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西藏阿里
1)  Ngari of Tibet
西藏阿里
1.
The distribution,disaster situation,and characteristics of Oxytropis glacialis in Ngari of Tibet were investigated by field survey and data collection.
采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毒草-冰川棘豆分布、灾害状况、中毒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
2)  Tibet Ali airport
西藏阿里机场
3)  the western Ngari
阿里西部
4)  Azeri (Cyrillic)
阿泽里文 (西里尔)
5)  Angelos Sikelianos (1884~1951)
西凯里阿诺斯
6)  Alexei A. Abrikosov
阿列克西·阿布里科索夫
补充资料:西藏阿里
西藏阿里
西藏阿里

阿里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与印度及泥泊尔毗邻,东靠日喀则、那曲地区,西与克什米尔等地区接壤。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面积为30.5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全区山脉纵横,雪峰林立,北部有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自西向东绵延;中部冈底斯山脉从西北向东南斜贯全境;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北向东南绵亘于中印、中尼边境。边境线长达1116公里,通外道路山口近60条,形成祖国西南边疆的一道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阿里地区现辖普兰、札达、噶尔、日土、革吉、改则、措勤7县,30个区、106个乡、359个村民委员会。截止1998年底全区人口74005人,逐牧业人口61979人,占总人口的85.1%;国内生产总值24118.7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40.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58.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620.16万元,牲畜总头数229.5万只头(匹),粮食总产量5551.97吨。工农业总产值16361.9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863.7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4.7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78.58元。

阿里地区资源丰富。全地区草原面积约4亿亩,占总面积的87%,实际可利用草原2.8亿亩,共有耕地3.6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55亩,主要种植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全地区林地面积10万亩,主要分布在普兰、札达、日土县。阿里地区有丰富的盐、硼、铅、芒硝、铬、锌、金、银、铯、水晶石、大理石、花岗石、玉石等矿藏,其中盐、硼已形成一定的开采规模。阿里有较好的水能、太阳能、地热风能资源。有著名的狮泉河、孔雀河、马泉河、象泉河等,在境内流域面积6万平方公里,地热遍布全区。

工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迅速发展。逐步建立起电力、采矿、建筑建材、民族手工业等工业企业。目前已有大小企业13家,乡镇企业发展到74家,从业人员1707人,东三县引进太阳能光电技术获得成功,日土县德汝电站建成投入使用,1999年狮泉河过渡电源、普兰县水电站开始建设。 1998年,工业产值达12911.65万元,比1979年的22.34万元增加12889.31万元,增长577倍。发电量达到611.7万度,比1979年的15.61万度增加596.1万度,增长近40倍,硼矿有序合理化地进行开采,自1987年至今累计开采硼矿28万吨,黄金100kg。建筑建材行业发展迅猛,仅1998年产值达4400多万元。

阿里的水利、太阳能、地热、风能资源等相当丰富,但是能源严重匮乏,阿里地区财力拮据,无力安排能源建设。办公和生活用电靠柴油机发电,成本高、噪声大,污染环境,供电时间短,并且还没有保证。由于能源的短缺,限制了阿里的发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都十分关心阿里的能源建设,阿里的能源建设从60年代至今都列入了计划,地委、行署历届领导都相当重视能源建设,主要领导亲自抓此项工作,到目前为止能源建设已经有了好的起步,到目前为止,革吉、改则、措勤三县建成光电站并且准备扩容,日土县水电站已建成投入使用,普兰县水电站已破土动工,狮泉河镇过渡电源已落实。改变了照明用蜡烛的历史,同时也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