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inese printing industry
中国印刷业
1.
Though the missionaries introduced lead type printing and bronze block printing in latin,the introduction did not make substantive impact on Chinese printing industry.
传教士曾引进过拉丁文铅活字印刷和铜雕版印刷,但对中国印刷业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
2) printing industry of China
中国印刷工业
4) U.S.printing industry
美国印刷业
5) history of Chinese printing
中国印刷史
1.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wooden typ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rinting.
木活字在中国印刷史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6) China's printing technology
中国印刷技术
补充资料:中国印刷工业
中国现代印刷工业,是在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薄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9年全国铅印书刊(不含报纸)印刷产量不到50万令。当时,曾经是印刷工业基地的上海,铅印(不含报纸)年产量仅20万令左右,胶印年产量也不过66万色令。包括纸制品纸盒业在内的2809家有从业人员近 3万人,其中半数以上是手工业作坊和不雇用工徒的家庭作坊;略具规模的报纸、 书刊、 外商、教会和机关团体的印刷厂仅百余家。其他沿海城市的印刷业规模更小, 内地有的省份甚至未形成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印刷机械制造业也极其弱小,只有上海、北平等地能仿造一些凸印机、胶印机和其他小型设备。1949年产量仅约77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逐步形成以书刊、包装、报纸 3个系统为主的印刷工业体系。50年代初,经调整改组,建立起第一批12个国营书刊印刷厂。为适应各类图书出版的需求,在北京又陆续建立了一批专业性强的排印外文、少数民族文字书刊、中小学课本和青少年读物的书刊印刷厂。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并靠近纸张产地的长春、 沈阳、 西安、重庆、汉口等地,相继建立了设备比较齐全的书刊印刷厂。从此形成北京、上海和各大行政区的印刷中心。随后又在内地和边远地区的广西、云南、贵州、青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西藏建立起新型书刊印刷厂,使印刷能力得到合理布局, 并建有朝鲜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的印刷厂多所和盲文印刷厂两所。
包装印刷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1000多家承印社会零件和广告商标的私营作坊小厂基础上,经过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裁并改合开始形成,随着1958和1962年两次行业调整,在北京、 上海、天津、 广州、武汉、沈阳等城市出现了一批较具规模的专业包装装潢印刷厂。从1965年北京市包装装潢工业公司诞生后,各地包装装潢公司相继成立,1984年又成立了轻工业部包装印刷联合总公司,形成了以彩色胶印为主,包括纸箱纸盒、印铁制罐、 柔性版(苯胺)印刷、 塑料印刷等的包装印刷系统。包装印刷工业总产值远超过书刊印刷工业。仅轻工业部包装印刷联合总公司所属各厂1985年工业总产值就有63.9亿元,相当于书刊印刷业同年工业总产值17.8亿元的 3倍半。各省、市、自治区和省辖地区有一批印刷厂兼营包装印刷和书刊印刷,隶属或不隶属于包装印刷系统。原先印制文化用品(本册、纸制品等)的一大批小型印刷厂分离出去,归属于手工业系统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报纸印刷业集中在少数沿海大城市。内地诸省,仅省会所在城市有个别报纸印刷厂。50年代起,随着中央和省级、省辖地市级报纸的纷纷创刊,全国各地包括边远省份相继兴建了具有相当规模包括各种民族文字在内的印报厂,有的还兼印书刊,形成独立的报纸印刷系统,其中以人民日报印刷厂规模最大。
