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地质遗迹集中度
1)  concentration of geo-sites
地质遗迹集中度
1.
In this paper,the theory of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of geo-sites was proposed and it was applied in the second planning of Fengkai national geo-park.
该文提出地质遗迹集中度的概念,可表征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并具有计算简便、易于操作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封开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可有效控制地质公园面积过大的倾向,并使地质公园空间结构紧凑、主题突出。
2)  geological relics
地质遗迹
1.
Study on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enesis of Jianmenguan geological relics in Sichuan,China;
剑门关地质遗迹景观特征与成因研究
2.
On the basis of synthetic exposition of geopark,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geopark isn t only a highly scientific location to tour,a wonderful place to convalesce,a perfect site to play and entertainment,but also a station for protecting on the geological relics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and a important situation to use in geoscientific study and spread.
通过对地质公园的综合性阐述,指出了地质公园不仅是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更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保护地质公园的方法,最后进行了展望。
3.
In recent years,along with UNESCO advance apace to construction world geo-park plan,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ological relics got high recognization in China.
近年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地质公园计划的快速推进,我国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3)  geological remains
地质遗迹
1.
The resources of geological remains in Hukou waterfall and the tactics of protective development;
壶口瀑布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性开发策略
2.
The Primary Research on the Assets Manage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Geological Remains;
地质遗迹类旅游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初探
3.
A Research on the Geological Remains Formation in Xi an Cuihua Mountain National Geopark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Its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形成及保护利用协调研究
4)  geological heritage
地质遗迹
1.
Optimal-selection mode and step of geological heritage protection: A case study of Xinjiang;
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的实施步骤与模式优选——以新疆为例
2.
Analysis of the Sustainable Tourism of the Geological Heritage;
地质遗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  geological vestige
地质遗迹
1.
Formation and appraisement of geological vestige of Danxia landform of Huoshi village in Xiji of Ningxia;
宁夏西吉火石寨丹霞地貌地质遗迹的形成及其评价
2.
Finally,we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ural heritage and cultural heritage,natural heritage and geological vestige.
讨论了自然遗产的概念,通过对自然遗产概念的讨论进一步分析了自然遗产的特征并对自然遗产进行了分类,最后对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地质遗迹进行了辨
3.
Geopark is a new platform of geological vestig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地质公园是一种新兴的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开发平台,山西省地质遗迹及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地质公园建设及其旅游开发相对滞后。
6)  geological relic
地质遗迹
1.
Type and feature of geological relics in Mount Hua
华山地质遗迹的类型及特征
2.
Hangzhou is a very famous city with reputed resorts and historical culture,and possesses abundant geological relic resources,especial the lakes,karst,tides and the Neolithic ancient human being s relics.
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与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数量众多和类型齐全的地质遗迹资源,其中尤以湖泊湿地、岩溶地貌、涌潮奇观以及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迹等最具特色。
3.
Although there is much work done on the geoparks at home and abroad,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done on th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of geological relic resources.
虽然最近几年国内外都在大力推进地质公园的申报建设工作,但对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研究工作较少,本文在对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内容进行详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将其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资源景观价值和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两大类,其中资源景观价值包括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稀有性、自然完整性、经济价值等6个指标;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包括区域经济水平、与中心城市距离、可进入性、基础服务设施、环境容量及地域类型组合等6个指标。
补充资料:地质遗迹

什么是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包括旅游中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人类与地质体相互作用和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

地质遗迹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矿物、岩石、水体和地质灾害遗迹等,其中具有独特性和典型价值的,便成为人类所关注的地质遗迹。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形式多样,地质遗迹丰富多彩,是世界上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有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云南的石林、安徽的黄山、广东的丹霞地貌等地质遗迹,都以其独具的特色,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我国地质遗迹有哪些类型

地质遗迹依其形成原因、自然属性等可分为下列6种类型:(1)标准地质剖面:如中国最古老的岩石——辽宁鞍山白家坟花岗岩;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等。(2)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世界奇观——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等。(3)地质构造形迹:如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及三个整合遗迹等。(4)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如安徽黄山奇峰;澎湖列岛的地形景观等。(5)特大型矿床:如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内蒙古白云鄂博;中国稀有金属和宝石明珠——新疆阿尔泰伟晶岩;黑龙江大庆油田等。(6)地质灾害遗迹:如辽宁大连金石滩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中的地震遗迹;河北唐山地震遗迹;云南东川市泥石流及防治等。

我国的地质遗迹分区

根据我国各种地质遗迹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区域特点,可将全国分为以下规划区:(1)东北山地及松嫩平原区;(2)华北、辽河平原、晋冀山地及辽东山东半岛区;(3)陕甘黄土高原区;(4)华东、中南丘陵山地及海岛(台湾、海南岛)区;(5)四川盆地、丘陵及云贵高原区;(6)内蒙古东部、中部干旱草原区;(7)内蒙古西部、宁夏、河西走廊及新疆荒漠草原区;(8)青藏高原高寒荒漠草原区。

我国的地质遗迹保护区

据1997年统计,地质遗迹保护区为86处,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33处,市级9处,县级32处。

据22个省(市、区)最新统计,已建地质遗迹保护区52处,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19处,市、县级23处;规划拟建地质遗迹保护区325处,其中国家级67处,省级162处,市县级96处。

我国含地质内容的自然保护区

据1992年统计,在606处自然保护区中,有地质内容的自然保护区104处,包括国家级27处,省级71处,县级6处。

至1997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926处,其中含地质内容的自然保护区约160处左右。

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中的地质遗迹

在国家公布的1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许多风景名胜区以名山、名湖、河流峡谷、岩溶洞穴、瀑布泉水、海滨海岛等为主体命名,和地质遗迹密切相关。在全国512处各类风景名胜区中,其中含地质遗迹的名胜区可达半数以上。

我国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地质遗迹

至1998年,我国已建森林公园920余处,其中国家级295处。其类型可分山岳型、湖泊型、火山型、沙漠型、冰川型、海岛型、海滨型、溶洞型、温泉型、草原型及园林型,前9种类型森林公园的地貌主体皆与地质遗迹密切相关,或含有一种或多种地质遗迹。

此外,在我国已公布的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15处为古猿和古人类遗迹,属于地质遗迹的一种类型。文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