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Chinese EFL learners
中国外语学习者
1.
Slang causes a great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on and reading, especially for Chinese EFL learners.
所以对中国外语学习者对英语俚语的理解进行一次研究是很正常的,有理由的。
6) go abroad to study
到外国学习
补充资料:外语学习心理
研究学习者学习外语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
外语学习理论 在外国,外语学习心理的研究,开始于中世纪欧洲各国教学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活动中。当时他们学习孤立的单词、背诵抽象的语法规则和例句,重视阅读和理解,但忽视学习者的兴趣和活的语言的运用。在中国,唐宋佛经的翻译和诵读,也有类似特点。19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心理语言学的产生,外语学习心理才进入真正的科学研究阶段。
在外国,外语学习理论,主要有听说习惯形成论和认知规范学习论。这两种外语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区别,如表:上表说明,听说习惯形成论把语言的掌握和运用,理解为刺激、反应的机械重复以形成习惯的过程。主张听、说先于读、写,以句型操练作为基本教学手段。否认外语学习中的内在因素,把母语和外语的学习等同起来。而认知规范学习论则把外语学习看作是通过认识形成认知结构,强调外语学习主要是理解和掌握语言规则,主张听、说、读、写同时学习,以分析对比为主要教学手段,认为母语是外语学习中可利用的内在因素。
在苏联,外语学习方面还有自觉实践学习论。这种理论认为,外语学习与人的其他活动一样,是一种有动机、有目的、有选择的活动;既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一系列语言反应的形成,也不能归结为掌握某种一成不变的语言规则。因此,外语学习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这种理论还认为,掌握外语有3条途径: ①从自觉到直觉;②从直觉到直觉;③从直觉到自觉。一般来说,正确的途径是从自觉到直觉,即首先掌握外语知识,理解外语材料;再形成熟练技巧;最后达到能运用外语表达思想进行交际。
外语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过程 ①学好外语的首要心理因素是学习动机。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儿童学本民族语具有一种强烈的动力,因为他想通过听话和说话,参与周围人群的活动, 这种需要产生 "结成一体的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而学生学习外语时,往往把外语作为工具来学,叫做"把外语看作工具来掌握的动机" (instrumental motivation)。后者总没有前者强烈有力。所以,学习外语应该以生活交际为目的,并通过有意识的、自觉的、生动的生活情境中的交往来提高学习动力。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强调为了某种目的而学习外语时,一定要完全沉浸在所学外语的情境里,因而设立与外界隔绝的 "语言岛"和 "语言村",创造适合教材内容的语言情境,以便激发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外语的直接动机。在中国,外语教学实践表明,除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直接动机外,通过教育树立学习者学习外语的间接的、社会性动机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而学外语,等等。这种动机深厚有力,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外语中的困难。②外语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外语技能的形成。语言是交际工具,外语学习重要的是形成读、听、说、写外语的技能。在外语技能的形成中,模仿、识记、练习又起着特殊的作用。在这里,首先是充分的练习(练习的必须是正确的东西),要不断获得练习正误的"反馈"信息。此外,外语知识的学习也是必要的,它是进行正确练习、形成技能的前提。但只有形成了外语技能,能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即能熟练地读、听、说、写外语时,才能说是学好了外语。所以说外语技能的形成是外语学习的基本过程。③外语学习是与本民族语分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外语与婴儿学话有所不同。婴儿学话时没有掌握任何的语言系统;而学生学习外语时,大都已学习了本民族语,本民族语必然影响外语的学习。因此,要注意对二者进行分析、对比,以便形成分化。本民族语和外语都是人的交际工具,都有一定的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有相通之处。所以,处理得好,本民族语可有助于外语学习;但二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在上述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分化得不好,本民族语就会干扰外语学习。这种干扰既表现在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意义上,也表现在文化背景知识和表情达意的习惯用法和风格上。例如:汉语是以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块汉字构成的词表示一定的概念。与印欧语系以拼音字母拼合成的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词表示一定的概念不尽相同,在词的发音和声调上也不一样;在联词成句的语法结构、词序以及节奏和语调等方面,更各有特点和规律。英语的构词法,俄语词尾的变格变位,日语的粘着特点等等,都和汉语不同。说汉语时的声、 腔、 调、态和外语也有很大差异。汉语的语言习惯必然会干扰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如不掌握两种语言的异同和各自组词造句的规律,很难准确、自然而流畅地使用外语。