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石牌制度
1)  Shipai System
石牌制度
1.
The Shipai System Found in Yao Family in Gunagxi Autonomic Region From ADR Perspective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意义上的瑶族石牌制度
2)  Shipai Convention
石牌制
1.
Study on the Shipai Conven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Law System in Yao Minority Area;
石牌制与瑶族地区的法治建设
3)  nullification of issuing qualifications
摘牌制度
4)  house number plate system
门牌制度
1.
Taking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house number plate system, it is not difficult to discover that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absorbed a large number of elements and structures from the house number plate system in history .
纵观传统中国门牌制度,不难发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门牌制度大量吸收了历史上多个时期门牌制度的相关要素和结构形式,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形成了自身的特有样式和确定内涵。
5)  yɑozu shipɑizhi
瑶族石牌制
6)  Shipai
石牌
1.
Shipai System of Yao Ethnic Group and Its Role in Southern Ethnic Customary Law;
瑶族石牌制及其在南方民族习惯法中的地位
补充资料:瑶族石牌制
      1940年以前在中国广西大瑶山地区(今金秀瑶族自治县)用以维持社会秩序的政治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带有原始时代民主制残余性质(见瑶族)。以一个或若干个村寨为单位,就防盗防贼、保护生产、婚姻聘礼、保护外来正当商人、处理纠纷等问题订立规约,共同遵守。通过的规约称为"石牌律"、"律法"或"条规";将其刻于石牌上,称作石牌。也有写于白纸或木板上的。凡参加订约者都要严格遵守,如有违犯,要按石牌的规定处置。由于参加的户数、村寨数不等,所以又有总石牌、大石牌、小石牌之分。总石牌包括瑶山70多个村子,是瑶山权威的体现。各石牌的头人,由善于言词、办事公正、有胆有识的青年在老一辈头人培养下,逐渐树立威信而形成,一般由男子担任。如在多次排解村与村的纠纷中得到其他村寨群众的拥护,就可由小石牌头人变为大石牌头人。头人无固定报酬,仅在处理纠纷时,得到当事人供给饭食及一定的报酬。召开石牌大会时,石牌头人先要进行"料话",即讲一番以祖先迁徙经过,瑶人入山情况,过去订立的石牌和发生过的大事等为内容的话,然后方谈会议的中心议题,宣布事先拟订的"料令"(石牌律),由大家默认通过,成为新订的石牌律。村内成员发生纠纷时,争执的一方找石牌头人讲理,每讲一理就摆长三寸左右的禾秆一根,有多少理就摆多少条禾秆,然后由石牌头人带往争执的另一方摆禾秆转达;另一方也摆禾秆讲理,让石牌头人带回。争执双方以道理多者取胜。如果争执不下,则由石牌头人判案。如果双方仍不服,经再次调解后还无效,就宣布进行械斗,直至一方无力斗争,被迫认输为止。当发生全村对外械斗时,石牌头人则充当军事首领,指挥军事行动。1940年以后,由于国民党势力进入瑶山,石牌制名存实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