在大体相同的时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军区和一些省军区陆续建立近30家印刷厂,主要为军内印制书报、教材、地图和文件等, 也承印其他印刷品。铁路系统建有印刷厂35家。此外,银行、邮电系统建有设备先进的钞票、邮票印刷企业。奄奄一息的木版水印,在规模和技艺上也得到发展,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的中国书画复制品臻于乱真,巨幅复制品《韩熙载夜宴图》达到木版水印技艺高峰。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和四川绵竹的木版水印年画,经历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后又得到新生。珂版印刷作为文物及书画复制技术,仍保持一定的规模。柔性版印刷(苯胺印刷)、丝网印刷、塑料印刷是新兴技术,社会需要日增,且利润较优厚,发展很快。曲面印刷、贴花印刷、升华印刷及发泡印刷等,广泛用于玻璃器皿、陶瓷、软管、文教用品、印染等工业。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计,截至 1985 年底,不包括台湾和香港、澳门,全国注册登记的印刷厂为25528家,职工1326160人。其中以书刊印刷为主要任务的180家,职工133897人;报纸印刷厂433家,职工41700人;轻工业部包装印刷联合总公司所属县以上包装装潢印刷厂5138家,职工580000人。同期注册的纸制品业为13671家,职工720735人。1985年,书刊、报纸和军队系统印刷厂文字印刷生产力约 4520万令 (含胶印报纸),彩色胶印约2300万色令,排字约 127亿字。
与印刷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印刷机械、纸张、油墨 3类主要设备器材的生产也迅速发展。1949年建立了国营上海人民铁工厂(上海人民机器厂前身),1956年建立了北京人民机器厂,到50年代末,十多家工厂组成初具规模的印刷机械制造行业。据1985年统计,有印刷专用设备制造厂451家,职工69100人,其中50家主要制造厂当年生产设备 48078台(套),400多品种,56000吨。80年代以来,相继制造出精装联动机、高速骑马订联动机、电子分色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四色胶印机等多种大型高级设备。
造纸工业发展迅猛,1985年全民和集体性的造纸业共9242家,职工939242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技术落后的小纸厂,且多系碱法制浆,污染环境严重。1985年,较具规模的 263家造纸厂生产新闻纸、凸版印刷纸、胶版印刷纸和纸板共 862万吨,与1949年全国产量仅12万吨相比较,增长70余倍,供应了报纸、书刊印刷的大部分需求。中国森林资源不足,木材在造纸原料中所占比重仅22%。多年来利用芦苇、稻麦草、竹、蔗渣造纸,取得丰富的经验和成绩。 为了节省资源, 纸张正向轻量化方向发展, 如部分新闻纸定量已由 52克/米2减为49克/米2。
以天津、上海、杭州、甘谷为主要基地的油墨制造工业发展迅速, 全国共有油墨厂 50 家, 1985年产量达40865吨。有24个大类100多个品种,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
此外, 印刷工业必需的制版感光胶片、预制感光版、橡胶布、装订用的胶粘剂等配套器材,也从无到有,逐步发展。1984年有71类 251个品种,部分满足需要。
"文化大革命"曾使中国印刷技术发展遭受严重挫折,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增大。为提高书刊报纸的印刷质量,缩短出书周期,保证教科书课前到手,提早读者见报时间,提高包装装潢彩色印刷的质量和效率,从70年代中期起,逐步明确铅印向胶印转变,铅字排版向照相排版转变,图像的照相制版向电子制版转变,印刷向高速多色发展, 重视技术引进,加快设备更新的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积极推广新工艺技术的同时,也积极改进老工艺,不同水平的众多的印刷厂,在一个相当时期内新老工艺并存。80年代,机器设备有较多的更新。1964~1978年间,仅引进电子分色机23台,到1988年,猛增到 303台;1981年前4色胶印机仅9台,1988年底增加到 266台;照相排字机除原始的和带有单片微机控制的手动照排机外,进口的和国产的电脑照排机从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到简易的微机照排系统,1986年已有124台(套)投入使用;报纸印刷厂已拥有胶印轮转机 113台(组),其中国产机占65%以上;书刊印刷厂有国产胶印轮转机120台(组), 对滚式单张纸双面胶印机169台;到1985 年, 包装印刷厂引进有瓦楞纸箱纸盒生产线 27条,复合包装生产线62条,不干胶印刷机、凹印、柔性版印刷机及照相制版设备 350余台(套),以及其他模切、上光、覆膜等设备,大大改变了技术落后面貌。
中国多层次的印刷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大专、中专、职业高中及技工学校共有33所。著名的有: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前身是上海印刷学校)、上海市出版局职工大学、天津第一轻工业局职工技术大学印刷分校、辽宁省印刷学校等。上海印刷学校创建于1953年,历届毕业生4000余人。分布全国各地,在印刷工业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北京印刷学院1978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基础上建立,已为印刷行业输送本科专科毕业生 357名。陕西机械学院印刷技术装备工程系、解放军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制图系,也为印刷业及相关行业培养了人才。除上述33所院校外,台湾、香港也有培养印刷专业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院校。
