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日本人反战同盟
1)  Japanese Anti-War Alliance
日本人反战同盟
1.
The New Fourth Army in Anhui Anti-Japanese Base carried out its enemy and puppet army work by means of setting up the enemy department,giving publicity to enemy and puppet army,establishing Japanese Anti-War Alliance,striving for and disintegrating the puppet army,imposing the policy of lenient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 war,infiltrating to the inside of enemy.
新四军在安徽抗日根据地通过建立敌军工作部门,开展对敌伪宣传,建立日本人反战同盟,争取瓦解敌伪军,优待俘虏,打入敌伪内部等手段开展对敌伪工作。
2)  Japanese anti war novels
日本反战小说
3)  Japan-US alliance
日美同盟
1.
Controversy over Japan-US Alliance between Various Schools in Japanese Educational Circles;
日本学界各流派的日美同盟论争
2.
The Study on Japan-US Alliance in the Post-Cold War;
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研究
3.
The Japan-US allia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ilateral relations in the world.
日美同盟是当今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作为冷战的产物,它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成为历史,反而在冷战结束后的十多年里不断得到调整、发展和加强,并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4)  U.S.-Japan alliance
美日同盟
1.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United States Forces in Japan and U.S.-Japan Alliance during the Cold War, 1945-1972;
冷战时期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研究(1945-1972)
2.
The National Strategy and Analysis of Actual Effect in Redefinition of U.S.-Japan Alliance;
美日同盟“再定义”的国家战略及实效分析
3.
The Analysis of U.S.-Japan Alliance Post World War Ⅱ-In the View of Asym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从非对称性相互依赖看二战后的美日同盟
5)  Anglo-Japanese alliance
英日同盟
1.
In 1911,Britain and Japan renewed Anglo-Japanese alliance treaty signed in1905.
1911年英日两国提前续订了1905年订立的英日同盟,起因在于日俄战争后远东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一方面使1905年的盟约许多条文已经失去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远东日美斗争的加剧使得英国竭力想摆脱前一盟约义务的束缚,避免卷入可能的对美战争。
2.
My thesis will focus on relationship of big power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and explain the influencence which Anglo-Japanese alliance to the Northeast Asia structure with a macro-perspectiv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method.
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英日两国逐渐由对抗走向了结盟,遂有了第一次英日同盟,以后随着形势的变化英日又缔结了第二次和第三次英日同盟,它们对东北亚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6)  Anglo-Japanese Alliance
日英同盟
1.
An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nglo-Japanese Alliance;
试析日英同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补充资料:日本推理小说
      即侦探小说。1946年以后,日本进行文字改革,限制日文中的汉字字数,取消"侦"字,侦探小说遂改称推理小说。日本侦探小说创始人江户川乱步给它下的定义是:"主要着眼于运用逻辑推理,逐步解开有关犯罪的秘密,描写破案过程的有趣的文学。"
  
  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井原西鹤在1689年开始模仿中国公案小说,写了一部《本朝樱阴比事》。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兴起学习西方的运动,接受欧美侦探小说的影响,黑岩泪香编译了西方的《法庭的美人》等30多部外国侦探小说,为日本侦探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一些著名的纯文学作家,如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芥川龙之介等,也发表了具有神奇色彩的侦探故事性质的作品,给日本侦探小说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阶段  1920年森下雨村、横构正史等创办第一份侦探小说杂志《新青年》。杂志不仅介绍西方的侦探小说,也发表本国的创作。1923年,江户川乱步发表的《两分钱铜币》奠定了日本侦探小说的基础。这一阶段一般称为"侦探时代"。当时侦探小说派生出两个流派:一是以江户川乱步、角田喜久雄为代表的本格派,主张着重写破案的逻辑推理;一是以横构正史、木木高太郎为代表的变格派,强调写神奇、冒险情节和变态心理。后者占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当局以制止扰乱国内治安为由,对侦探小说加以限制和禁止。
  
  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侦探小说逐渐复苏,进入"推理时代"。50年代以松本清张为代表的一批推理小说作家崛起,突破了本格派和变格派的固定模式,运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探索和追究犯罪的社会原因,揭示社会的矛盾和恶习,反映人们潜在的矛盾和苦恼,使推理小说摆脱了庸俗的趣味性,形成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社会派推理小说。这派推理小说的特点,就是立足于生活,重视现实性和真实性,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如50年代松本清张的《日本的黑雾》、《帝国银行案件》和水上勉的《花的墓碑》等都是写战后美军占领下日本社会的政治冤案和贪污、盗窃、走私、贩毒、卖淫等社会问题。60、70年代松本清张的《沙器》、森村诚一的《人的证明》,暴露了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人的精神空虚所带来的种种弊病。另一个特点是不单纯追求破案情节,而着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努力分析隐藏在犯罪背后的社会根源,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罪犯的思想发展。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出现,提高了推理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日本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