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民办医学院校
1)  Private medical colleges
民办医学院校
2)  private medical college
民办医学院
1.
Human body anatomy teaching in private medical college;
民办医学院的人体解剖学教学
2.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private medical college
论建构有民办医学院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3)  non-government-run school students
民办院校学生
4)  non-state hospital
民办医院
1.
The study on the non-profit character of the hospit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non-state hospital
民办医院“非营利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探讨
5)  private university
民办院校
1.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for the readers in private university,this paper reveals the reading interesting,direction and quality of readers,and probes into the inspiration of the reading investigations on the library development.
通过对民办院校的读者问卷调查,揭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方向、素质,并探讨了阅读调查对图书馆发展的启示。
2.
Through studying the results of full - time young teachers satisfaction degree in a certain private university,the authoress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private universitise, and proposes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 building with regarding to policies, system, scientific research,teacher training and etc.
通过对某民办院校专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列举,分析了影响民办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一些环境因素,提出在政策、制度、科研、培训等方面加强环境构建,从而促进青年教师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学院的发展建设之中。
6)  non-governmental college
民办院校
1.
Normalization of teaching in non-governmental colleges;
关于民办院校教学规范化的思考
2.
A probe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College Chinese in non-governmental colleges
探索民办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改革之路
3.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building good social images by non-governmental colleges is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connotation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unning colleges and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s.
民办院校必须重视打造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良好的社会形象是民办院校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资源。
补充资料:北京医学院
      中国一所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设在北京。前身是1912年创建的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办初期,只设医学专业。1914年2月成立了人体解剖室。1915年5月设立"诊察所",开始有了门诊。同年8月附设"产婆养成所",1916年设立了女病房和产室。1924年1月学校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校。1927年改名为国立京师大学堂医科。1928年又改名为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一度停办,后复校,分在两地办学:一为设在西安的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一为设在原址的北平大学医学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两部分合并,改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院。1950年独立建院,1952年正式取名为北京医学院。
  
  北京医学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初期,广大师生就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1935年,学院师生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救国运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参加了反内战等民主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师生积极参加边疆抗梅病队、治淮工程医疗队、抗美援朝手术队、抗震救灾医疗队、河西走廊医疗队、云南医疗队、西藏阿里医疗队等工作,为新中国医疗事业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校有医学、牙科、药学3个系,在校学生412人;还设一个附属医院(病床134张),可供200个学生实习。从1912年学校成立到1949年全国解放的37年中,共培养毕业生1069人,其中不少人已成为中国著名医学科学家和教授。
  
  1958年为了使教学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把北京的人民医院、平安医院、建筑工程部职工医院改为学院的附属医院。1959年又建成有600张床位的第三附属医院,加上附属口腔医院,病床增至2600张。1959年最高门诊量达每日9000人次,容纳1500名学生实习。
  
  1983年学校设5个系(7个专业):医学系、基础医学系、卫生系、口腔医学系、药学系。除药学系各专业学制为5年外,其余各系专业均为6年。
  
  1983-1984学年在校学生2143人(包括外国留学生35人),研究生379人。每年还接受进修生约560人。教师有1441人。其中教授56人,副教授310人,讲师768人,助教140人,教员167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4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4万余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37年毕业生总数的12倍。学校现有4个附属医院,3个教学医院,1个中级卫生学校和1个系办药厂。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运动医学、药物、口腔医学、血液病、泌尿外科、精神卫生、临床药理、肿瘤、医学教育、儿童少年卫生等13个研究所,还有职业病、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外科肿瘤、成型外科、医院管理等5个独立的研究室。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有45个科研项目被评为国家级科研成果,另有45项受到全国卫生系统科学大会表扬。到1982年止,学校取得市级以上的科研成果99项。1977年以来学校加强了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学校实验室拥有各种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36万余册。(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