印刷科学研究工作起步于50年代,1956年,京、沪两地相继建立专业研究机构,即现在的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到1986年的30多年中,两所共出成果 228项,有成效地推动了印刷工业的技术进步。有独立的印刷研究所24个,分别隶属于出版、轻工、银行系统。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印制技术研究所、轻工业部包装装潢研究所、北京市印刷技术研究所、陕西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辽宁省印刷技术研究所等,都取得了多项成果。一些大单位、印刷厂和大学如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新华彩印厂、上海中华印刷厂、北京大学等也建有研究所或实验室,开展密切结合本单位的印刷科研工作。他们并把印刷科技情报工作放在重要地位。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都有一批专业情报研究人员,为科技人员的选题论证、印刷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领导机关的技术决策,收集、整理、提供情报资料。这两个研究所分别编辑出版的《印刷技术》、《印刷杂志》,面向全行业。交流信息,传播印刷知识,开展学术探讨,向国内外发行。各地印刷研究所、公司及情报机构,还出版内部发行交流的期刊简报60余种。
此外,还有造纸研究所、印刷机械研究所、油墨研究所。台湾有中华学术院印刷工业研究所和造纸印刷研究所。
1982年,以印刷研究所和印刷院校的科技情报机构为依托,成立全国印刷工业科技情报网,相继建立起省市级以上情报站33个,以东北、华北、中南、华东、西北、西南六个大区站为核心开展活动。情报网着力抓基层,建资料库,通信息, 搞咨询, 培训基层情报队伍,编译印刷工业资料,出版网刊《印刷科技情报》,使印刷全行业共同利用情报资源。
印刷业在50年代举行过两次大规模技术和学术交流活动,对书刊印刷厂的技术发展起了推动作用。60年代起, 包装印刷行业的技术交流活动后来居上。1981 年行业协会性质的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包装印刷委员会成立,行业性的交流进一步加强。70年代陆续成立由出版局组织的六个地区的印刷技术协作组(会), 把书刊、 报纸、包装、部队系统的印刷企业横向组织起来,在大区内开展有成效的交流协作活动。后来,协作组逐渐与各地印刷技术协会、包装协会印刷委员会及印刷科技情报站的活动有分有合地进行。
1980年成立的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是印刷界自愿结合的群众性团体。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印刷技术协会是它的地方组织,业务上受中国印协的指导。他们组织的技术和学术活动, 涉及新技术开发应用、体制改革、企业经营管理、 技术人才培养、 科技知识普及等方面,对繁荣发展中国印刷科学技术起了积极作用。中国印协编辑出版的《中国印刷年鉴》是一部大型资料性工具书,会刊《中国印刷》是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性杂志。铁路印刷技术协会1985年成立,它既是群众团体,又担负路内印刷物资、器材、设备的调剂和交流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印刷工业协会于1986年成立, 为行业组织、铁路、军队两个协会各自在本系统内开展活动外,会员也同时参加省级印刷技术协会的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为鼓励印刷事业的发展,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于1986年决定设立了毕昇印刷奖。
50~70年代,中国曾多次接纳朝鲜、越南、蒙古的印刷实习生, 帮助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建立印刷厂, 多次与日本、西欧、东欧和美国的同业互访考察,交流技术,举办展览。80年代是印刷界对外交往最广泛最活跃的时期。交往范围扩大,形式多样。出版、包装、报纸、军队、银行、外贸等各个系统, 印刷机械、器材、油墨、造纸等相关行业,印刷科研、教育、物资供应等专门机构和印刷技术协会,陆续派出多种代表团到印刷工业发达国家访问 、 考察、 实习、 讲学和洽谈贸易。一些外国印刷公司商社和科技教育人士也来华洽谈贸易、举办展览,交流技术和讲学。
