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草原改良
1)  meadow improvement
草原改良
1.
Technology of placing furrow slice in-situ and spacing scarification for meadow improvement
针对草原改良的原地放垡间隔松土技术
2)  Improved practice of grassland
草原改良措施
3)  Forage grass improvement
牧草改良
4)  meliorated grassland
改良草场
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total carbon and nitrogen in meliorated grasslands of Horqin region;
科尔沁改良草场土壤全碳、全氮空间分布
5)  grassland improvement
草地改良
6)  pasture improvement
草地改良
补充资料:草原改良
      通过农业技术手段,改善草地环境和草群结构的草原管理方法。广义的草原改良还包括草地利用条件的改善。目的在于提高草地牧草的产量、质量,增加载畜量和畜产品。
  
  概况 原始放牧经营完全依赖牧草自然生产,利用天然草地任牲畜自行采食,不讲求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维护。随着载畜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少草地牧草的生存条件和草群结构变劣,灌木、杂草繁衍扩大,草皮增厚变紧,导致草原退化或遭破坏。19世纪中叶,一些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优越、畜牧业较发达的国家首先进行了草原改良。此后,草原改良的范围不断扩大,效果日益显著。如新西兰经改良的天然草地已占60%以上。牧草产量一般可提高5~10倍,载畜量提高3~5倍,畜产品提高2~4倍。中国的草原改良面积至1986年底累计约1.2亿亩,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3~3%,其中飞机播种牧草面积约1230万亩。
  
  方法 草原改良的方法有:①在原有植被基础上复壮更新草群或增加新的植被成分。一般是针对性地采取围栏保护、封滩育草、灌溉、施肥、松耙、补种、清除灌木和毒草等措施。对天然割草场的改良,还宜在牧草春季返青期实行禁牧,并建立轮刈制度(见割草)。对曾被耕种的退耕还牧地、耕种后被废弃的撂荒地、放牧过度或植被稀疏的草地等退化草地进行补播改良时,牧草种类的选择和播种技术十分重要,有条件的地区可用飞机播种。这种改良方法不破坏原有草层,通称为治标改良。②将天然草地翻耕播种,建立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这种改良方法要彻底破坏原有草层,通称为治本改良。③在供水不良、交通不便的干旱和高山地区对未开发利用的草原进行改良。首要的措施是开辟水源,修建人、畜供水系统和开辟牧道,以扩大草原利用面积和改善放牧牲畜的生态条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