学文科。自北京大学开设金石学课以来,至1963年潘天寿、陆维钊于浙江美术学院创立书法篆刻专业,延请名家沙孟海、诸乐三、方介堪、朱家济教授。1979年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又设班指导书法篆刻研究生。1988年,中央美术学院亦设书法篆刻专业,招收4年制本科生。一批精通书法篆刻技法与理论的中青年脱颖而出。
书法理论研究 近现代的书法理论研究也日趋繁荣和深入。诸如碑版的写手、刻手问题,1932年沙孟海《与吴公阜书》,早已提及,后又几次论及。至60年代,北方启功,南方商承祚不约而同地在文中阐说此问题,这无疑是近代书学研究的新突破。旧时论汉印,至多区分西汉、新莽、东汉 3期。罗福颐不时引用考古发掘新资料来论证古印制度。马国权新著《汉印概说》,更用考古发掘资料论证汉印分期,区分为西汉早中晚、新莽、东汉早中晚7期。这个印学界划时代的新工作,虽属初创阶段,却表明印学研究已经开始向细密化发展。
书法篆刻史自沙孟海1928年发表《近三百年的书学》和《印学概论》有系统地论述以来,其后有潘伯鹰《中国书法简论》、陈定三《民国以来书家势评》、于大成《书史概述》、庄严《六十年来之书学与帖学》、丁念先《六十年来甲骨文金文与碑学》,最后沙孟海又撰写《中国书法史图录》、《印学史》。这样经过50余年努力,中国书法史和中国篆刻史初具规模,并且日趋完善。
近现代有关书法篆刻理论的著述,除上文提到的以外,有影响的还有杨守敬《学书迹言》,杨逸《海上墨林》,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并吴辟疆补,叶德辉《游艺卮言》,刘咸炘《弄翰余渖》、张伯英《法帖提要》,张宗祥《书学源流论》,诸宗元《中国书学浅说》,林志钧《帖考》,沈尹默《书法论丛》,朱建新《孙过庭书谱笺证》,启功《启功丛稿》等。以资料丛辑著名的则有罗振玉《流沙坠简》、《殷文存》、《三代吉金文存》,张凤《汉晋西陲木简汇编》,邹安《周金文存》,吴大澂《愙斋集古录》,祝嘉《书学史》,丁福保、周云青《四部总录艺术编》,关百益《河南金石志图》,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以及《故宫博物院藏历代法书选》、《上海博物馆藏历代法书选》、《辽宁省博物馆藏历代法书选》。
自从清代乾嘉年间李味庄创立平房山房以来,1839年蒋霞竹的小蓬莱,1851年吴宗麟的萍花社书画社,相继成为中国书画会的开端。其后,书法篆刻艺术的学术团体也应运而生,最著名的是1908年丁仁、王禔、叶为铭、吴隐等人创办的西泠印社。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集拓印谱,影印历代篆刻艺术作品,风行海内外,对发扬和研究中国书法篆刻艺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北京、上海、广州先后成立书法篆刻研究会,至1981年,召开第1届全国书法家代表大会并成立中国书法家协会,各省、市、自治区又先后建立相应的分会机构。
上述书法专业机构还先后创办了《书法》、《中国书法》、《书法研究》、《书法丛刊》等杂志刊物。各种类型的书法艺术展览(包括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亦频繁举行。这样,书法界不仅结束了分散自流的无组织状态,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