中国印刷工业及印刷装备工业长期处于管理分散部门分割的状态,以致行业发展缺少统筹规划,互相联系协调不够,引进设备自行其是,不少设备负荷甚低,部分工厂没有作为企业按照经济规律进行管理。为改变印刷技术落后状况, 1982年由国家经委牵头,文化、机械、电子、轻工、化工、冶金各部组成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按照系统工程原则,将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纳入国家统计计划。1985年成立的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是从事印刷及设备器材研究、 开发、 生产、销售、咨询服务、教育的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跨部门、跨地区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是社会经济团体。工业协会在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指导下,加强横向联系和行业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逐步形成以书刊、包装、报纸 3个系统为主的印刷工业体系。50年代初,经调整改组,建立起第一批12个国营书刊印刷厂。为适应各类图书出版的需求,在北京又陆续建立了一批专业性强的排印外文、少数民族文字书刊、中小学课本和青少年读物的书刊印刷厂。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并靠近纸张产地的长春、 沈阳、 西安、重庆、汉口等地,相继建立了设备比较齐全的书刊印刷厂。从此形成北京、上海和各大行政区的印刷中心。随后又在内地和边远地区的广西、云南、贵州、青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西藏建立起新型书刊印刷厂,使印刷能力得到合理布局, 并建有朝鲜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的印刷厂多所和盲文印刷厂两所。
包装印刷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1000多家承印社会零件和广告商标的私营作坊小厂基础上,经过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裁并改合开始形成,随着1958和1962年两次行业调整,在北京、 上海、天津、 广州、武汉、沈阳等城市出现了一批较具规模的专业包装装潢印刷厂。从1965年北京市包装装潢工业公司诞生后,各地包装装潢公司相继成立,1984年又成立了轻工业部包装印刷联合总公司,形成了以彩色胶印为主,包括纸箱纸盒、印铁制罐、 柔性版(苯胺)印刷、 塑料印刷等的包装印刷系统。包装印刷工业总产值远超过书刊印刷工业。仅轻工业部包装印刷联合总公司所属各厂1985年工业总产值就有63.9亿元,相当于书刊印刷业同年工业总产值17.8亿元的 3倍半。各省、市、自治区和省辖地区有一批印刷厂兼营包装印刷和书刊印刷,隶属或不隶属于包装印刷系统。原先印制文化用品(本册、纸制品等)的一大批小型印刷厂分离出去,归属于手工业系统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报纸印刷业集中在少数沿海大城市。内地诸省,仅省会所在城市有个别报纸印刷厂。50年代起,随着中央和省级、省辖地市级报纸的纷纷创刊,全国各地包括边远省份相继兴建了具有相当规模包括各种民族文字在内的印报厂,有的还兼印书刊,形成独立的报纸印刷系统,其中以人民日报印刷厂规模最大。
在大体相同的时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军区和一些省军区陆续建立近30家印刷厂,主要为军内印制书报、教材、地图和文件等, 也承印其他印刷品。铁路系统建有印刷厂35家。此外,银行、邮电系统建有设备先进的钞票、邮票印刷企业。奄奄一息的木版水印,在规模和技艺上也得到发展,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的中国书画复制品臻于乱真,巨幅复制品《韩熙载夜宴图》达到木版水印技艺高峰。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和四川绵竹的木版水印年画,经历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后又得到新生。珂版印刷作为文物及书画复制技术,仍保持一定的规模。柔性版印刷(苯胺印刷)、丝网印刷、塑料印刷是新兴技术,社会需要日增,且利润较优厚,发展很快。曲面印刷、贴花印刷、升华印刷及发泡印刷等,广泛用于玻璃器皿、陶瓷、软管、文教用品、印染等工业。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计,截至 1985 年底,不包括台湾和香港、澳门,全国注册登记的印刷厂为25528家,职工1326160人。其中以书刊印刷为主要任务的180家,职工133897人;报纸印刷厂433家,职工41700人;轻工业部包装印刷联合总公司所属县以上包装装潢印刷厂5138家,职工580000人。同期注册的纸制品业为13671家,职工720735人。1985年,书刊、报纸和军队系统印刷厂文字印刷生产力约 4520万令 (含胶印报纸),彩色胶印约2300万色令,排字约 127亿字。
