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rine pond extensive culture
鱼塭养殖
2) Fish culture
鱼类养殖
1.
Fish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practice in China.
在我国,鱼类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商业活动。
3) cultured fish
养殖鱼类
1.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a shelf life prediction system for cultured fish;
养殖鱼类货架期预测系统的设计与评估
4) sturgeon culture
鲟鱼养殖
1.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d the application of floating bead biofilter in recirculating sturgeon culture system.
本文介绍了双层浮球式生物滤器在封闭循环式鲟鱼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5) adult rearing
成鱼养殖
1.
Parent fish culture, artificial propagation, fry breeding and adult rearing of Procilodus scrofa has been carried out.
对南美鲱鱼亲鱼培育、人工繁殖、鱼种培育以及成鱼养殖进行了研究 ,催产激素采用DOM 8mg+LRH -A2 1 0 μg/kg混合液效果较好 ,繁殖最佳水温为 2 6 。
6) silver carp rearing
鲢鱼养殖
补充资料:鱼塭养殖
又称港养、海埭养殖。即在沿海有淡水注入的中小型港湾、港汊内,或在潮间带较平坦的滩涂上,筑堤、开沟、设闸以贮蓄海水,利用潮水涨落纳进(或投入)鱼、虾、蟹苗,进行养殖。
沿革 中国明代黄省曾《养鱼经》中有"松之人于潮泥地凿池,仲春,潮水中捕鲻盈寸者养之,秋而盈尺,腹背皆腴,为池鱼之最"的记载。 300多年前台湾省开始在今安平附近用鱼塭养殖遮目鱼。目前台湾除单养遮目鱼、鲻外,还将其与草虾(Penaeus monodon)、砂虾(Metapenaeus monoceros)、(Scylla serrata)以及江篱等混养,并采用精养技术。印度尼西亚约在公元14世纪即利用鱼塭养殖遮目鱼,此后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发展了鱼塭养殖。这种养鱼方式至今在上述国家中仍很盛行。
塭址选择 鱼塭可建立在天然盆地、盐田蓄水池中,或用人工开凿。塭址一般选在沿海的河川三角洲或内湾地带、有淡水注入的港汊或平坦的浅滩潮间区。塭底一般是由河川夹带的沙土与海水中沉积物形成的冲积层土──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可防止塭内水的渗出以保持水位,又因土质肥,而有利于增殖饵料生物;水呈微碱性,还利于保持水质稳定。建塭处应潮流畅通,潮差要比较大。暴雨时要有足够的海水交换,不使塭内水的盐度过低。旱季要有河水或地下水调节塭水,使其盐度不低于15。塭底要低于高潮线,以便灌水纳苗;高于低潮线,以便排出积水。
鱼塭构造 塭池主要由塭堤、水闸、水沟构成。塭堤分为外堤、中堤、内堤。外堤的高度要超过历年最高水位100厘米以上,堤的坡度不小于1:2,迎风面坡度略大于背风面坡度。中堤乃是引进海水水路的堤堰,或是不同用途塭池之间的分界,高度应高于最高潮水时的海面70厘米,堤坡通常为1:2。内堤为同一用途塭池间的堤隔,高度应高于塭池底100厘米以上,堤的坡度为1:1.5 。水闸有大、中、小闸之分。大闸又称纳苗闸,应建于塭内地势最低处;中闸又称旱闸,设于塭内地势较高处;小闸又称塭池闸,为控制各塭池排、注水的通道。水沟分中心沟、边缘沟及支沟。在塭底高出平均海面时,各沟深度应以平均低潮水面的高度为宜,使退潮时塭池内所有积水都能排出。
通常在塭池内设有鱼苗池、越冬池以及成鱼培育池。鱼苗池只作为一时蓄养之用,水深以20~30厘米为宜,总面积应为成鱼培育池的2.5~3.0%。成鱼培育池宜长方形,南北向短,东西向长,池底朝向排水口有一定程度的倾斜。越冬池需设于靠近外水路,通常面积为养成池的3~5%,内设越冬沟与浅坪。沟是鱼虾类越冬栖身处,坪是鱼虾活动和摄食场所。
