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hragmites communis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苇茎
1.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Rhizomas of Phragmites communis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苇茎的化学成分(英文)
2) the cuticle of reed stem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苇茎皮层
1.
The ultra-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mineral elements of the cuticle of reed stem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EM-EDAX.
用SEMEDAX法研究苇茎皮层的形态、超微结构和Si等矿质元素的分布。
3) reed stems and leaves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芦苇茎叶
1.
Preliminary determination on pesticide bio-activities of reed stems and leaves;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芦苇茎叶水提液农药生物活性初测
5) weijing decoction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苇茎汤
1.
Analyzed the formula feature of professor ZHANG Lei\'s cleaning turbidity therapy,such as,WeiJing decoction was used as main prescriptions;Light,clear and medicine were used;medicine were used from Sanjiao respectively.
阐述了张磊涤浊法的方药特点:用药以苇茎汤为主方;用药多轻清灵动;分三焦用药。
6) Jiawei Weijing Decoction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加味苇茎汤
1.
Clinical Study of Jiawei Weijing Decoction on Acute Stage of Attack of Cor Pulmonale;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加味苇茎汤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补充资料:姚一苇
Yao Yiwei
姚一苇
国台湾戏剧家、文艺理论家。本名公伟,字一苇。江西南昌人,生于1922年4月5日。1941年考入厦门大学,初习工程,后改习银行,1945年毕业,翌年赴台湾银行任职。50年代起在台湾国立艺专、政工干校等院校执教,讲授戏剧及艺术理论。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戏剧组主任,国立艺术学院教授、戏剧学系主任、教务长等职,并出任过台湾“中国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1987年11月,其剧作《红鼻子》由日本齿轮座剧团公演,并应邀访日。1982年还曾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演出。
所著剧作有:《来自凤凰镇的人》(1963)、《孙飞虎抢亲》(1965)、《碾玉观音》(1967)、《红鼻子》(1969)、《申生》(1971)、《一口箱子》(1973)、《傅青主》(1978)、《我们一同走走看》(1979)、《左伯桃》(1980)、《访客》(1984)、《大树神传奇》(1985)、《马嵬驿》(1987)等。文艺理论著作有《诗学笺注》(1966)、《艺术的奥秘》(1968)、《戏剧论集》(1969)、《戏剧与文学》(1984)等七种。翻译作品有《汤姆历险记》、《杜里世家》等。其《碾玉观音》曾获中国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最佳编剧金鼎奖,《艺术的奥秘》获1968年度中山文艺理论奖。
姚一苇视野广阔而勇于探索,他的剧作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地探索、追求一种融会中西戏剧精髓的艺术表现。他经常在一个纯粹中国式的故事框架中,铸入一些现代的、崭新的思想或意念。他不但从我国古老的戏剧传统、民间歌舞、皮影、鼓书、弹词、杂耍等民间艺术中汲取艺术表现力,而且大胆地借鉴了外国面具、哑剧、歌队、象征手法等各流派的戏剧技法,从写实到抽象,无不成功地拿来为体现内容服务。他的作品清新可喜,意蕴无穷,深受读者喜爱。
(林克欢)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