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总氮、总磷预测
1)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forecast
总氮、总磷预测
2)  TN (Total Nitrogen) and TP (Total Phosphorus)
总氮总磷
3)  total N and total P
总氮和总磷
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tal N and total P concentrations tend to increase simultaneously in the next 50 years,but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latter will increase much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
结果表明 :2 0 0 1— 2 0 5 0年二龙山水库水质总氮和总磷的质量浓度同步增长 ,但总磷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总氮 ,水库水质富营养化逐渐加剧。
4)  total nitrogen monitoring
总氮检测
1.
The problem of higher blank value while total nitrogen monitoring was probed by orthogonal test on the potassium persulphate quality,the experiment water,the oxidation time,the dispelling program,and the potassium persulphate solution conservation.
通过正交实验,从过硫酸钾质量、实验用水、氧化时间、消解程序以及过硫酸钾溶液保存5个方面来探讨环境水样总氮检测过程中空白值偏高问题。
5)  determination of total nitrogen
总氮测试
6)  total nitrogen measurement
总氮测定
补充资料:蜜蜂总科
      膜翅目的1总科。前胸背板不达翅基片,体被分枝或羽状毛,后足常特化为采集花粉的构造的蜂类。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由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是昆虫中独有的特征。全变态。总科下分11科:分舌蜂科(Colletidae)、短舌蜂科 (Stenotritidae)、低眼蜂科(Oxaeidae)、地蜂科(Andrenidae)、隧蜂科(Halictidae)、准蜂科(Melittidae)、栉距蜂科(Ctenoplectidae)、双刷蜂科(Fideliidae)、切叶蜂科(Megachilidae)、条蜂科 (Anthophoridae)和蜜蜂科(Apidae)。
  
  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有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农业(如作物传粉)、工业(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
  
  形态特征  前翅具2~3个亚缘室,口器嚼吸式,适应吸食花蜜。触角雌12节,雄13节。前胸不发达。腹部可见节雌6节,雄7节。雌性腹部末端具螯刺(少数无),雄性腹部末端的外生殖器构造因科而异,是比较重要的分类特征之一(见图)。除少数的种类体表光滑仅具少量绒毛和金属光泽外,大多数蜜蜂均被有各色羽毛或分枝状绒毛。雌性采粉器官发达:比较原始的分舌蜂科、地蜂科和隧蜂科,在后足基节、转节和腿节上有长毛;条蜂科的腿节和胫节毛刷发达;社会性的蜜蜂科后足胫节和基跗节扁平,其两侧缘由长毛组成花粉筐,用以携带花粉;切叶蜂科的毛刷位于腹部腹面。雄性无采粉器官。寄生性种类体毛简单,无采粉器官。一般体长2~30余毫米。卵小,长卵圆形,光滑,精孔周围有花纹,乳白色。幼虫体粗肥,C型,无足,无单眼,不活动,口器和触角均退化,体色淡。蛹为离蛹。
  
  生活习性  蜜蜂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食性可分为3类:①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②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③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花形、毛莨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生活方式分为3种:社会性、独栖性和寄生性。
  
  社会性  雌雄和职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态、生理和劳动分工方面均有区别。雌性个体较大,专营产卵生殖;雄性较雌性小,专司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蜂个体较小,是生殖器发育不全的雌蜂,专司筑巢、采集食料、哺育幼虫、清理巢室和调节巢湿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社会性种类。此外还有熊蜂属、热带无刺蜂属、麦蜂属等。
  
  独栖性  蜜蜂类绝大多数为独栖性,即雌蜂独自筑巢和采粉贮粮,它们没有"等级"的分化。每一个巢室是开放的,内壁涂以蜡等防潮物质,室中储存足够的蜂粮。雌蜂在蜂粮上产卵,并封闭巢室。幼虫在巢内取食蜂粮。属于此类的大多是野生种类,例如分舌蜂科、地蜂科、隧蜂科、准蜂科、切叶蜂和条蜂科。
  
