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μC/OS系统
1)  μC/OS system
μC/OS系统
1.
Priority-fixed scheduling system of μC/OS system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and the limitation of the static method used to practical real-time performance analysis is pointed out.
仿真并分析了μC/OS系统固定优先级调度系统,指出当前的静态分析方法无法评估具体实时性能指标的局限性。
2)  μC/OS-II System
μC/OS-II系统
3)  μC/OS-Ⅱ
μC/OS-Ⅱ操作系统
1.
and the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μC/OS-Ⅱ has been transplanted in the software design.
控制策略采用改进的PID算法实现,在软件设计中移植了μC/OS-Ⅱ操作系统,采用多任务程序设计方法设计程序,大大降低了编写程序的复杂度。
2.
By occupying a general function design of the cellphone platform,the paper proposes a blue print based on ARM9 S3C2410, embedded with μC/OS-Ⅱ operation system and UC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system to develop a display platform.
介绍了手机展示平台的整体功能设计,提出了基于ARM9 S3C2410开发平台,并使用μC/OS-Ⅱ操作系统及UCGUI图形用户界面支持系统开发展示平台的设计方案。
4)  μC/OS-Ⅱoperating system
μC/OS-Ⅱ操作系统
5)  μC/OS-II operation system
μC/OS-II操作系统
1.
In this atical, writer probes into the TCP/IP protocol and μC/OS-II operation system, and compile TCP/IP protocol stack with μC/OS-II OS.
本文首先对TCP/IP协议以及嵌入式μC/OS-II操作系统进行一定的探讨研究,然后使用此操作系统编写TCP/IP协议栈。
2.
The LPC2138 chip is used as the processor of this Embedded System to build up a hardware environment,μC/OS-II Operation System is applied as the platform to assign tasks.
该系统以LPC2138主控芯片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来构建硬件环境,以μC/OS-II操作系统作为核心建立各个任务,利用GPRS模块M22A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有固定IP的远程服务器上。
6)  μC/OS-II
μC/OS-II操作系统
1.
Embedded Handheld Game Machine Design Based on μC/OS-II Operating System;
基于μC/OS-II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手持游戏机设计
2.
The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μC/OS-II has been transplanted in the software design.
软件设计中移植了μC/OS-II操作系统,采用多任务程序设计方法设计程序,大大降低了编写程序的复杂度。
补充资料:科瓦列夫斯基,Μ.Μ.
      俄国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彼得堡科学院院士。生于俄国哈尔科夫,卒于彼得堡(今列宁格勒)。1872年毕业于哈尔科夫大学法律系,后去柏林、巴黎、伦敦深造,结识了K.马克思和F.恩格斯。1878~1887年,任莫斯科大学教授,先后3次去高加索考察。1887年,因思想激进被解聘,后去欧美研究和讲学。1905~1916年,任彼得堡大学教授。1906年创立民主改良党,鼓吹君主立宪,被选为杜马代表。1907年成为国家参议院议员。1912年,Β.И.列宁曾指出他是"早就一只脚站在反动阵营里的思想家"。他是实证主义者,学术上既受英国历史学家H.J.S.梅因和古典进化学派的影响,又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其著作有数百种,主要的是:《伏特州公社土地所有制解体史纲》(1876)、《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1879)、《现代习惯和古代法律》(1~2卷,1886)、《原始法权》(1886)、《高加索的法律和习惯》(1890)、《家庭及所有制的起源和发展》(1890)、《现代、近代和古代的氏族生活》(1905)、《社会学》(1910)。在这些著作中坚持母系氏族制是普遍存在的观点,认为父系家庭公社是母系家庭向现代个体家庭的过渡,明确划分两种公社,即家长制家庭公社(见家庭公社)和农村公社,认定后一种公社是氏族瓦解的形式。这些观点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此曾予以高度评价。他还写有其他方面的著作,如:《英国中世纪末期的社会制度》(1880,博士论文)、《现代民主的起源》(1~4卷,1895~1897)、《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之前的经济增长》(1~3卷,1898~1903)等。他的优秀著作大多写于早期,这时他实际上认为社会经济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但在后期,他鼓吹因素理论,强调心理和生物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