与印刷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印刷机械、纸张、油墨 3类主要设备器材的生产也迅速发展。1949年建立了国营上海人民铁工厂(上海人民机器厂前身),1956年建立了北京人民机器厂,到50年代末,十多家工厂组成初具规模的印刷机械制造行业。据1985年统计,有印刷专用设备制造厂451家,职工69100人,其中50家主要制造厂当年生产设备 48078台(套),400多品种,56000吨。80年代以来,相继制造出精装联动机、高速骑马订联动机、电子分色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四色胶印机等多种大型高级设备。
造纸工业发展迅猛,1985年全民和集体性的造纸业共9242家,职工939242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技术落后的小纸厂,且多系碱法制浆,污染环境严重。1985年,较具规模的 263家造纸厂生产新闻纸、凸版印刷纸、胶版印刷纸和纸板共 862万吨,与1949年全国产量仅12万吨相比较,增长70余倍,供应了报纸、书刊印刷的大部分需求。中国森林资源不足,木材在造纸原料中所占比重仅22%。多年来利用芦苇、稻麦草、竹、蔗渣造纸,取得丰富的经验和成绩。 为了节省资源, 纸张正向轻量化方向发展, 如部分新闻纸定量已由 52克/米2减为49克/米2。
以天津、上海、杭州、甘谷为主要基地的油墨制造工业发展迅速, 全国共有油墨厂 50 家, 1985年产量达40865吨。有24个大类100多个品种,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
此外, 印刷工业必需的制版感光胶片、预制感光版、橡胶布、装订用的胶粘剂等配套器材,也从无到有,逐步发展。1984年有71类 251个品种,部分满足需要。
"文化大革命"曾使中国印刷技术发展遭受严重挫折,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增大。为提高书刊报纸的印刷质量,缩短出书周期,保证教科书课前到手,提早读者见报时间,提高包装装潢彩色印刷的质量和效率,从70年代中期起,逐步明确铅印向胶印转变,铅字排版向照相排版转变,图像的照相制版向电子制版转变,印刷向高速多色发展, 重视技术引进,加快设备更新的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积极推广新工艺技术的同时,也积极改进老工艺,不同水平的众多的印刷厂,在一个相当时期内新老工艺并存。80年代,机器设备有较多的更新。1964~1978年间,仅引进电子分色机23台,到1988年,猛增到 303台;1981年前4色胶印机仅9台,1988年底增加到 266台;照相排字机除原始的和带有单片微机控制的手动照排机外,进口的和国产的电脑照排机从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到简易的微机照排系统,1986年已有124台(套)投入使用;报纸印刷厂已拥有胶印轮转机 113台(组),其中国产机占65%以上;书刊印刷厂有国产胶印轮转机120台(组), 对滚式单张纸双面胶印机169台;到1985 年, 包装印刷厂引进有瓦楞纸箱纸盒生产线 27条,复合包装生产线62条,不干胶印刷机、凹印、柔性版印刷机及照相制版设备 350余台(套),以及其他模切、上光、覆膜等设备,大大改变了技术落后面貌。
中国多层次的印刷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大专、中专、职业高中及技工学校共有33所。著名的有: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前身是上海印刷学校)、上海市出版局职工大学、天津第一轻工业局职工技术大学印刷分校、辽宁省印刷学校等。上海印刷学校创建于1953年,历届毕业生4000余人。分布全国各地,在印刷工业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北京印刷学院1978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基础上建立,已为印刷行业输送本科专科毕业生 357名。陕西机械学院印刷技术装备工程系、解放军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制图系,也为印刷业及相关行业培养了人才。除上述33所院校外,台湾、香港也有培养印刷专业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院校。
