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太原西部电网
1)  western grid
太原西部电网
1.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contact mode of Taiyuan western grid,and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power grid present oper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on grid reconstruction.
指出太原西部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基地,随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介绍了太原西部电网联络方式,对该地区电网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网改造建议。
2)  Taiyuan electric power grid
太原电网
1.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aiyuan electric power grid,its developing trend in the next five years is forcast.
对太原电网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对今后几年电网的变化趋势作了预测。
3)  Northwest of Taihu Lake Plain
太湖平原西北部
1.
The Quaternary Marine Transgression in the Northwest of Taihu Lake Plain;
太湖平原西北部第四纪海侵
4)  the west of Taihu Lake
太湖西部
1.
The fract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bioavailable phosphorus in river sediments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trophic level of inflow rivers to the west of Taihu Lake.
为了解太湖入湖河道的营养状况,研究了太湖西部河流沉积物生物利用磷的组成与分布。
5)  Taiyuan Xishan
太原西山
1.
Application of GIS in the Research of Taiyuan Xishan Karst Water System;
GIS技术在太原西山地区岩溶水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6)  Taiyuan in Shanxi Province
山西太原
补充资料:太原


太原
Taiyuan

  太 原幽 太原一景刘社爱摄原府,天宝初年加号北京。五代后唐时先后称西京、北京,后周时为北汉都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晋1泪城被毁,后并州移治今太原市城区。宋为河东路治。元、明、清、民国皆为阳曲县。明、清太原府治此,为山西省会。民国元年废府留县,1927年设太原市沿用至今。因曾是并州首府,故简称“井”。 太原地处太原盆地北端,东、北、西三面环山,东为太行山支脉系舟山,西为吕梁山的东翼云中山的余脉,向北合拢环抱。中部和南部为开阔的河芥平原。汾河自北而南纵贯全市,汾河水库位居市区西北的娄烦县境内。河谷平原北高南低,海拔800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1月平均气温一6.4℃,7月平均气温23℃。年平均降水量464毫米,多集中于7、8月。 太原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铁和石膏的储量最多。素有“煤海”之称。是一个以煤炭、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的1/3。主要农作物为小麦、水稻、高粱、玉米、谷子、油料、甜菜、蔬菜等。太原是华北的交通枢纽之一,以太原为中心的铁路、公路辐射全省。石家庄一太原、大同一风陵渡、太原一焦作、太原一岚县4条铁路线交会境内;公路可直通北京、石家庄、洛阳、西安、郑州、神木等地,太原一旧关高速公路1993年6月开工修建,1996年全线通车。民用航线24条,通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成都、重庆、兰州、西宁、延安、长治等地。太原战略地位重要。北齐高欢、大唐李渊、后唐李存劫、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等开国君主,都是以太原为基地,问鼎天下而称帝。晋永嘉六年(312)七月,匈奴王刘耀派刘粟等攻打晋阳,晋阳一度陷落,并州刺史刘辊联合鲜卑族反攻刘粟,梁军兵败,晋阳收复。北宋宣和七年(1125)金兵分东西两路南犯,西路从大同直指太原,驻守太原的河北、河东宣抚使童贯闻风逃窜,太原人民在知府张孝纯、副总管王享的率领一卜,与金兵浴血奋战250天,最后因兵尽粮绝太原失陷。公元1644年,李自成亲率20万大军从禹门渡过黄河,进人山西,攻破太原。194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和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发起太原战役;H月为避免北平、天津方面之敌逃跑,遂缓攻太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