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source GIS view
资源地理视图
3) Map Resources
地图资源
5) land resource map
土地资源图
6) Global Resource Picture
全局资源视图
补充资料:资源地理
研究各种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的地域组合、分布规律以及评价、利用和保护的领域。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资源地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前者除研究自然资源外,还研究非自然资源,诸如劳动力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等。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资源地理,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它们是社会生产的原料和燃料的来源,或是社会生产力布局的必要条件和场所。
资源分类 按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关系,一般可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 6个方面。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能源资源,鉴于其对社会经济和生活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已纳入能源地理的研究领域。
①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来源之一。由于矿产资源的储量、产量和质量以及地理分布的区域性,对于经济区划的制定和生产布局的规模、投资、时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矿产资源往往被视为资源地理最重要的研究内容。矿产资源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按其特点和用途又可分为铁、锰、铬、钨等黑色金属,铜、铅、锌等有色金属,铝、镁等轻金属,金、银、铂等贵金属,铀、镭等放射性元素和锂、铍、铌、钽等稀有、稀土金属。非金属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原料,磷、盐、硫等化工原料,金刚石、石棉、云母等工业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建筑材料。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它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对各类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包括:矿床的工业类型、储量、质量、开采条件以及矿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后者又包括矿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的地域组成、运输条件、工农业生产水平、城镇人口劳动力状况等。
② 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按土地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大致分为农业用地、工业交通用地、城乡居民点用地和其他类型土地(如荒山、荒地、沼泽、海涂、沙漠等)。地球上各类土地资源的地理分布有很大差异,各国各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和程度也不尽相同。
③ 水资源。自然界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海洋、冰川、江河、湖泊和沼泽)、地下水和大气水 3种类型。地球上的水资源共约1386×107亿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洋水,陆地水约占3.3%。其中 30.4%分布在河流、湖泊、土壤和地下 600米以内的含水层,便于人类利用,其余的分布在极地和山岳冰川、永久雪盖、永久冻土中。由于陆地淡水资源在分布上有明显的区域性,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随着工业、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在世界陆地的很大一部分已出现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现象,并出现了水资源被污染的问题。目前,海水淡化和极地冰川利用问题,已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从一国一地区来说,查清水资源情况,防止水污染,制订合理利用方案,乃是确定工业、城市发展规模、保护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④ 气候资源。由光照、热量(温度)、降水、风力等要素组成的各种气候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光、热、水、风等气候要素与相应的土地、生物、水资源的地域组成,往往对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和旅游业提供一定的条件。因此,了解一国一地区气候资源的地域差异、历年和季节变化的特点,以及与其他资源的组合特点,是进行农业区划,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和进行旅游业布局的先导因素之一。
⑤ 生物资源。地球上生物物种浩繁,按其与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关系,可分为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两类。前者包括栽培植物和自然植物;后者包括饲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生物资源是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工工业的部分原料来源。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已为世界各国普通重视。
⑥ 海洋资源。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开发已成为当今世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方向之一。海洋资源包括海水资源(可提取各种化学元素和制取淡水)、海底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和锰结核等)、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可建立海底居所、海底仓库、人工岛等)、海洋能(包括潮汐、波浪、海流等)。因此,调查研究各种海洋资源的数量、质量、区域分布及其合理开发利用,已被许多国家列为重大新课题。
研究概况 自然资源,就其地域组合和分布规律来说,有其自然属性;就其开发利用和与生产布局的关系来说,又有其社会属性。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种类和范围)和深度(使用价值)也日益增加,自然资源研究要把自然基础、社会需要、技术可能和经济合理结合起来。
资料地理的研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战后基于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和开展土地利用、城市和区域规划以及厂址选择和设计规模等的需求,均对自然资源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资源地理的形成和发展。欧美从20世纪40年代起,已有资源地理的研究,并在大学设置有关资源地理的课程。苏联于1960年建立了这门学科。中国到70年代后期开展对资源地理的研究。自然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是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问题。资源地理研究不仅同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密切相关,而且要充分运用生物学、地质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钻采技术、遥感遥测、工艺学、农艺学等技术科学,以及经济科学等的成果。资源地理的研究方法,陆上主要是实地踏勘、航空遥测,海上还要借助于船只、潜水器等探测。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已将航天遥测与传统的实地勘察结合起来,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书目
B.Mitchell,Geography and Resource Analysis,Longman,London,1979.