印刷科学研究工作起步于50年代,1956年,京、沪两地相继建立专业研究机构,即现在的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到1986年的30多年中,两所共出成果 228项,有成效地推动了印刷工业的技术进步。有独立的印刷研究所24个,分别隶属于出版、轻工、银行系统。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印制技术研究所、轻工业部包装装潢研究所、北京市印刷技术研究所、陕西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辽宁省印刷技术研究所等,都取得了多项成果。一些大单位、印刷厂和大学如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新华彩印厂、上海中华印刷厂、北京大学等也建有研究所或实验室,开展密切结合本单位的印刷科研工作。他们并把印刷科技情报工作放在重要地位。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都有一批专业情报研究人员,为科技人员的选题论证、印刷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领导机关的技术决策,收集、整理、提供情报资料。这两个研究所分别编辑出版的《印刷技术》、《印刷杂志》,面向全行业。交流信息,传播印刷知识,开展学术探讨,向国内外发行。各地印刷研究所、公司及情报机构,还出版内部发行交流的期刊简报60余种。
此外,还有造纸研究所、印刷机械研究所、油墨研究所。台湾有中华学术院印刷工业研究所和造纸印刷研究所。
1982年,以印刷研究所和印刷院校的科技情报机构为依托,成立全国印刷工业科技情报网,相继建立起省市级以上情报站33个,以东北、华北、中南、华东、西北、西南六个大区站为核心开展活动。情报网着力抓基层,建资料库,通信息, 搞咨询, 培训基层情报队伍,编译印刷工业资料,出版网刊《印刷科技情报》,使印刷全行业共同利用情报资源。
印刷业在50年代举行过两次大规模技术和学术交流活动,对书刊印刷厂的技术发展起了推动作用。60年代起, 包装印刷行业的技术交流活动后来居上。1981 年行业协会性质的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包装印刷委员会成立,行业性的交流进一步加强。70年代陆续成立由出版局组织的六个地区的印刷技术协作组(会), 把书刊、 报纸、包装、部队系统的印刷企业横向组织起来,在大区内开展有成效的交流协作活动。后来,协作组逐渐与各地印刷技术协会、包装协会印刷委员会及印刷科技情报站的活动有分有合地进行。
1980年成立的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是印刷界自愿结合的群众性团体。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印刷技术协会是它的地方组织,业务上受中国印协的指导。他们组织的技术和学术活动, 涉及新技术开发应用、体制改革、企业经营管理、 技术人才培养、 科技知识普及等方面,对繁荣发展中国印刷科学技术起了积极作用。中国印协编辑出版的《中国印刷年鉴》是一部大型资料性工具书,会刊《中国印刷》是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性杂志。铁路印刷技术协会1985年成立,它既是群众团体,又担负路内印刷物资、器材、设备的调剂和交流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印刷工业协会于1986年成立, 为行业组织、铁路、军队两个协会各自在本系统内开展活动外,会员也同时参加省级印刷技术协会的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为鼓励印刷事业的发展,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于1986年决定设立了毕昇印刷奖。
50~70年代,中国曾多次接纳朝鲜、越南、蒙古的印刷实习生, 帮助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建立印刷厂, 多次与日本、西欧、东欧和美国的同业互访考察,交流技术,举办展览。80年代是印刷界对外交往最广泛最活跃的时期。交往范围扩大,形式多样。出版、包装、报纸、军队、银行、外贸等各个系统, 印刷机械、器材、油墨、造纸等相关行业,印刷科研、教育、物资供应等专门机构和印刷技术协会,陆续派出多种代表团到印刷工业发达国家访问 、 考察、 实习、 讲学和洽谈贸易。一些外国印刷公司商社和科技教育人士也来华洽谈贸易、举办展览,交流技术和讲学。
中国印刷工业及印刷装备工业长期处于管理分散部门分割的状态,以致行业发展缺少统筹规划,互相联系协调不够,引进设备自行其是,不少设备负荷甚低,部分工厂没有作为企业按照经济规律进行管理。为改变印刷技术落后状况, 1982年由国家经委牵头,文化、机械、电子、轻工、化工、冶金各部组成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按照系统工程原则,将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纳入国家统计计划。1985年成立的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是从事印刷及设备器材研究、 开发、 生产、销售、咨询服务、教育的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跨部门、跨地区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是社会经济团体。工业协会在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指导下,加强横向联系和行业管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