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ludge dewatering
污泥脱水
1.
Synthesis of cationic and weight molecular flocculant used in sludge dewatering;
高分子量阳离子型污泥脱水剂的合成
2.
Dosage of chitosan flocculant influencing on sludge dewatering performance;
壳聚糖絮凝剂的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3.
Experimental study on optimum dosage ratio for sludge dewatering in Yangjiapu sewage plant;
杨家堡污水厂污泥脱水最佳投药比试验研究
3) dewatered sludge
脱水污泥
1.
The effects of various dewatered sludge loadings(0,165,330,495 and 660(t/hm~2) respectively) in soil on growth of Canna were studied.
在脱水污泥施用量分别为0,165,330,495和660 t/hm2时对美人蕉生长情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污泥的施用和美人蕉的种植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2.
Bioflocculant JT06 was extracted from dewatered sludge by ultrasonication,acetone precipitation and freezing desiccation.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为原料,通过超声波破碎、丙酮沉淀及冷冻干燥得到了微生物絮凝剂JT06,同时对该絮凝剂的制备条件及絮凝特性进行了研究。
3.
The dewatered sludge was added with various additives to be landfilled,and the variation of heavy metal speciation in sludge during initial and final landfill stages was investigated.
采用不同添加剂与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混合填埋,考察了填埋初期和后期污泥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
4) sludge dehydration
污泥脱水
1.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environmental flocculant to sludge dehydration;
一种新型环保型污泥脱水絮凝剂的研制与应用
5) drainable sludge
易脱水污泥;可脱水污泥
6) sewage dewatering sludge
污水脱水污泥
1.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sewage dewatering sludge (SDS) and drain sludge (DS) are the main pollutant problem in modern cities.
城市垃圾和污水脱水污泥、排水管污泥已成为现代城市污染的主要问题。
补充资料:污泥脱水
污泥处理的一种方法。污泥浓缩后,用物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便于污泥的运送、堆积、利用或作进一步处理。脱水(干化)有自然蒸发法和机械脱水法两种。习惯上称机械脱水法为污泥脱水,称自然蒸发法为污泥干化。方法虽异,但都是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措施。
自然蒸发法 将浓缩后的污泥在晒泥场(又称污泥干化场)上铺成薄层,污泥所含水分一部分自然蒸发,一部分渗入土壤。渗漏水经铺在地下的排水管集中排走。这种方法可使污泥的含水率由原来的96~98.5%降低到65~80%。这时污泥已状似湿土,没有流动性,可作肥料。此法在干燥少雨地区可以采用。
晒泥场多为平整的土地,用堤围起,分成若干小块。每小块场地宽度不大于10米。围堤上有输泥槽,坡度为1~3%。输泥槽上间隔一定距离开一放泥口。放泥口须加铺砌,以免因长期冲刷而蚀损,也可使污泥在场地上分布均匀。如晒泥场土壤滤水性能较好,地下水位较低,可直接在土壤上干化污泥,否则须加铺滤水层。滤水层的上层铺砂或炉渣30~50厘米,下层铺设砾石、垫层20~30厘米,滤水层下铺设管径为15~20厘米的排水管。两排管之间的距离为1.5~6米,视垫层中砾石的孔隙度而定。管节间不做接口,便于渗水直接进入管内,再集中返回到生物处理构筑物内进行处理。排水管下面还须用粘土压实成为不透水层,以防止污染地下水。污泥由输泥管运入干化场,每次放泥厚度以20厘米为宜。两次排泥间隔时间,称为污泥干化周期,干旱地区,干化周期短,多雨地区周期长。夏季温度高,蒸发量大,周期短,一般需要10天以上。