④外语学习是外语思维形成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可以用母语进行,也可用外语进行。儿童思维的发展主要靠本民族语的学习,而且二者有互相促进的关系。学生或成人学习外语时,最初则全靠本民族语的中介作用,通过"心译"活动,把外语和思维联系起来。一般学生在使用外语交流思想时,虽然说的是外语,而思维的工具却随着学习者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水平的不同而有 3种可能:一是直接使用外语进行思维,这是在外语环境中,用直接法、视听法、交流法等口语教学法训练出来的较高水平的情况。另一种可能是借助本民族语,通过"心译"再转化为外语。这是在本民族语的环境中,用翻译法或自学方式,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逐步学得的。还有一种可能是利用混合的外语和本民族语进行思维,即部分经过"心译"来思维。这种现象常出现在运用折衷法教学的课堂,也是学习初期阶段的正常现象。以后,随着所掌握词语的增多,先由外语词与固有概念建立直接联系;然后,在简单的句子与判断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归纳与演绎,最后达到用外语进行思维的程度。
外语学习心理涉及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年龄。开始学外语的最佳年龄,人们通过多年试验,观点不一。不少人认为从小学三、 四年级, 即 9~10岁的学生开始学外语较好;因为这种年龄的学生可塑性强,模仿发音快,也不会与母语混淆。但是也有许多人认为12~13岁,即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学外语较好,除了认为这样可以节约人力、物力以外,还提出三点理由:①研究表明,除了学生模仿发音的能力以外,其他模仿能力都随年龄递增,一直到18岁。掌握词汇的能力更是如此。记忆能力一般在20岁左右最强。②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学得快些。因为他们的身心发展已较健全,随着注意、意义识记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不仅在非正式场合模仿父母和成人的说话,而且还通过主动的选择(如对常用物常见外语词的拼法)、 靠相互比较、 认知而积极地学习。③外语学习要有连贯性,时间宜集中。所以,基础外语的学习,最好集中在中学和小学高年级阶段。
外语学习心理,还应重视外语教学中应用直观教具的问题。直观教具形象鲜明,实践性、生动性和校正作用较好,它能为学习者提供语言的情景,增强语言的真实感,提高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因材施教。如学生习惯于通过理性──逻辑的方式学习外语,便可以使用图解、语法表格和句型公式去学习。如学生习惯于通过感性──直观的方式掌握外语,便可根据他的记忆类型来选用相应的直观教具。视觉型的可选用实物、图画、模型、图表、彩色板书和板画、可见言语仪及白昼幻灯等。听觉型的可选用留声机、录音机、广播、耳机、对讲机及听觉部分补偿仪等。混合型的可选用电视、电影、有声幻灯、录像机、自动教学机、自动测验器、复习机、教学卫星、慢境头或动画镜头的分解语音教学电影、语言实验室等。
参考书目
J.O.Gauntlett,Teɑching English ɑs a Foreign Lɑnguɑge,MacMillan,London,1957.
潘菽主编: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吕叔湘著:《中国人学英语》, 商务印书馆,北京,1980。
外语学习理论 在外国,外语学习心理的研究,开始于中世纪欧洲各国教学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活动中。当时他们学习孤立的单词、背诵抽象的语法规则和例句,重视阅读和理解,但忽视学习者的兴趣和活的语言的运用。在中国,唐宋佛经的翻译和诵读,也有类似特点。19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心理语言学的产生,外语学习心理才进入真正的科学研究阶段。
在外国,外语学习理论,主要有听说习惯形成论和认知规范学习论。这两种外语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区别,如表:上表说明,听说习惯形成论把语言的掌握和运用,理解为刺激、反应的机械重复以形成习惯的过程。主张听、说先于读、写,以句型操练作为基本教学手段。否认外语学习中的内在因素,把母语和外语的学习等同起来。而认知规范学习论则把外语学习看作是通过认识形成认知结构,强调外语学习主要是理解和掌握语言规则,主张听、说、读、写同时学习,以分析对比为主要教学手段,认为母语是外语学习中可利用的内在因素。
在苏联,外语学习方面还有自觉实践学习论。这种理论认为,外语学习与人的其他活动一样,是一种有动机、有目的、有选择的活动;既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一系列语言反应的形成,也不能归结为掌握某种一成不变的语言规则。因此,外语学习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这种理论还认为,掌握外语有3条途径: ①从自觉到直觉;②从直觉到直觉;③从直觉到自觉。一般来说,正确的途径是从自觉到直觉,即首先掌握外语知识,理解外语材料;再形成熟练技巧;最后达到能运用外语表达思想进行交际。
外语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过程 ①学好外语的首要心理因素是学习动机。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儿童学本民族语具有一种强烈的动力,因为他想通过听话和说话,参与周围人群的活动, 这种需要产生 "结成一体的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而学生学习外语时,往往把外语作为工具来学,叫做"把外语看作工具来掌握的动机" (instrumental motivation)。后者总没有前者强烈有力。所以,学习外语应该以生活交际为目的,并通过有意识的、自觉的、生动的生活情境中的交往来提高学习动力。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强调为了某种目的而学习外语时,一定要完全沉浸在所学外语的情境里,因而设立与外界隔绝的 "语言岛"和 "语言村",创造适合教材内容的语言情境,以便激发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外语的直接动机。