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ZnO纳米复合薄膜
1)  ZnO nanocomposite films
ZnO纳米复合薄膜
2)  TiO_2/Zn0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TiO_2/ZnO纳米复合薄膜
3)  Nanocrystalline ZnO films
纳米ZnO薄膜
1.
Nanocrystalline ZnO films is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short-wave laser and luminescence etc, due to its wide band gap (3.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ZnO薄膜,室温下测量了样品的光致发光谱(PL)、吸收谱(ABS)、X射线衍射谱(XRD)。
2.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of nanocrystalline ZnO films with excitation wavelength 365 nm are measured at room temperature.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ZnO薄膜,室温下测量了样品的光致发光谱(PL)和X射线衍射谱(XRD),观测到中心波长在523 nm附近的绿色荧光发射,研究了纳米ZnO薄膜的绿光发射机制,证实了纳米ZnO薄膜绿光可见发射带来自氧空位(Vo)形成的浅施主能级和锌空位(Vzn)形成的浅受主能级之间的复合。
4)  nanometer ZnO films
纳米ZnO薄膜
1.
Influences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the structure and luminescence of nanometer ZnO films;
退火温度对纳米ZnO薄膜结构与发光特性的影响
2.
The results show that double layer nanometer ZnO films have better crystallin.
采用气体放电活化反应蒸发技术(GDARE),以玻璃为衬底,在较低的温度下沉积纳米ZnO薄膜,用二次蒸镀法克服薄膜生长饱和问题、有效增加膜厚及改善薄膜质量。
5)  nanocrystalline ZnO thin film
纳米ZnO薄膜
1.
A study on photoluminescence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quality nanocrystalline ZnO thin films;
高质量纳米ZnO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研究
2.
X-ray diffraction(XRD) indicates that the nanocrystalline ZnO thin films have a polycrystalline hexagonal wurtzite structure.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纳米ZnO薄膜。
6)  ZnO nanometer thin film
ZnO纳米薄膜
1.
The results show that ZnO nanometer thin film and ZnO microporous continuous thin film are obtained under di.
用一种新颖的制备纳米粒子与薄膜的垂直靶向脉冲激光沉积(VTPLD)方法,在室温及空气气氛下,于玻璃基底上成功地制备出ZnO纳米薄膜。
补充资料:Zno

氧化锌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

cas号 1314-13-2

中文名称 氧化锌

英文名称 zine oxide;zine white

别 名 锌白;锌氧粉

分子式 zno 外观与性状 白色六角晶体或粉末,无气味

分子量 81.37 蒸汽压

熔 点 1975℃ 溶解性 不溶于水、乙醇,溶于酸、氢氧化钠水溶液、氯化铵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5.606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主要用途 用作油漆的颜料和橡胶的填充料。医药上用于制软膏、锌糊、橡皮膏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氧化锌烟尘引起锌铸造热。其症状有口内金属味、口渴、咽干、食欲不振、胸部发紧、干咳、头痛、头晕、四肢酸痛、高热恶寒。大量氧化锌粉尘可阻塞皮脂腺管和引起皮肤丘疹、湿疹。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7950mg/kg(小鼠经口)

危险特性:与镁、亚麻子油发生剧烈反应。与氯化橡胶的混合物加热至215℃ 以上可能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双硫腙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火焰原子吸收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口罩、护目镜,穿工作服。小心扫起,避免扬尘,倒至空旷地方深埋。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建议佩戴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不燃。火声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