  在社会性与独栖性之间存在一些复杂的过渡类型,隧蜂属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但是不同种间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例如缘隧蜂为群居类型,个体间有社会分工,形态上(内部解剖)也略有区别,断带隧蜂是几个雌蜂同居一巢,但无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上的差异;软隧蜂有社会性萌芽:越冬的雌蜂停留在巢内,到6月中旬出现下一代较小的雌性个体(又称辅助蜂)时,它们与辅助蜂同筑新巢,贮备蜂粮。但辅助蜂不交配,只产发育为雄性的非受精卵,8月出现与雌蜂个体等大的雌雄后代,原来的雌蜂和辅助蜂相继死去。雄蜂交配后当年死亡,受精的雌蜂再行越冬。这类蜜蜂与典型社会性蜜蜂的不同处在于,雌蜂于产卵前已准备好蜂粮。
  
  寄生性  雌蜂不筑巢,在寄生的巢内产卵。幼龄幼虫一般具有大的头和上颚,用以破坏寄主的卵或幼龄幼虫。
  
  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地点、时间和巢的结构多样。筑巢时间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据筑巢的地点和巢的质地,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营社会性生活的种类以自身分泌的蜡作脾,如蜜蜂属、无刺蜂属、麦蜂属等。巢室为六角形。②在土中筑巢的种类最多,巢室内部涂以蜡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内的湿度。③利用植物组织筑巢的更为多样,例如切叶蜂属可把植物叶片卷成筒状成为巢室,置放于自然空洞中;黄斑蜂属利用植物茸毛在茎上作成疣状的巢;芦蜂属和叶舌蜂属在枯死的植物茎干内筑巢;熊蜂属的一些种类在树林的枯枝落叶下营巢;木蜂属在木材中钻孔为巢,等等。④其他如石蜂属利用唾液将小砂石粘连成巢,壁蜂属在蛞蝓壳内筑巢等等。
  
  蜂巢一般是零星分散的,但也有同一种蜜蜂多年集中于一个地点筑巢,从而形成巢群。例如,毛足蜂属的巢口数可达几十个甚至达几百个。
  
  地理分布  蜜蜂类的地理分布取决于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不同亚科或属的分布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蜜蜂科的熊蜂以北温带为主,可延伸到北极地区,而在热带地区则无分布记录。短舌蜂科分布于澳大利亚;蜜蜂科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亚属只分布于中亚;蜜蜂科的无刺蜂属则分布于热带。不同景观均有蜜蜂分布,大多数栖居在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河谷和山地。各景观带均有代表属或种,例如地熊蜂为森林草原种,拟地蜂属为典型的草原属,准蜂属以草原种居多。
  
  分类与进化  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已大量发现。它的出现与白垩纪晚期显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关。
  
  在分类上,蜜蜂总科与泥蜂总科接近,其祖先可能起源于泥蜂总科的一支。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前胸窄、前胸背板两侧与翅基片隔离较远。但因食性不同,形态特征也趋向分化。蜜蜂的进化特点是:嚼吸式口器,采粉器官形成,体毛分枝;成、幼期均吃花蜜和花粉;群体和社会性生活方式出现;多态型和总科内寄生性的出现等。
  
  在昆虫纲中,蜜蜂属于高级进化的类群。社会性生活方式的出现,"语言"信息的传递,通过"舞蹈"动作辨认蜂巢的方法,以及巢的不同结构等,对于研究本总科的进化情况都有重大意义。
  
  经济意义  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它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20倍。据美国报道,蜜蜂为洋葱传粉增产效果甚为明显。
  
  养蜂酿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饲养中蜂。目前世界上大约有蜜蜂5000多万群,年产蜂蜜60万吨左右。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蜂毒对风湿、神经炎等均有疗效;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
  
  

参考书目
   吴燕如:《中国经济昆虫志》,第 9册,科学出版社,北京,1965。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