在中国,外语教学实践表明,除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直接动机外,通过教育树立学习者学习外语的间接的、社会性动机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而学外语,等等。这种动机深厚有力,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外语中的困难。②外语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外语技能的形成。语言是交际工具,外语学习重要的是形成读、听、说、写外语的技能。在外语技能的形成中,模仿、识记、练习又起着特殊的作用。在这里,首先是充分的练习(练习的必须是正确的东西),要不断获得练习正误的"反馈"信息。此外,外语知识的学习也是必要的,它是进行正确练习、形成技能的前提。但只有形成了外语技能,能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即能熟练地读、听、说、写外语时,才能说是学好了外语。所以说外语技能的形成是外语学习的基本过程。③外语学习是与本民族语分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外语与婴儿学话有所不同。婴儿学话时没有掌握任何的语言系统;而学生学习外语时,大都已学习了本民族语,本民族语必然影响外语的学习。因此,要注意对二者进行分析、对比,以便形成分化。本民族语和外语都是人的交际工具,都有一定的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有相通之处。所以,处理得好,本民族语可有助于外语学习;但二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在上述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分化得不好,本民族语就会干扰外语学习。这种干扰既表现在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意义上,也表现在文化背景知识和表情达意的习惯用法和风格上。例如:汉语是以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块汉字构成的词表示一定的概念。与印欧语系以拼音字母拼合成的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词表示一定的概念不尽相同,在词的发音和声调上也不一样;在联词成句的语法结构、词序以及节奏和语调等方面,更各有特点和规律。英语的构词法,俄语词尾的变格变位,日语的粘着特点等等,都和汉语不同。说汉语时的声、 腔、 调、态和外语也有很大差异。汉语的语言习惯必然会干扰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如不掌握两种语言的异同和各自组词造句的规律,很难准确、自然而流畅地使用外语。④外语学习是外语思维形成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可以用母语进行,也可用外语进行。儿童思维的发展主要靠本民族语的学习,而且二者有互相促进的关系。学生或成人学习外语时,最初则全靠本民族语的中介作用,通过"心译"活动,把外语和思维联系起来。一般学生在使用外语交流思想时,虽然说的是外语,而思维的工具却随着学习者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水平的不同而有 3种可能:一是直接使用外语进行思维,这是在外语环境中,用直接法、视听法、交流法等口语教学法训练出来的较高水平的情况。另一种可能是借助本民族语,通过"心译"再转化为外语。这是在本民族语的环境中,用翻译法或自学方式,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逐步学得的。还有一种可能是利用混合的外语和本民族语进行思维,即部分经过"心译"来思维。这种现象常出现在运用折衷法教学的课堂,也是学习初期阶段的正常现象。以后,随着所掌握词语的增多,先由外语词与固有概念建立直接联系;然后,在简单的句子与判断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归纳与演绎,最后达到用外语进行思维的程度。
外语学习心理涉及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年龄。开始学外语的最佳年龄,人们通过多年试验,观点不一。不少人认为从小学三、 四年级, 即 9~10岁的学生开始学外语较好;因为这种年龄的学生可塑性强,模仿发音快,也不会与母语混淆。但是也有许多人认为12~13岁,即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学外语较好,除了认为这样可以节约人力、物力以外,还提出三点理由:①研究表明,除了学生模仿发音的能力以外,其他模仿能力都随年龄递增,一直到18岁。掌握词汇的能力更是如此。记忆能力一般在20岁左右最强。②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学得快些。因为他们的身心发展已较健全,随着注意、意义识记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不仅在非正式场合模仿父母和成人的说话,而且还通过主动的选择(如对常用物常见外语词的拼法)、 靠相互比较、 认知而积极地学习。③外语学习要有连贯性,时间宜集中。所以,基础外语的学习,最好集中在中学和小学高年级阶段。
外语学习心理,还应重视外语教学中应用直观教具的问题。直观教具形象鲜明,实践性、生动性和校正作用较好,它能为学习者提供语言的情景,增强语言的真实感,提高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因材施教。如学生习惯于通过理性──逻辑的方式学习外语,便可以使用图解、语法表格和句型公式去学习。如学生习惯于通过感性──直观的方式掌握外语,便可根据他的记忆类型来选用相应的直观教具。视觉型的可选用实物、图画、模型、图表、彩色板书和板画、可见言语仪及白昼幻灯等。听觉型的可选用留声机、录音机、广播、耳机、对讲机及听觉部分补偿仪等。混合型的可选用电视、电影、有声幻灯、录像机、自动教学机、自动测验器、复习机、教学卫星、慢境头或动画镜头的分解语音教学电影、语言实验室等。
参考书目
J.O.Gauntlett,Teɑching English ɑs a Foreign Lɑnguɑge,MacMillan,London,1957.
潘菽主编: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吕叔湘著:《中国人学英语》, 商务印书馆,北京,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