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双乙酰丙酮
1)  bis(β-diketonatoe)
双乙酰丙酮
1.
The novel schiff base ligand(Ⅱ)and its Binuclear Cu(Ⅱ)complexe(Ⅱ)were synthesized by condensation of bis(β-diketonatoe)with half Schiff base(H2L0),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1H NMRand IR spectroscop.
双乙酰丙酮和席夫碱半体(H2L0)合成得到双席夫碱配体(I)及其双核Cu(II)配合物(II),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UV-vis和M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它们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2)  bridged disacetylacetonate
桥联双乙酰丙酮
3)  Acetylacetone [,æsiti'læsitəun]
乙酰丙酮
1.
Study on One-step Catalytic Synthesis of Acetylacetone;
一步法催化合成乙酰丙酮的工艺研究
2.
The Influence of Formaldehyde’s Own Concentration to Acetylaceton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Determination Formaldehyde;
自身浓度对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影响
3.
Synthesis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Tb~(3+)-Acetylacetone Ternary Complexes Doped with La~(3+) or Y~(3+);
掺杂镧、钇的铽(Ⅲ)乙酰丙酮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4)  Acetyl acetone
乙酰丙酮
1.
Study on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of isopropenyl acetate-acetyl acetone system;
乙酸异丙烯酯-乙酰丙酮汽液相平衡研究
2.
Under the situation of phosphonic acid, the extraction of formaldehyde in dried bean milk cream was carried out by distilling and the formaldehyde was determined by acetyl acetone spectrophotograhy.
磷酸酸化条件下对腐竹样品进行蒸馏,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残留量。
3.
Acetyl-2-carbamoyl-4-methylthiazole were synthesized from acetyl acetone and thiourea through chlorination,cyclization and carbamoylation.
以乙酰丙酮为原料 ,通过氯化、环合及酰化反应合成了 2 -甲酰胺基 - 4 -甲基 - 5 -乙酰基噻唑。
5)  H_2acen
双乙酰丙酮缩乙二胺
1.
H_2acen schiff base and its coordination compounds of Cu(Ⅱ)、Ni(Ⅱ) were prepared in this paper.
合成了双乙酰丙酮缩乙二胺希夫碱及其与Cu(Ⅱ)、Ni(Ⅱ)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双乙酰丙酮缩乙二胺希夫碱的Cu(Ⅱ)、Ni(Ⅱ)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6)  diacetyl [,daiə'si:til]
双乙酰酮
补充资料:双乙酰

国标编号 32081
CAS号
分子式 C4H6O2;CH3COCOCH3
分子量 86.09
 
微绿黄色液体,有强烈的气味;闪 点 6℃;沸点 88℃;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99;相对密度(空气=1)3.00;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食品香料载体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具有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恶心、头痛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58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