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蚕业区划
1)  Sericulture regionalization
蚕业区划
2)  forest division
林业区划
1.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division since 1950s in China is reviewed.
回顾了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林业区划工作开展的过程,概述了林业区划的概念、意义,从原理、原则、依据、指标等方面系统论述了林业区划的主要内容,区分了林业区划与其它区划,总结了我国林业区划的主要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林业区划内涵和方法的发展方向。
3)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
农业区划
1.
Evaluation and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 of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urvey Project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2002.
以2002年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浙江省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农业区划。
4)  agriculture regional planning
农业区划
1.
He believ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areas has provided a new stage for agriculture regional planning work.
作者介绍了农业部新农村建设工作,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区划工作提供了发挥作用的新舞台,提出了采用战略提升方式为农业区划工作提供新的发展动力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2006年农业区划工作重点,谈了对当前农业区划工作的认识,分析了农业区划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展战略以及工作设想,最后指出科研事业单位是开创农业区划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力量。
5)  agricultural regional planning
农业区划
1.
Apprai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result of the agricultural regional planning in 70 s、80 s and 90 s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f researching the things development law by matter-of-fact and meeting the 21 st century s strategic challenge.
评述了70年代、80 年代、90 年代农业区划研究成果的意义, 提出了实事求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和迎接21 世纪挑战的建议。
6)  Agricultural division
农业区划
1.
The history, basic conception and function of GI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emphasis was put on the apph cations of GIS in agricultural division and precision agri.
简要介绍了GIS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功能,重点阐述了GIS在农业区划和精确农业方面的应用。
补充资料:蚕业
蚕业
sericulture

   栽桑养蚕以取得茧丝等产品的生产部门。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营范围包括桑树栽培、蚕种繁育、养蚕、蚕茧干燥和贮藏以及蚕茧、蚕种的销售等。作为中国传统农村家庭手工业的蚕业,一般还兼缫丝、织绸。19世纪近代丝绸工业兴起后,缫丝、织绸从农业中独立出来,蚕业就成为向丝绸工业提供原料的产前部门。一般以桑蚕为主要饲养对象,还放养柞蚕,生产柞蚕茧丝。其他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还有蓖麻蚕和天蚕、樟蚕、樗蚕等。中国的蚕茧、蚕丝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特点  蚕业是昆虫饲养业。主要特点是:①生产周期较短,可利用农民的家庭劳力,以较少的投资取得收益,成为农村家庭副业的重要内容。②生产季节性强,不论桑树栽培、桑叶采摘或蚕的饲养管理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并须环环相扣。因此,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生产者的技术经验对蚕业生产影响很大。③养蚕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发展较快。④蚕丝是高贵纺织原料,其生产受世界纺织纤维原料和市场供求状况影响较大,蚕业发展波动性大。
    产区  中国的蚕桑生产除青海、西藏、宁夏外,遍及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黄河三大流域。长江流域全年可养蚕4~5次,产茧量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尤以四川、浙江、江苏三省最为发达,湖北、湖南、安徽等省近年发展也快,四川省产茧量居全国首位,而浙江省湖州的产茧量居全国各县(市)之首。珠江流域全年可养蚕7~8次,集中在广东省的顺德、中山等地,产茧量占全国的7%左右。近年来粤西和广西新蚕区也有大的发展。黄河流域全年可养3~4次,主要集中在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省,产茧量占全国6%。除此之外,新疆南部的和田和云南楚雄、曲靖一带,以及台湾的屏东、苗栗等县也有生产。柞蚕主要产于辽宁、河南、山东和贵州等省,柞蚕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产量很不稳定。蓖麻蚕茧仅广西、山东、湖南、安徽等省区有少量生产。天蚕在东北辽宁、吉林有少量生产。
    管理体制 中国曾于1934年设蚕丝改良委员会,于1946年成立中国蚕丝公司,统管蚕种生产、蚕茧收购和丝绸产销业务,并广设蚕业指导所,繁育桑苗。1950年实行农、工、商分管体制。栽桑、养蚕和蚕种生产属农业部门,蚕茧收购和销售归商业部门,缫丝织绸归纺织工业部门,从中央到省、市、县均设蚕业主管机构。1980年成立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统一管理桑、蚕新品种的鉴定和推广。原料茧由国家统一收购,国家采取稳定蚕茧价格政策,以保护农民利益。1982年成立中国丝绸公司。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