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irayama Ikuo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平山郁夫
1.
For Healing Historical Wound-Japanese Hirayama Ikuo and Nanjing City Wall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为了修复历史的创伤——日本平山郁夫与南京城墙
2) Yu Dafu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郁达夫
1.
About Yu Dafu s Choice of Aestheticism;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论郁达夫对唯美主义的选择
2.
Comparison on Lu Xun and Yu Dafu s Novels about Modernity Character;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鲁迅郁达夫小说现代性品格比较
3.
A Brief Analysis of Dual Charater and Abnormal Psychology of Yu Dafu and Figures in his Novels;
浅析郁达夫及其小说人物的双重人格和变态心理
3) Yu Da-fu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郁达夫
1.
Art Ideal Is Naked Innocent——Simply Discussing Yu Da-fu 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o Traditional Art Theory;
艺术的理想是赤裸裸的天真——简论郁达夫对传统文论的继承和弘扬
4) Yu Da fu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郁达夫
1.
There is some sameness between Yu Da fu’s and Zhang Zi ping’s sexual fictions.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郁达夫和张资平都受到过现代性爱观的熏陶 ,但他们的小说中对灵肉一致的现代性爱观的基本原则却有不同的理解 :郁达夫对此是怀疑的 ,张资平则坚信不疑。
2.
YU Da fu s novels of his earlier stage show great uniqueness.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郁达夫前期小说的独异性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他此期创作中“率真”的审美追求。
3.
Yu Da fu, one of the authors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paid more attention to living experience in his stories.
对生命体验的强烈关注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作家之一郁达夫在其小说中表现出来的重要内容。
5) Yudafu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郁达夫
1.
Self-feeling and Conflict in Mind——Reserch the character of Yudafu novel s in psychological descripton;
自我感觉与内心矛盾——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心理描写的特征
2.
Yudafu s Growing-up Life and Life Experience in His Novels—— The art expression of sense of poverty, discrimination and subconsciousness;
郁达夫成长期的生活与其小说的生命体验——贫困和歧视感与潜意识心理的艺术外化
3.
Analysis on Yudafu s Personality Traits Affecting His Novel Creation;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论郁达夫的人格特质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补充资料:平山郁夫
日本画家。1930年 6月15日生于广岛县丰田郡濑户田町。他的家乡是濑户内海中的一个小岛,少年时代是在战争中度过的。1945年8月6日,他在广岛市修道中学读书时,从原子弹的轰炸下死里逃生,但留下后遗症,这给他的思想、创作带来深刻的影响。1952年,他从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师事前田青邨。1953年起,每年参加院展,主要作风俗画,不为人知。1959年第44回院展上,以《佛教传来》引起美术界轰动。从此,他转入佛教题材创作,不久又开辟了丝绸之路题材。1962年起他长年累月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横贯欧亚大陆考察、旅游、写生,足迹遍及几十国,创作甚富。他不仅成为院展中心作家,而且以专画佛教与丝路题材闻名于世界,作品多次获日本美术院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等。1973年就任东京艺术大学教授,后任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部长。1975年起频繁访问中国,对中国人民怀有诚挚感情。1979年9月7日至10月13日,平山郁夫画展先后在北京、广州举行。1984年5 月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1986年受聘为中国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平山郁夫选择佛教与丝路为题材,绝非偶然。少年时代体验到的战争和原子弹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无疑是使其所以然的主要动力。由此,他渴望和平,主张各国人民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以沟通和促进彼此间的感情和友谊。另外,他认为日本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和印度,试图由丝路和佛教东渐之路追溯日本文化之源。其丝路题材的作品,熔历史与现实为一炉,无论是古代的石窟、城堡,还是今日的驼队、集市,都统一于土黄或熟褐的基调。它既源于沙漠的本色,又予人以厚重广袤、热烈奔放之感,如《流沙之道》(见彩图)。佛教题材的作品,则以青、绿为基调,给人以孤独、神秘、幻觉之感。画家还舍弃传统日本画的墨和线,以色块构成所谓的无线之线。平山郁夫精力充沛,勤奋多思,作品画面气魄宏大,在题材上和形式上都为日本画的创新开辟了道路。
参考书目
刘晓路:《我心爱的丝绸之路:平山郁夫术》,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88。
平山郁夫选择佛教与丝路为题材,绝非偶然。少年时代体验到的战争和原子弹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无疑是使其所以然的主要动力。由此,他渴望和平,主张各国人民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以沟通和促进彼此间的感情和友谊。另外,他认为日本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和印度,试图由丝路和佛教东渐之路追溯日本文化之源。其丝路题材的作品,熔历史与现实为一炉,无论是古代的石窟、城堡,还是今日的驼队、集市,都统一于土黄或熟褐的基调。它既源于沙漠的本色,又予人以厚重广袤、热烈奔放之感,如《流沙之道》(见彩图)。佛教题材的作品,则以青、绿为基调,给人以孤独、神秘、幻觉之感。画家还舍弃传统日本画的墨和线,以色块构成所谓的无线之线。平山郁夫精力充沛,勤奋多思,作品画面气魄宏大,在题材上和形式上都为日本画的创新开辟了道路。
参考书目
刘晓路:《我心爱的丝绸之路:平山郁夫术》,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8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