养殖方法 整个养殖周期可分为准备阶段和饲养阶段,季节性强。每年入冬水温下降时节至翌年纳苗之前为准备阶段,此时需进行平整池底,修补堤岸、晒坪、杀菌灭害等工作。为促进天然饵料繁生,常在晒干后的池底撒上禽畜粪、豆饼等作基肥。饲养阶段又可分为纳(放)苗、养殖及收获时期。中国广东省在立春前后,台湾、江苏、浙江等省在清明前后开始纳鲻、、遮目鱼苗;北方几省在芒种前后纳苗。中国长江以北沿海几省受寒流影响大、降温早、冰封期长,鱼养至当年白露前后就须陆续起捕。长江以南受寒流影响较小、冰封期短,有些地区甚至无冰封,可常年进行鱼养殖生产。台湾省用深井水(咸水)提高越冬池水温至15℃以上,使未达上市规格的鱼能安全越冬,待来年再养成商品鱼。养殖管理的关键是适时、适量投饵;通过施肥促进蓝、绿藻及底生藻类的繁殖,不仅能增加水中饵料数量,还可控制水质。台湾省主要养殖遮目鱼,其他南方沿海省份多养殖鲻和虾;北方沿海几省多养殖和虾。
沿革 中国明代黄省曾《养鱼经》中有"松之人于潮泥地凿池,仲春,潮水中捕鲻盈寸者养之,秋而盈尺,腹背皆腴,为池鱼之最"的记载。 300多年前台湾省开始在今安平附近用鱼塭养殖遮目鱼。目前台湾除单养遮目鱼、鲻外,还将其与草虾(Penaeus monodon)、砂虾(Metapenaeus monoceros)、(Scylla serrata)以及江篱等混养,并采用精养技术。印度尼西亚约在公元14世纪即利用鱼塭养殖遮目鱼,此后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发展了鱼塭养殖。这种养鱼方式至今在上述国家中仍很盛行。
塭址选择 鱼塭可建立在天然盆地、盐田蓄水池中,或用人工开凿。塭址一般选在沿海的河川三角洲或内湾地带、有淡水注入的港汊或平坦的浅滩潮间区。塭底一般是由河川夹带的沙土与海水中沉积物形成的冲积层土──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可防止塭内水的渗出以保持水位,又因土质肥,而有利于增殖饵料生物;水呈微碱性,还利于保持水质稳定。建塭处应潮流畅通,潮差要比较大。暴雨时要有足够的海水交换,不使塭内水的盐度过低。旱季要有河水或地下水调节塭水,使其盐度不低于15。塭底要低于高潮线,以便灌水纳苗;高于低潮线,以便排出积水。
鱼塭构造 塭池主要由塭堤、水闸、水沟构成。塭堤分为外堤、中堤、内堤。外堤的高度要超过历年最高水位100厘米以上,堤的坡度不小于1:2,迎风面坡度略大于背风面坡度。中堤乃是引进海水水路的堤堰,或是不同用途塭池之间的分界,高度应高于最高潮水时的海面70厘米,堤坡通常为1:2。内堤为同一用途塭池间的堤隔,高度应高于塭池底100厘米以上,堤的坡度为1:1.5 。水闸有大、中、小闸之分。大闸又称纳苗闸,应建于塭内地势最低处;中闸又称旱闸,设于塭内地势较高处;小闸又称塭池闸,为控制各塭池排、注水的通道。水沟分中心沟、边缘沟及支沟。在塭底高出平均海面时,各沟深度应以平均低潮水面的高度为宜,使退潮时塭池内所有积水都能排出。
通常在塭池内设有鱼苗池、越冬池以及成鱼培育池。鱼苗池只作为一时蓄养之用,水深以20~30厘米为宜,总面积应为成鱼培育池的2.5~3.0%。成鱼培育池宜长方形,南北向短,东西向长,池底朝向排水口有一定程度的倾斜。越冬池需设于靠近外水路,通常面积为养成池的3~5%,内设越冬沟与浅坪。沟是鱼虾类越冬栖身处,坪是鱼虾活动和摄食场所。
养殖方法 整个养殖周期可分为准备阶段和饲养阶段,季节性强。每年入冬水温下降时节至翌年纳苗之前为准备阶段,此时需进行平整池底,修补堤岸、晒坪、杀菌灭害等工作。为促进天然饵料繁生,常在晒干后的池底撒上禽畜粪、豆饼等作基肥。饲养阶段又可分为纳(放)苗、养殖及收获时期。中国广东省在立春前后,台湾、江苏、浙江等省在清明前后开始纳鲻、、遮目鱼苗;北方几省在芒种前后纳苗。中国长江以北沿海几省受寒流影响大、降温早、冰封期长,鱼养至当年白露前后就须陆续起捕。长江以南受寒流影响较小、冰封期短,有些地区甚至无冰封,可常年进行鱼养殖生产。台湾省用深井水(咸水)提高越冬池水温至15℃以上,使未达上市规格的鱼能安全越冬,待来年再养成商品鱼。养殖管理的关键是适时、适量投饵;通过施肥促进蓝、绿藻及底生藻类的繁殖,不仅能增加水中饵料数量,还可控制水质。台湾省主要养殖遮目鱼,其他南方沿海省份多养殖鲻和虾;北方沿海几省多养殖和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