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 maximum 1-day rainfall
最大1日降雨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oming sediment coefficient and the maximum flood peak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maximum daily incoming sediment coefficients and the maximum 1-day rainfall are all inverse power function.
流域3个主要水文站自1988年以来年平均来沙系数均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流域最大洪峰来沙系数和最大日平均来沙系数均与流域最大1日降雨量呈反比例幂函数变化关系;来沙系数随着降雨的增大而减小。
4) maximum daily temperature drop
日最大降温
1.
Research on thermal stress for concrete slabs of CFRD in the condition under maximum daily temperature drop;
日最大降温时堆石坝混凝土面板温度应力研究
5) daily maximum rainfall
日最大降水
1.
Under the A2, A1B, and B1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scenarios of SRES, 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 projected in 2000-2050 was compared, the daily maximum rainfall will be dominated by increasing trend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
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日最大降水增加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和金沙江流域,ECHAM5/MPI-OM模型也大致模拟出了这种趋势。
6) annual maximum daily storm
年最大日雨量
1.
The Gumbel-hougaard Copula funct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joint distributions between annual maximum daily storm and seven-day storm amounts which are both with Pearson type III marginal distributions.
利用Gumbel-Hougaard Copula函数构建边缘分布均为PIII型分布的年最大日雨量与年最大七日雨量之间的联合分布。
补充资料:有效降雨量
全年或季节性总降雨量中为作物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及用作农田其他必须耗用的水量。它包括作物截留的雨水、作物植株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水田即为株间水面蒸发)掉的降水、淋洗和水田渗漏等有助于作物生长和耕作作业的那部分降水。
有效降雨量是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灌溉排水规划、灌溉用水管理等的重要依据。在雨育农业地区,有效降雨量对合理规划作物生产和确定耕作方法,尤为重要。
有效降雨量与降雨特性、气象条件、土地和土壤特性、土壤水分状况、地下水埋深、作物特性和覆盖状况以及农业耕作管理措施等因素有关。对有效降雨量的田间测定,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损失、深层渗漏损失,以及由作物蒸腾、蒸发所吸收的土壤水分等的田间量测,可用土壤剖面水分测定法、渗漏计测定法和水稻筒测法等三种方法测定。第一种方法,需通过对实际腾发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量之和)的计算求得。后两种方法,可直接测定每次降雨的有效降雨量。一般确定有效降雨量是利用水量平衡通过计算获得,即某次降雨的有效降雨量为次降雨量减去地面径流量和深层渗漏量(对水稻田不计此项)。由于后两项不易测定,一般用经验的降雨有效利用系数计算有效降雨量,即:
Pθ=αP
式中Pθ为有效降雨量(mm);P为次降雨量(mm);α为降雨有效利用系数,它和次降雨量有关。中国目前采用以下经验系数:次降雨小于50mm时,α=1.0;次降雨为50~150mm时,α=0.80~0.75;次降雨大于150mm时,α=0.70。系数α需根据各地条件,并进行试验研究后确定。根据次降雨有效利用量,可求得年度、季度或作物生长期的有效降雨量。提高降雨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有:平整土地,修田坎,减小地面径流;深耕、耙磨、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入渗;加强灌溉管理等。
有效降雨量是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灌溉排水规划、灌溉用水管理等的重要依据。在雨育农业地区,有效降雨量对合理规划作物生产和确定耕作方法,尤为重要。
有效降雨量与降雨特性、气象条件、土地和土壤特性、土壤水分状况、地下水埋深、作物特性和覆盖状况以及农业耕作管理措施等因素有关。对有效降雨量的田间测定,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损失、深层渗漏损失,以及由作物蒸腾、蒸发所吸收的土壤水分等的田间量测,可用土壤剖面水分测定法、渗漏计测定法和水稻筒测法等三种方法测定。第一种方法,需通过对实际腾发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量之和)的计算求得。后两种方法,可直接测定每次降雨的有效降雨量。一般确定有效降雨量是利用水量平衡通过计算获得,即某次降雨的有效降雨量为次降雨量减去地面径流量和深层渗漏量(对水稻田不计此项)。由于后两项不易测定,一般用经验的降雨有效利用系数计算有效降雨量,即:
Pθ=αP
式中Pθ为有效降雨量(mm);P为次降雨量(mm);α为降雨有效利用系数,它和次降雨量有关。中国目前采用以下经验系数:次降雨小于50mm时,α=1.0;次降雨为50~150mm时,α=0.80~0.75;次降雨大于150mm时,α=0.70。系数α需根据各地条件,并进行试验研究后确定。根据次降雨有效利用量,可求得年度、季度或作物生长期的有效降雨量。提高降雨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有:平整土地,修田坎,减小地面径流;深耕、耙磨、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入渗;加强灌溉管理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