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研发环境
1)  R&D environment
研发环境
1.
In this article,to analyz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ew drug R&D environment taking place in the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to come up with a few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urrently existing problem
目的:完善我国新药研发环境,提高制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方法:运用技术创新环境理论分析我国新药研发中存在的问题;结论:政府应加大对制药企业的支持、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系统、鼓励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模式、完善新药研发的中介服务体系、注重研发人才的培养、健全法律机制等方面的优化我国新药研发的环境。
2)  IIED
国际环境与开发研究所
3)  environmental research
环境研究
4)  environmental scientific research
环境科研
5)  research environment
研究环境
6)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
科研环境
1.
Secondly,a good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 must be provided for postgraduats paper writing.
针对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科研论文能力的培养,根据科研论文工作时间较短的特点,提出了从论文选题突出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论文工作科研环境,保证研究生有充足的时间投入论文科研工作等3方面加强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建议。
2.
Therefore,thepaperputforward several policy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na- 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 of the fundamen.
基础研究科研环境的优劣是能否保障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补充资料: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筹建于1954年7月,正式成立于1956年2月,初期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方向任务是“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问题为中心,配合农业部门的研究力量,进行调查及总结群众经验,开展生物、农、林、牧、水等基本性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为解决黄土区水土保持及增加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所名改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务调整为“以生物、土壤为重点,结合水土保持进行研究”。

1964年7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务为“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为中心任务,主要研究解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农、林、牧、田间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土壤侵蚀规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土地合理利用及农业增产等有关问题,同时根据西北地区农业生产选举法土保持的需要和原有工作基础,继续开展植物分类、土壤地理、土壤胶体化学和作物远缘杂交等工作”。

1979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务为“面向黄土高原,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任务,开展水土流失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途径、土壤及土地资源的评价的合理利用、植被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旱作农业增产体系和依据等方面的研究,为黄土高原农林牧综合发展和根治黄河服务。”

1987年由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双重领导,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务“仍以黄土高原区域为重点,以水土保持任务为中心,为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加速农林牧综合发展和黄河治理服务。同时考虑到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可适当兼顾其他地区的水土保持科研任务”。

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知识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

1999年与杨凌其它6个科研教学单位共同组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共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