自然蒸发法方法简单,易于管理,但占地多,受气候影响大,卫生条件差,对某些不易脱水的污泥效果不好。
机械脱水法 在机械脱水以前,一般采用污泥调节措施,以改善污泥的脱水特性,提高效率。主要的调节方法是投加絮凝剂。将絮凝剂配成溶液加入污泥中,可使沉淀量增加。也可投加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等。向污泥中投加硅藻土,也可提高脱水效率。冻结-融化法是一种污泥调节措施,能破坏污泥的亲水胶体结构,并大幅度提高脱水率。机械脱水法常用的方法有:
真空过滤法 机械型式较多,一般是用横断面为圆形的滚筒,外张滤布,部分浸入污泥槽中。滚筒内抽为真空,部分水分透过滤布排出,污泥被截留在滤布上,在滚筒转动过程中脱落下来收集处理(见图)。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80%左右。
加压过滤法 有带式压滤、鼓式压滤和板框压滤等。污泥用滤布挤压脱水,采用压力3~5千克力/厘米2。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65~70%左右。
离心分离法 离心机转速为2000~4000转/分,污泥中固体物在离心作用下向离心机转筒周壁上密集,并经固定在中轴上的螺旋叶片推出筒外收集。离心分离法的优点是容易操作,比上述两种过滤法节省运行费用;但分离液中仍有50~60%的悬浮物,给后续处理留下一定困难。
机械脱水法占地面积较小,不受气候条件影响,脱水效果比较稳定,但需要设备和动力,管理比较复杂。
污泥经脱水后,含水率为65~85%,体积仍较大,还会继续腐化。为了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可采用加热干燥法,称为污泥干燥,加热温度约为300~400℃,使含水率降到10~15%,体积缩小,可以包装运送。加热可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而仍能保存污泥的肥分。这种方法投资和管理费用高,能源消耗大,中国尚未采用。
自然蒸发法 将浓缩后的污泥在晒泥场(又称污泥干化场)上铺成薄层,污泥所含水分一部分自然蒸发,一部分渗入土壤。渗漏水经铺在地下的排水管集中排走。这种方法可使污泥的含水率由原来的96~98.5%降低到65~80%。这时污泥已状似湿土,没有流动性,可作肥料。此法在干燥少雨地区可以采用。
晒泥场多为平整的土地,用堤围起,分成若干小块。每小块场地宽度不大于10米。围堤上有输泥槽,坡度为1~3%。输泥槽上间隔一定距离开一放泥口。放泥口须加铺砌,以免因长期冲刷而蚀损,也可使污泥在场地上分布均匀。如晒泥场土壤滤水性能较好,地下水位较低,可直接在土壤上干化污泥,否则须加铺滤水层。滤水层的上层铺砂或炉渣30~50厘米,下层铺设砾石、垫层20~30厘米,滤水层下铺设管径为15~20厘米的排水管。两排管之间的距离为1.5~6米,视垫层中砾石的孔隙度而定。管节间不做接口,便于渗水直接进入管内,再集中返回到生物处理构筑物内进行处理。排水管下面还须用粘土压实成为不透水层,以防止污染地下水。污泥由输泥管运入干化场,每次放泥厚度以20厘米为宜。两次排泥间隔时间,称为污泥干化周期,干旱地区,干化周期短,多雨地区周期长。夏季温度高,蒸发量大,周期短,一般需要10天以上。
自然蒸发法方法简单,易于管理,但占地多,受气候影响大,卫生条件差,对某些不易脱水的污泥效果不好。
机械脱水法 在机械脱水以前,一般采用污泥调节措施,以改善污泥的脱水特性,提高效率。主要的调节方法是投加絮凝剂。将絮凝剂配成溶液加入污泥中,可使沉淀量增加。也可投加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等。向污泥中投加硅藻土,也可提高脱水效率。冻结-融化法是一种污泥调节措施,能破坏污泥的亲水胶体结构,并大幅度提高脱水率。机械脱水法常用的方法有:
真空过滤法 机械型式较多,一般是用横断面为圆形的滚筒,外张滤布,部分浸入污泥槽中。滚筒内抽为真空,部分水分透过滤布排出,污泥被截留在滤布上,在滚筒转动过程中脱落下来收集处理(见图)。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80%左右。
加压过滤法 有带式压滤、鼓式压滤和板框压滤等。污泥用滤布挤压脱水,采用压力3~5千克力/厘米2。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65~70%左右。
离心分离法 离心机转速为2000~4000转/分,污泥中固体物在离心作用下向离心机转筒周壁上密集,并经固定在中轴上的螺旋叶片推出筒外收集。离心分离法的优点是容易操作,比上述两种过滤法节省运行费用;但分离液中仍有50~60%的悬浮物,给后续处理留下一定困难。
机械脱水法占地面积较小,不受气候条件影响,脱水效果比较稳定,但需要设备和动力,管理比较复杂。
污泥经脱水后,含水率为65~85%,体积仍较大,还会继续腐化。为了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可采用加热干燥法,称为污泥干燥,加热温度约为300~400℃,使含水率降到10~15%,体积缩小,可以包装运送。加热可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而仍能保存污泥的肥分。这种方法投资和管理费用高,能源消耗大,中国尚未采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