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斋醮科仪
1)  Taoist Rituals
斋醮科仪
2)  the rite of setting up altar for prayers
斋醮仪式
3)  Zhai-Jiao
斋醮
1.
Early Tianshi Taoist is one of the original forms and compositive parts of Taoism, Zhai-Jiao Ritual is the same as it.
早期天师道斋醮仪式是道教仪式的最初组成部分,在南北朝道教改革后,道教斋醮仪式才真正开始逐渐系统化,所以研究这一时期的天师道斋醮仪式的内涵和演变极具价值。
4)  Taoism rituals
醮仪
1.
The Taoism rituals revived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and in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由乡村头面人物组织、民间道士主演的太平清醮活动有相当复杂醮仪。
5)  Wangyan Zaiyi
王言斋仪
6)  remarries [英][,ri:'mæri]  [美][ri'mærɪ]
再醮
补充资料:斋醮
      道教祭祷仪式。其法为设坛摆供,焚香、化符、念咒、上章、诵经、赞颂,并配以烛灯、禹步和音乐等仪注和程式,以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
  
  东汉五斗米道仅有"指(或作旨)教斋"、"涂炭斋"等斋仪,祈祷者"黄土涂面,反缚悬头",仪式简单。东晋、南北朝时,经上清派、灵宝派道士之推演,逐渐形成整套的仪范和程式;出现了灵宝六斋、九斋、十二斋等不同斋仪。六斋,即金箓斋、黄箓斋、明真斋、三元斋、八节斋、自然斋。再加玉箓斋、上清斋、指教斋、涂炭斋、二皇子午斋、靖斋,即为十二斋。各种斋仪有其特定对象与目的。如金箓斋救度国王,黄箓斋救世祖宗,明真斋忏悔九幽,三元斋首谢违犯科戒,八节斋忏洗宿新之过,自然斋为百姓祈福。
  
  斋醮仪范程式之编订,以灵宝派道士陆修静着力最多。据《茅山志》记载,他曾著斋戒仪范百余卷,有关金箓、玉箓、九幽、解考、涂炭等斋仪以及《升玄步虚章》等斋醮乐章,今皆佚亡。现存《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灵宝道士自修盟真斋立成仪》等。杜光庭是斋醮仪范的又一集大成者,他收集、编纂和删定陆修静以来佚亡、流传的各种斋仪,并新修《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等多种。
  
  斋醮仪范历经唐、宋、元各代,随道教的发展而盛行。唐玄宗于开元十年(722)及二十九年,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每年依道法斋醮。唐武宗即位(840),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于三殿修金箓道场。帝幸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箓。北宋太宗、真宗、神宗、哲宗、徽宗各朝,宫中设醮,史不绝书。真宗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令太常礼院详定天庆道场斋醮仪式,颁诸州;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班《金箓灵宝道场仪范》于天下,令道士依法奉行。金、元之际,京中宫观、大邑名山(如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等)均有设醮者。不仅正一道道士,而全真道之邱处机、王处一,太一教之萧志冲、萧居寿等,亦皆先后承金、元皇帝之旨而主醮事,斋醮遂为各派所共习。明代以后,道教转衰,但斋醮仍流行于民间。
  
  斋醮仪式中使用了很多赞颂词章和祭祀音乐。其中包含不少文学和音乐资料。"赞颂"是谀神之辞,建醮时,道士须旋绕香炉和烛灯,边巡行边按一定韵调口诵词章。一般为诗体,或五言,或七言,八句、十句或二十二句不等。在寇谦之、陆修静时,即有《华夏赞》、《步虚辞》出现。现存陆修静所撰《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杜光庭《太上黄箓斋仪》中皆有步虚辞多首。除道士外,帝王也有为斋醮作赞颂词章者,宋太宗、真宗和徽宗等分别撰写了《步虚辞》、《散花词》、《白鹤赞》、《玉清乐》、《太清乐》各数十首。《正统道藏》收有真宗御制《玉京集》6卷。宋代所出《玉音法事》,除收有真宗、徽宗所制之赞颂外,还汇集了陆修静以来的其他词章,并附有曲调符号。近人刘师培评论宋太宗、真宗、徽宗所制赞颂称:"虽系道场所讽,然词藻雅丽,于宋诗尚称佳什。"为了咏诵词章,还配制了《步虚声》之类的曲调。《册府元龟》卷五十四载:唐天宝十载(751)四月,玄宗"于内道场亲教诸道士步虚声韵",并诏司马承祯、李含光、贺知章分别作《玄真道曲》、《大乐天曲》及《紫清上圣道曲》。斋醮道场为此配置使用多种乐器。先仅用钟、磬以节缓急,后又引用管、弦、锣、鼓,明代更采用十番锣鼓。音乐内容相当丰富。(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