J.A.Rees,Natural Resources:Allocation,Economics and Policy,Methuen,London,1985.
资源分类 按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关系,一般可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 6个方面。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能源资源,鉴于其对社会经济和生活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已纳入能源地理的研究领域。
①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来源之一。由于矿产资源的储量、产量和质量以及地理分布的区域性,对于经济区划的制定和生产布局的规模、投资、时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矿产资源往往被视为资源地理最重要的研究内容。矿产资源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按其特点和用途又可分为铁、锰、铬、钨等黑色金属,铜、铅、锌等有色金属,铝、镁等轻金属,金、银、铂等贵金属,铀、镭等放射性元素和锂、铍、铌、钽等稀有、稀土金属。非金属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原料,磷、盐、硫等化工原料,金刚石、石棉、云母等工业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建筑材料。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它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对各类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包括:矿床的工业类型、储量、质量、开采条件以及矿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后者又包括矿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的地域组成、运输条件、工农业生产水平、城镇人口劳动力状况等。
② 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按土地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大致分为农业用地、工业交通用地、城乡居民点用地和其他类型土地(如荒山、荒地、沼泽、海涂、沙漠等)。地球上各类土地资源的地理分布有很大差异,各国各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和程度也不尽相同。
③ 水资源。自然界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海洋、冰川、江河、湖泊和沼泽)、地下水和大气水 3种类型。地球上的水资源共约1386×107亿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洋水,陆地水约占3.3%。其中 30.4%分布在河流、湖泊、土壤和地下 600米以内的含水层,便于人类利用,其余的分布在极地和山岳冰川、永久雪盖、永久冻土中。由于陆地淡水资源在分布上有明显的区域性,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随着工业、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在世界陆地的很大一部分已出现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现象,并出现了水资源被污染的问题。目前,海水淡化和极地冰川利用问题,已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从一国一地区来说,查清水资源情况,防止水污染,制订合理利用方案,乃是确定工业、城市发展规模、保护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④ 气候资源。由光照、热量(温度)、降水、风力等要素组成的各种气候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光、热、水、风等气候要素与相应的土地、生物、水资源的地域组成,往往对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和旅游业提供一定的条件。因此,了解一国一地区气候资源的地域差异、历年和季节变化的特点,以及与其他资源的组合特点,是进行农业区划,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和进行旅游业布局的先导因素之一。
⑤ 生物资源。地球上生物物种浩繁,按其与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关系,可分为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两类。前者包括栽培植物和自然植物;后者包括饲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生物资源是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工工业的部分原料来源。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已为世界各国普通重视。
⑥ 海洋资源。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开发已成为当今世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方向之一。海洋资源包括海水资源(可提取各种化学元素和制取淡水)、海底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和锰结核等)、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可建立海底居所、海底仓库、人工岛等)、海洋能(包括潮汐、波浪、海流等)。因此,调查研究各种海洋资源的数量、质量、区域分布及其合理开发利用,已被许多国家列为重大新课题。
研究概况 自然资源,就其地域组合和分布规律来说,有其自然属性;就其开发利用和与生产布局的关系来说,又有其社会属性。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种类和范围)和深度(使用价值)也日益增加,自然资源研究要把自然基础、社会需要、技术可能和经济合理结合起来。
资料地理的研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战后基于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和开展土地利用、城市和区域规划以及厂址选择和设计规模等的需求,均对自然资源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资源地理的形成和发展。欧美从20世纪40年代起,已有资源地理的研究,并在大学设置有关资源地理的课程。苏联于1960年建立了这门学科。中国到70年代后期开展对资源地理的研究。自然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是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问题。资源地理研究不仅同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密切相关,而且要充分运用生物学、地质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钻采技术、遥感遥测、工艺学、农艺学等技术科学,以及经济科学等的成果。资源地理的研究方法,陆上主要是实地踏勘、航空遥测,海上还要借助于船只、潜水器等探测。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已将航天遥测与传统的实地勘察结合起来,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书目
B.Mitchell,Geography and Resource Analysis,Longman,London,1979.
J.A.Rees,Natural Resources:Allocation,Economics and Policy,Methuen,London,1985.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