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GTES
城市能源供应系统
1.
Developing the SGTES Centering on DES/CCHP;
发展以分布式冷热电联供为核心的第二代城市能源供应系统
3) city water resource system
城市水资源系统
1.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into the problems on city water resource system,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problems should be solved through two aspects-city water resource system and city development.
在阐述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基础上 ,指出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应从城市水资源系统本身及城市发展 2个角度考虑 ,提出水资源系统优化的关键是实现水资源的产业化 ,并探讨优化的模式与对
4) energy-city
能源城市
1.
Discussion on significance and key questions of practicing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 Huianan energy-city;
淮南能源城市实践环境会计的意义及若干议题
5) urban energy indicator system
城市能源指标体系
6) urban system
城市系统
1.
Self-organization Theories of Urban System;
城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研究
2.
With technologies of java-swarm simulation, this paper simulates urban system from.
采用java-swarm仿真技术,以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为例,模拟出城市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为发展和验证城市理论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
3.
At firs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urban system,urban spatial structure,and complexity studies.
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系统、城市空间结构与复杂性研究的关系,然后从城市子系统空间结构复杂性、城市系统空间结构复杂性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复杂性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补充资料:城市热力供应系统
城市中集中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公用事业的组成部分。城市供热系统由热源、热力网和应用设施三部分组成。在中国,冬季需要采暖的城市,一般都制订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
发展概况 美国纽约于1877年最先利用集中锅炉房向工厂供应蒸汽,1880年又利用热电厂供热。此后,法国(1893)和俄国(1903)也相继发展了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当前世界各国中,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规模最大的是苏联,全国有 800多个城镇建立了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冰岛、意大利和新西兰等国则利用地热作为集中供热的热源。
中国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起来的,利用热电厂供热的有北京、长春、沈阳、吉林、哈尔滨、西安、抚顺等几个大城市。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京,1984年由热电厂供热的建筑面积为877万平方米,约占全市民用建筑10%。中国近年开始采用大容量热水锅炉建立集中锅炉房和利用工业余热进行城市集中供热。到1984年,全国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已达3300万平方米,约占采暖的城市建筑面积4%左右;热力网管道总长度约600多公里。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80年代初,中国城市的主要供热方式还是分散的中、小型锅炉房;居民采暖仍大量地使用小煤炉,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在一般情况下,发展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能节约燃料,减轻大气污染,减少城市运输量,节省用地,提高供热质量和有利于对供热的管理。
集中供热方式 主要有热电厂供热和集中锅炉房供热,后者又分采用蒸汽锅炉和采用热水锅炉两种。选择供热方式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经济水平、能源结构、燃料平衡情况、电力系统状况、热负荷密度、气象条件、热能消费状况、环境质量要求等。选择时应该对不同供热方式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和综合效益进行比较。
规划步骤和内容 供热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来进行。其主要步骤和内容为:①根据城市所在地区的长期气象统计资料绘制热负荷延时曲线,调查现状和预测规划期内热负荷的数量、性质、分布情况和用热时间。热负荷调查和预测是供热规划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供热方案的选择。根据预测的热负荷,确定近期和远期集中供热系统的发展规模。②按照热负荷的分布情况划分供热范围,绘制热区图,对热源进行合理的布局。为保证供热效果良好,各种热源同用户的距离都有限制。③根据热负荷的数量、性质、热区图和热负荷的日变化曲线、周变化曲线,经技术经济论证,选定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确定城市各个区域或由集中锅炉房供热,或由热电厂供热,或由两者配合供热。在选择热源时,应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和地热资源。④确定热源位置和供热范围后,根据道路、地形和城市其他地下管线情况等布置热力管网,并根据热负荷和供热介质的温度曲线设计管网的管径,绘制水压图,确定静压线。研究热力点的分布和用户的连接方式,尽可能采用简单而又可靠的连接方式。供热介质温度曲线的确定和管网的布置必须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热力网方案。⑤影响城市集中供热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管网的造价。布置管网要力求线路最短,结构简单,便于运行,敷设方便。一般多采用枝状布置,不采用环状布置。如不影响市容,特别是在工业区,可以架空敷设。如需地下敷设,要根据地质、水文等情况,尽可能进行无沟敷设,以降低造价。⑥提出分期实施城市热力供应系统规划所需投资、主要原材料和重要设备的数量;提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项目和新设备、新材料的试制任务;并对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发展概况 美国纽约于1877年最先利用集中锅炉房向工厂供应蒸汽,1880年又利用热电厂供热。此后,法国(1893)和俄国(1903)也相继发展了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当前世界各国中,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规模最大的是苏联,全国有 800多个城镇建立了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冰岛、意大利和新西兰等国则利用地热作为集中供热的热源。
中国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起来的,利用热电厂供热的有北京、长春、沈阳、吉林、哈尔滨、西安、抚顺等几个大城市。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京,1984年由热电厂供热的建筑面积为877万平方米,约占全市民用建筑10%。中国近年开始采用大容量热水锅炉建立集中锅炉房和利用工业余热进行城市集中供热。到1984年,全国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已达3300万平方米,约占采暖的城市建筑面积4%左右;热力网管道总长度约600多公里。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80年代初,中国城市的主要供热方式还是分散的中、小型锅炉房;居民采暖仍大量地使用小煤炉,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在一般情况下,发展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能节约燃料,减轻大气污染,减少城市运输量,节省用地,提高供热质量和有利于对供热的管理。
集中供热方式 主要有热电厂供热和集中锅炉房供热,后者又分采用蒸汽锅炉和采用热水锅炉两种。选择供热方式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经济水平、能源结构、燃料平衡情况、电力系统状况、热负荷密度、气象条件、热能消费状况、环境质量要求等。选择时应该对不同供热方式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和综合效益进行比较。
规划步骤和内容 供热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来进行。其主要步骤和内容为:①根据城市所在地区的长期气象统计资料绘制热负荷延时曲线,调查现状和预测规划期内热负荷的数量、性质、分布情况和用热时间。热负荷调查和预测是供热规划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供热方案的选择。根据预测的热负荷,确定近期和远期集中供热系统的发展规模。②按照热负荷的分布情况划分供热范围,绘制热区图,对热源进行合理的布局。为保证供热效果良好,各种热源同用户的距离都有限制。③根据热负荷的数量、性质、热区图和热负荷的日变化曲线、周变化曲线,经技术经济论证,选定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确定城市各个区域或由集中锅炉房供热,或由热电厂供热,或由两者配合供热。在选择热源时,应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和地热资源。④确定热源位置和供热范围后,根据道路、地形和城市其他地下管线情况等布置热力管网,并根据热负荷和供热介质的温度曲线设计管网的管径,绘制水压图,确定静压线。研究热力点的分布和用户的连接方式,尽可能采用简单而又可靠的连接方式。供热介质温度曲线的确定和管网的布置必须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热力网方案。⑤影响城市集中供热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管网的造价。布置管网要力求线路最短,结构简单,便于运行,敷设方便。一般多采用枝状布置,不采用环状布置。如不影响市容,特别是在工业区,可以架空敷设。如需地下敷设,要根据地质、水文等情况,尽可能进行无沟敷设,以降低造价。⑥提出分期实施城市热力供应系统规划所需投资、主要原材料和重要设备的数量;提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项目和新设备、新材料的试制任务;并对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